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政
摘 要 HSE管理體系是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具有科學性,環保性、安全性、健康性的管理理念,是一種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目前,核電項目業主單位和總承包商已建立健全了較完善的HSE管理體系,但如何將這種先進的管理模式貫徹落實到現場各級承包商,保障現場施工人員的健康與安全,是當前HSE體系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業主單位和總承包商管理的重點和難點。本文主要借鑒國內相關建筑施工項目HSE體系管理方面良好實踐和經驗,結合核電項目現場HSE體系管理實際情況,探討如何有效推進施工承包商搞好HSE體系建設,提升核電項目現場HSE管理水平。
關鍵詞 核電項目;施工承包商;HSE體系研究
中圖分類號 TL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4-0231-02
1 HSE管理體系簡介
Health、Safety、Environment的縮寫是HSE,分別指的是健康、安全、環境。HSE管理模式在施工過程中將健康,安全,和環境三要素緊密結合,進而形成完整的管理體系,稱之為HSE管理體系。
2 推進項目施工承包商HSE體系建設
當前,國家核電項目建設普遍采用工程總承包管理模式,加之核電項目建設本身具有投資大,建設周期長、建筑結構和設備系統復雜等特點,這就決定了整個項目建設施工單位較多,施工隊伍龐大,特殊危險作業頻繁,安全風險巨大。這必然要求我們積極落實施工現場中HSE體系全面實施,提高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提升安全施工意識、強化施工中的安全監測、目的是消除安全隱患,保障全體員工安全與健康。
2.1 招投標階段
招投標階段是HSE管理模式在項目建設有效實施與運行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在對施工承包商(施工單位)選擇中,是否合格,對日后施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核電項目建設業主單位,應該監督工程總承包商加強對建筑施工項目招投標的管理,規范并提升招投標的準入條件。個人從下面的幾個方面陳述了對承包商(施工單位)的選擇和約束。
1)如何選擇承包商(施工單位),采取市場準入和項目招投標HSE評估原則,必須將承包商(施工單位)HSE市場評估、企業表現以及單位年度業績,當作企業市場準入和招投標的前提條件。
2)需要將業主單位和工程總承包商對本工程所有HSE程序文件發送給投標單位,充分了解業主單位和工程總承包商項目建設中HSE管理的程序及要求,投標報價中需要考慮管理要求需要投入的總費用。
3)審查和評比投標方時,需將投標方項目經理以及HSE經理的各方面的管理能力及總業績作為評分的首要條件,如果可以提供其他項目HSE管理方面獲得的榮譽證書或者其他榮譽,便考慮施工中不可變更項目經理及HSE經理為保障。
4)施工合同簽訂時,HSE責任書同步簽署,且在責任書中明確承包商(施工單位)HSE管理承諾以及相應的獎懲措施。除此以外,責任書中的HSE所需費用應單列,且體現具體的使用和考核方法。
2.2 施工準備階段
1)做好進場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針對第一級(廠級)安全教育,應該由工程總承包商編制統一的安全培訓教材,現場各施工承包商根據各自承建的項目特點進行必要的修訂和補充,培訓教員需經過工程總承包商審查認可,并對整個培訓過程進行監督,確保能夠將業主單位和工程總承包商HSE管理要求傳達至具體施工人員層面。第二級(車間級)和第三級(班組級)由現場施工承包商組織實施,培訓前應該編制針對性的培訓教材,特別是班組級培訓,應該結合現場具體作業特點和不同工種的施工要求,第二、三級培訓教材應該經過施工承包商HSE負責人審查認可,工程總承包商根據施工承包商執行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監督,確保現場所有施工人員都經過培訓考核合格,把安全生產和安全施工的觀念放在第一位,促使現場作業的每一個人員的牢記于心,認真負責的把HSE管理制度貫徹到底,有效實施,將風險降至最低,將安全帶入工地。
2)監督現場施工承包商建立健全HSE管理體系。針對現場施工承包商HSE體系和文件未覆蓋到勞務分包隊伍的問題,應要求施工承包商加強對勞務分包隊伍的管理,一方面可以直接采用“借工”的形式,現場施工班組管理人員全部由自身人員擔任,將勞務工隊伍納入到自身體系管理中;另一方面有條件采用勞務分包的管理模式,要求勞務分包商建立自己的程序文件和規章制度,所有程序文件和規章制度須經施工承包商審查認可,勞務分包商應配備有資質的HSE管理人員,并接受施工承包商和工程總承包商的監督檢查。通過以上管理手段,確保施工承包商HSE體系能夠貫徹到基層分包隊伍,落實到具體施工人員層面。
3)加大安全生產資金投入。在對現場施工承包商HSE體系監督中發現,部分承包商未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投入臺帳,安全生產投入項目劃分混亂,甚至將購置辦公用品費用也納入安全投入范疇,部分承包商安全生產資金投入明顯少于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針對以上情況,要求工程總承包商對現場各承包商的安全生產投入情況進行規范管理,定期公示資金明細,并制定具體的安全投入標準,對安全投入不足的單位督促整改,并納入到季度安全生產考核中。
2.3 施工階段
1)日常安全檢查。加強對施工場地的例行檢查和抽查,認真的將各施工點的作業票證完整性和有效性落到實處。各班組技術交底、安全交底是否按部就班,就施工場所的安全性能檢查是否充分落實到位等。目的是糾正整改現場的違章作業,同時對施工承包商及作業人員的進行督促,加強安全防范措施。總而言之,施工現場的安全檢查體系必不可少,促進現場施工積極生產,全面提升施工方的生產積極性。根據以上的方面,進而展示出了(施工承包商、總包商、業主)三方監督模式全部落實到位。
2)每周和月度聯合檢查。工程總承包商每周/月組織安全檢查,業主和現場各承包商參與對項目的檢測,一旦在檢查中發現安全問題,項目工程的總承包商便可以下發安全隱患整修通知。要求責任單位限期整改,工程總承包商進行跟蹤復查,實現隱患閉環管理。對檢查過程中屢次出現的共性隱患和人員違章行為,依照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獎罰規定對責任單位進行了經濟處罰,提升現場隱患排查的整改力度。另外,對現場比較好的做法和外單位良好實踐應積極發展,促進現場施工方之間不斷的比較、彼此競爭、共同進步,提升對施工現場的HSE管理水平。
3)專項HSE檢查。業主單位和總承包商需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施工時在不同的施工地點和季節,全面的根據HSE管理條例進行檢查,保障施工順利開展。夏季開展現場施工用電專項監督和高溫季節施工專項檢查,穹頂吊裝前開展吊裝施工管理專項監督,節前組織聯合專項檢查等。通過開展專項監督檢查,能夠更深層次發現施工承包商HSE體系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制定合理有效的糾正措施,提升施工承包商HSE體系管理水平。
4)推行承包商領導安全巡視檢查。通過制定領導安全巡視程序或規章,讓各承包商的領導參與安全管理,程序中應規定領導者檢查的頻率,并向HSE主管部門提交巡視記錄,由區域安全員對其發現的隱患進行跟蹤、監督,定期匯報隱患關閉情況。通過推行承包商領導定期對工程施工建造過程以及項目管理過程進行現場巡視檢查,從管理角度發現項目建設中不安全的條件及不安全行為,能夠有效提升工程現場隱患排查治理的力度,及時消除事故隱患,確保現場施工安全。
5)加強對安全管理人員履行職責的監督。從工程總承包商每月隱患排查數量統計中能夠發現,部分施工承包商上報的安全隱患數量還不及業主單位和工程總承包商例行檢查發現的隱患數量,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施工承包商安全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夠強,沒有深入施工作業面開展隱患排查工作,每日安全隱患排查數量有限,甚至對施工現場人員違章行為視而不見,導致現場高處作業不系安全帶等違章行為高發,同類安全隱患反復出現。因此,必須督促施工承包商加強對其安全管理人員履行職責的監督,制定安全績效考核規定,每月進行考核并與工資獎金掛鉤,確保充分發揮其安全監督的職能。
3 結論
施工方HSE管理體系建設屬于多角度,全面化的一項任務。上述的建議外,業主單位與承包商之間、工程總承包商與分包商之間、分包商之間促進彼此的交流,取長補短。同時,不斷的吸收國內和國際本領域的HSE管理發展方略和實施中的策略,積極發現自身不足,推廣承包商HSE管理體系,共同努力提升核電項目建設HSE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欣,辛平.淺談建設工程項目的HSE管理[J].建筑安全,2008,23(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