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盼
摘 要 隨著通信業的發展,光纜已經成為了遠距離信號傳輸的主要介質。對光纜線路進行高效、高質量的維護和管理,特別是在光纖發生故障時,能夠準確、快速地進行故障定位并迅速排除,已成為保障安全播出的關鍵問題。本文分析了GIS(地理信息系統)在光纜維護中的應用。通過OTDR測試分析斷點距離,結合GIS數字地圖,實現了對光纜路由、井位、桿位、接口等線路數據的統一存儲、管理、分析,并在地圖上顯示;實現了故障位置地準確定位。
關鍵詞 節傳;光傳輸網;調度
中圖分類號 TN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4-0068-02
1 背景
光纖通信是有線通信技術的重要方式,也是廣電總局節目傳輸系統中一種重要傳輸手段。為了加強節傳網絡的運行維護效率,細化管理流程,明確技術分工與責任,落實執行、審核分離的管理制度,從而在技術和制度層面上保障各節目源傳輸的穩定、高效。三網融合在即,光傳輸網的調度和維護是銜接電信,網絡,廣電的橋梁,同樣是現代有限傳輸的公認最佳、最穩定、最經濟的傳輸手段,所以提升節傳光傳輸網的調度管理,既要在原有技術水平上提高維護質量,又要形成統一綜合管理,從而實現高效、便捷的光纜傳輸調度體系。
2 目的
節傳光傳輸網的管理體系在于采用專業技術手段,標準化的操作流程,為光纜的線路及終端機房的運行、維護情況提供參考。從而提升光纜及光纖的運行和調度效率,保證線路傳輸性能達到廣電技術標準,為優質、不間斷傳輸提供重要的基礎保障,為新形勢下,實現廣播、電視信號優質、穩定,持續播出去除局限,拓寬空間。
3 方針
節傳光傳輸網的管理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搶結合、積極應對、快速恢復”的方針。做到流程合理、責任明確、執行和審核切實分離、記錄更新同步的標準化操作,轉變原有的被動維護局面,達到數據可靠,切換有據可依的維護效果,逐步向風險可控、應變有效的管理方式發展。
4 具體任務
1)在保障主用線路正常傳輸的情況下,完成日常的巡視、檢測、監測工作。
2)采用每周不定期的抽測備用線路的方式,提前為節目傳輸跳接做好鏈路的通路檢查。
3)對機房及線路沿途的可疑情況進行排查,包括機房周邊的線路改造、施工,線路沿途的井位、架空桿路的實地評估,對正在線路周邊的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提示,明確廣電節傳光傳輸網的特殊性,避免人為事故造成的線路損傷。
4)發生突發情況,應首先同志相關節目單位,做好線路的切換和跳接工作,組織人員到機房進行測試,為搶修人員提供數據參考,對線路故障位置進行定位,協助當地公安部門進行故障責任的認定,迅速開展搶修工作。
5)光纜應急搶修和恢復工作,應該本著“快速恢復,有效傳輸”方針,以求在最短時間內,形成有效的傳輸通路,在必要的時刻,可以采取光纖活動鏈接器和臨時接口的方式縮短搶修時間,提升搶修效率。
6)將每次節目跳轉后的光纖運行表及時更新。
7)將故障的相關情況上報節目傳輸相關單位,將完整情況上報專項檢查組。
5 光纜業務調度
光纜業務調度:指節傳主管部門對相關中繼單位以正式形式下發的關于節傳光傳輸網線路變更的工作指令。需要相關單位必須嚴格執行,統一切換,建立完善聯絡機制,嚴禁擅自對終端跳纖進行變更,對終端接口進行更換等違規操作。
光纜調度業務名詞術語定義
廣播電視光纜傳輸干線網:以光纜為介質、跨區域傳輸信號的國家和省級廣播電視傳輸網絡,由光纜線路、傳輸設備、網管系統和附屬設備等構成。
光纜傳輸干線網節點站:除具備中繼站功能以外還具備廣播電視節目接收、傳送、交換和轉發功能的站點。
光纜傳輸干線網中繼站:具備光傳輸信號的再生,放大功能的站點。
光纜傳輸干線網中心站:除具備中繼站、節點站功能以外還承擔網絡管理、全網業務調度任務的站點,是光纜傳輸干線網的中心。
重要保障期:各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重要保障任務時段。
光纜傳輸干線網傳輸通道:光纜傳輸干線所提供的信號傳輸通道。
光纜傳輸干線網傳輸通道可用度:光纜傳輸干線網傳輸通道滿足信號傳輸質量要求的運行時間占總運行時間的百分比。
光纜阻斷率:由于光纜故障造成的每百公里光纜年阻斷次數,以平均值表示。
6 業務路由圖
又稱光纖運行圖,表示光纜中的每芯光纖的跳接使用情況的圖表,包括:光纜屬性(名稱、芯數、起始位置)、光纖序號、傳輸節目內容、終端位置、法蘭類型等信息。
7 草擬方案
草擬方案指開通、停用、變更光纖傳輸內容的技術方案。需各節目單位檢查、實施方案的可行性,并將反饋意見匯總上報,完成實施前的準備工作。具體分為:維護單位完成光纜機房的終端光纖的運行核查;各節目傳輸相關單位負責本單位內光纜運行情況的核查,2個單位在共同核查結果一致后,統一上報備案。
8 調纖通知
調纖通知指開通、停用、變更光纜傳輸內容的指令性文件。調纖通知一經下達,各單位必須嚴格執行,任何調整均需得到通知方可實施。
光纜中繼單位:光纜中繼單位是指光纜跳接、傳輸的樞紐。
光纜使用單位:光纜使用單位是指各光纜的終端應用單位。
8.1 要求
調纖通知的內容應簡練、準確、無歧意;需明確指出跳纖光纖對應的光纜及跳接的位置;明確各中繼端的聯系人和負責人。調纖通知格式:一般包括生效曰期、時間、光纜名稱、纖號、開通\停用、變更傳輸內容等情況,調纖涉及單位的聯絡方式和聯系人。
8.2 調纖通知的內容
內容包括:文字、路由圖表等,一般采用傳真形式下達;緊急情況下,電話通知,調纖通知事后補發。
8.3 光纜業務調整程序
擬定調度程序流程。
8.3.1 光纜業務調整依據
新增業務需求;業務調整需求;
臨時增加或調整現傳輸運行方案;
光纜維護施工。
8.3.2 草擬方案
根據當前的業務路由圖、光纜的傳輸情況、各單位光傳輸設備使用情況等,依據維護單位上報的最新光纜運行表和光纜線路抽測信息,進行篩選分析,選擇最佳傳輸路由,擬定調纖方案。
8.3.3 方案擬定后的檢查
綜合考核光纜調纖方案的可行性:包括光纖是否已分配任務;新分配線路損耗是否達到傳輸要求。
核查:
有關領導(或人員)對擬定方案的思路及收集的信息進行核查、復查。
征求建議:
將調纖方案以電話、傳真的形式下發到有關單位,確認調纖方案。
9 反饋
各單位接到調纖方案后,主管調度業務的領導和技術人員要根據各自業務路由表,認真研究調纖方案的可行性:主要檢查調纖方案是否能實現、有無沖突,光纖指標是否可用等,及時將意見和存在的問題統一匯總。
9.1 發文執行
負責節目傳輸的單位案擬定對各單位反饋的信息進行認真研究,在與有關單位協商后制定正式方案,并按規定的格式草擬調纖通知和調纖函;責任領導按正式調度方案及有關規定檢查、復查簽署調纖通知和調纖函,正式向有關單位下達調纖通知并組織各單位實施。
9.2 完成調整
各單位接到下達的調纖通知后,按照調纖通知配合完成光傳輸業務的開通、變更、停用工作;維護單位配合各單位完成開通、變更后的測試工作。
10 總結與展望
嚴格落實節傳光傳輸網調度管理制度是保障節目傳輸的基礎,伴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我們應該在光纜在線監測和智能調度方面有所突破,將所有數據和固定的操作流程應用到程序中,形成軟件系統,為節傳光傳輸網的調度管理提供更為可靠的技術保障,將廣電系統的節目傳輸手段和質量提升到行業先進水平。
參考文獻
[1]鄭少敏.廣電機房光傳輸設備實現網絡化管理方案[J].機房技術與管理,2010(4):40-42.
[2]宮杰.淺談廣電傳輸網絡的發展趨勢[J].有線電視技術,2006,13(10):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