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山,雄偉壯觀,神秘悠遠,似有一絲靈氣縹緲環繞;云南的水,緩急交匯,靜謐揚長,宛若孩童般稚氣純潔;云南的人,樸素善良、熱情大方,不被世俗同化;云南的文,厚重沉淀,源遠流長,蘊涵萬千故事待挖掘;云南的景,大氣磅礴,神奇雋永,猶如精心雕刻過一般顯露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云南旅游資源天賦異稟,秀麗風光與絢爛風情吸引著眾多游客云集,一直以傳統旅游大省的身份領跑全國。然而,近些年來隨著“綠色經濟”“環保經濟”興起,全國眾多省市都加入了旅游市場競爭行列,紛紛制定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加大旅游補貼培育旅游市場,豐富旅游產品增加旅游收入,多措并舉打造旅游經濟。從而導致云南旅游市場逐漸被擠壓而顯疲態,云南旅游發展處于前進受阻、后勁缺乏的尷尬境地。
是什么讓云南旅游前進的腳步停滯不前,輝煌難續?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實現云南旅游“由大轉強”跨越式發展,鞏固云南旅游的領先地位?
究其緣由,我認為云南的旅游面臨最主要的發展瓶頸是“行”之難題。
在旅游業中,吃、住、行、游、購、娛是一個完整產業體系,其中,“行”在整個旅游產業體系中占居著重要地位。首先,游客只有進入旅游目的地,才可能會有接下來的“吃、住、游、購、娛”等一系列后續消費活動;其次,游客在旅游目的地“行”的過程是否方便、快捷、舒適,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消費熱情。云南地處西南邊疆,山高谷深路窄,交通極為不暢,許多游客往往對云南“心向往之,卻不易至”;此外,連接境內各景區、景點之間的陸路交通條件也不太完善,許多游客“旅途顛簸,賞心漸減”。由此可見,“行”是制約云南旅游業持續發展的短板和難題。
那是不是通過加快推進鐵路、公路、高鐵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就能從本質上解決云南旅游“行”之難題了呢?
我認為,這是不科學也不合理的,甚至不是一個長遠發展的好辦法。云南要在山高谷深的陸地上建設高鐵、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不僅建設難度大、投入多、見效慢,而且也不能完全適應日益增長的高品質旅游交通需求。對此,我建議云南旅游應以航空為先導,以航空旅游為新增長點,讓航空給旅游插上騰飛的翅膀,建立現代旅游業發展體系,成為云南未來旅游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新機遇。
航空先導 打造旅游制高點
天空資源同海洋資源一樣,蘊藏著巨大的財富和無限的商機。如何利用好這一塊商業價值領域,對于云南旅游產業和其他相關產業來說,市場前景不可估量。
我建議在云南全省范圍內構筑起比較完善的空中交通網絡體系,并且在航空基礎設施、運營保障能力、旅客服務質量等方面進一步提升品質。此外,云南地處邊疆,與緬甸、越南、老撾3國接壤,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南亞的重要窗口和門戶,隨著國家“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推進和“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發展戰略的實施,利用此得天獨厚的區位和政策優勢,順勢將云南打造成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區域性旅游集散地,創造云南面向世界級的旅游品質和旅游產業制高點。如何將已有旅游資源、航空基礎、邊境區位、開放政策等各種各樣優勢充分整合起來,擰成一股繩,形成合力,發揮出整體性功效,使云南成為世界旅游集散地的戰略藍圖成為現實,不可否認,我覺得以航空為發展先導,整合資源、產業聯動,價值盈合是一條最佳的路徑選擇。
低空旅游 推動旅游立體轉變
云南旅游景區、景點分布散落在云南全省六大區域,各景區景點間資源組合度好,但通達性較差。所以,我認為應大力發展以低空旅游為代表的通用航空體系,通過通用航空把不同景區、景點和旅游城市串聯起來,實現快速交通和低空觀光的統一,從而確保游客能夠“走得快、游得慢”。結合云南天藍、地綠、水清的自然風光和豐富人文資源開發通用航空旅游特色產品,讓游客在飛行中體驗旅游,在旅游中感受飛行樂趣,從“陸+空”立體化感受七彩云南之美。比如,將昭通“金沙江國家休閑探險公園”、武定“金沙江、大裂谷全景山水休閑探險旅游區”重點打造成為峽谷航空旅游示范區和金沙江航空旅游目的地。
航線帶動 構筑旅游高品質
航空業是旅游業的騰飛之翼、發展之翼,沒有航空業的強勁支撐,旅游業的發展只能是鏡花水月,因此,我認為要編織洲際、國際、國內、云南省內四個層次的航空網絡,形成一張疏密有致、科學合理的航線網絡,為云南旅游構建高端品質。
編織通達世界的洲際航線網絡。2014年12月,從云南始發的首條洲際航線昆明-巴黎開通,結束了云南沒有洲際遠程航線的歷史。這種狀態與西南門戶樞紐機場的目標定位并不相稱。而不遠之處的成都雙流機場不僅已經有多條洲際航線在有效運行而且正在全力謀劃國際航線布局,西部航空樞紐的格局正在形成。我想云南要緊緊抓住云南省委省政府將航空強省建設作為發展戰略的有利時機和72小時免簽政策,加快推進與上海浦東機場戰略合作和航線聯動,開拓更多的洲際航線,形成通達全球的洲際航線網絡,將“七彩云南,度假天堂”的云南旅游品牌響徹世界每個角落。
瞄準市場,連通國際航線互通網絡。國際旅游客源是區域旅游發展的重要保障,入境旅游市場的持續增長,能推動國際地區間旅游資源要素的雙向流動,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在我看來,云南要重視入境旅游市場發展,針對國際客源進行市場細分,摸清孰輕孰重,有目的性的新增和完善主要客源市場、新興客源市場和傳統客源市場的國際航線,以航線為網,市場為點,構建互聯互通的國際空中通道,以產品為核心,主題為噱頭,打造類型多樣、個性化的航空旅游特色項目和產品,帶動旅游產品消費,形成云南航空旅游高端市場。
完善中樞輻射式國內航線網絡。云南生態環境優質,立體氣候明顯,是國內最適宜開展商務會議、會獎旅游、休閑避暑的地區之一。要想以航空為主要出行方式的云南旅游吸引國內更多的客源市場,就必須完善以昆明機場為門戶型樞紐的航線網絡。利用航空網絡對旅游資源形成一定的合力,也是云南發展旅游的又一方式。
開通省內精品旅游航線。2015年,云南機場年吞吐量再創新高,突破5200萬人次,其中,昆明機場旅客吞吐量將接近3800萬人,麗江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萬人次,西雙版納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德宏芒市機場旅客吞吐量實現132萬人次,大理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云南成為了全國百萬級機場最多的省份。州市機場對昆明機場樞紐貢獻率高達52%,是國內大型機場少有的成功模式。因此,我們可以以昆明機場為中心,支線機場為骨干,合理規劃支線機場建設,完善支、干線航線網絡體系,開通省內精品旅游環飛航線,提升旅游品質。
以航空為先導,云南旅游資源深度融入其中,建立產業良性互動機制,以激發活力,挖掘潛力,形成“航空+旅游”的新業態,充分發揮產業集群效應,帶動云南旅游品牌走向國際化。充分利用航空資源、旅游資源、其他產業資源、經濟技術條件及機場集聚作用和輻射作用,推動云南高端旅游資源充分整合、帶動云南旅游業集約式發展和多元化發展,譜寫云南“旅游強省”新篇章。
責任編輯:王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