汪偉謀
假設任意一個五角星,其五個三角形外接圓交于五點。求證:這五點共圓。
這是2000年12月,江澤民視察澳門時,給當地中學生出的一道數學證明題。一周后,澳門濠江中學寄去四名老師用四種方法給出的解答,不到兩天便收到江澤民的親筆回信。
這次往來信件的郵遞員是中聯辦和澳門特首何厚鏵。普通人給總書記寫信,想獲得這一級別的加持幾無可能。
怎樣獲得中外首腦的回信?如果你從小熱愛和平,獻身環保,立志與各國領袖談笑風生,請認真閱讀本文并參照執行。也許下一個被領袖問候的就是你。
一字千金的中南海回信
據國家信訪局數據,每年寄給主席、總理的信件約40萬封,而目前公開回信最多的溫家寶,擔任總理十年間平均每年回信也不超過3封。
脫穎而出雖然很難,但把握以下規律會增大中獎可能。
首先要把握住時代脈搏。如果在1950年代初給毛澤東寫信,獲得親筆回信的概率比現在高得多。社會主義國家特有的信訪制度,一開始主要不是為了回應民眾訴求或維護社會穩定,更傾向于發動群眾作政治動員或普及宣傳黨的政策。
因此,不但領導人回信的積極性高,上訪群眾的待遇也與現在有天壤之別——由于當時負責信訪工作的國務院秘書廳對信訪群眾包吃包住,還報銷往返車票,甚至出現了專門騙吃騙住騙車票的訪民。
只要吃透運動精神,善于結合實際活學活用,即便收不到領導人回信,也有可能上主旋律媒體風光一回——1949年后的歷次政治運動,如三反五反、整風、“四清”、文革中,人民日報都在頭版大量刊登人民來信。據學者馮仕政統計,1980年之前人民日報刊登的人民來信,雖篇數較少,但頭版率明顯高于之后。
不過,如果政治天資不夠,不能領會精神實質,寫信還需慎重。例如1957年整風運動之初鼓勵人民寫信,但事情變化過快,大批響應整風運動號召積極信訪的群眾迅速變為“反右”對象,直接被劃成右派。
文革結束后,中南海出現群眾來信最高峰,但在集體領導確立后,每個領導人的職責權能都有了比較清晰的邊界,對于群眾要求平反、糾錯的來信也大都批轉相關部門辦理,以個人名義回信的概率極低,如鄧小平執政后就極少回復群眾來信。
寫什么才能引起首長興趣
答案很簡單,感謝信和決心書。據公開資料統計,江澤民擔任總書記后至今,歷任領導人的公開回信一大半都被學生和農民獲得。這兩類群體被選中與時代背景密切相關。忠黨愛國,感恩政府,是主要去信內容。
學生首次受到中南海密集親切的關懷是在1989年底。剛上任的江總書記先是回信贊揚積極要求入黨的蒙古族大學生,又覺得“書不盡意,還是和大家見面談一次為好”,邀請13位給自己寫信的北大學生到中南海座談;甚至伏案親書6千字,給美國大學生回信,耐心普及中國國情。
不同于毛澤東時代,此時領導人回信已脫離出信訪范疇,擔負了更多的宣傳功能,多以公開信形式在國家級媒體全文刊發,在三八、五一、五四等節日出現頻率較高。被選中的信格式也漸趨一致,廣大中南海愛好者有了可以效法的模板。
書信開頭通常從小事寫起,用一只包子、一首校歌或一次視察,勾起領導人溫馨回憶,中間談論自己在黨和政府的關照下如何成長進步,結尾則大多上升高度,歸到犧牲奉獻,民族團結的大義上來。
以下是不同人群寫信的幾種范本:
泰國女生詢問北大學長李克強——“我喜歡校內松林早餐店的生煎包子和南瓜粥,不知您喜歡嗎?”
寧夏農民——“您(李克強)到上青石村視察,去過我家,還和我照了相 …… 這幾年日子有了很大變化,就想著給您寫封信,匯報一下我和鄉親們這幾年的新生活。”
聾啞兒童——“您(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做了激動人心的報告,雖然有些地方我不是太懂,但我知道這 5年是我最快樂的日子。”
清華國防生——“在我們就要走出清華園,踏上從軍報國之路時,特向您(江澤民)匯報4年來的成長歷程 …… 我們不斷培養自己獻身國防的堅定信念,43名同學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首屆國防定向班51名畢業生聯名信)
如何給國家領導人寫信
1、信件郵寄只寫收件人就能寄到
來自全國各地,寫給國家領導人的信件首先會齊聚北京府右街乙27號的中南海郵局。
中南海郵局的歷史,要追溯到1948年,那時專為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和首長們服務的郵政局叫“山河郵局”。1950年,黨中央機關進京,這家郵政局一路跟隨著毛澤東等領導人來到香山臨時駐地,而后搬入了中南海。起初不對外營業,后來擴展到服務社會各界,為通政、通商、通民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紅色郵局”。
許多普通老百姓并不知道給國家領導人的信件該寄往哪里,但只要收件人的名字寫正確,哪怕不寫地址,所有社會渠道的信,包括海內外的,第一個渠道幾乎都會匯聚于此。給領導人的信,對于形式也沒有特別的要求:平信、掛號信、特快專遞都可以到達。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平信現在幾乎見不到了,基本上都是特快專遞和掛號信。
據了解,所有給領導的信,到達中南海郵局后,會在這里進入一個嚴格的把關程序。
2、信件轉送國家信訪局劃分處理
經過安全把關后,中南海郵局會把給領導人的信件轉送到國家信訪局。國家信訪局的重要職責之一是負責處理國內群眾、境外人士、法人及其他組織通過信訪渠道給黨中央、國務院及領導同志的來信來電,接待來訪。一封信到達國家信訪局之后,會先按照來信地區所屬行政區不同,把信劃分到不同處室辦理。
據介紹,群眾來信大多數涉及到訴求,占到60%至70%的比例,處理起來比較復雜,出口也很多,總結起來一共有三個:向上的、平行的和向下的。根據信的內容和重要程度,部分信件上報到最高層;有的給國家機關和相關部委參閱;還有的轉到省局,由省局根據信的內容、情況轉到市里或者直接在省一級辦理。
3、信件回復三類信件易獲得回復
如此大量的來信,哪些會被回復?專家分析,獲得回復主要有三種情況。
一是寫信的人或機構代表了社會很特殊的群體,信件寫得很樸實、感情真摯,這部分信是有可能被回復的。比如志愿者群體、大學生村官、支教群體等等都曾獲得過領導人回復。這樣的復信,雖然多是一對一的,但對于整個群體起到了很強的激勵作用。
二是在相應的時間節點上對相關信件予以回復。比如處于勞動節、建軍節、教師節等時間點,正好有涉及相關內容的質量比較高的信件,會選取一些來復信。比如習近平給“南京青奧會志愿者”回信就屬于此類。三是領導近期重點關注某一個方面或者某一個行業的發展,會有針對性地進行復信。比如前段時間,習近平給30位企業家復信,也反映了國家對企業的關注。“總之這種回復不僅僅是復信的問題,更推動某一個方面工作的發展。”有關專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