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燕(南京師范大學 江蘇南京 210000)
?
濱州市廣場舞開展現狀及場所建設狀況調查研究
董海燕
(南京師范大學江蘇南京210000)
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考察法等對濱州市廣場舞的開展現狀以及場所建設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發現:目前濱州市廣場舞開展較為普及,開展狀態良好;從場所建設上看,場地大多未經過專門的建設,并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因此,政府可通過舉辦專業的廣場舞培訓以及為廣場舞建設專用場地,提高居民的科學健身意識和文明健身意識,促進廣場舞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廣場舞 場所 建設狀況 調查研究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廣場舞作為一種娛樂健身活動,受到群眾的廣泛喜愛并迅速地發展起來。對廣場舞的場地進行科學的建設有利于優化群眾健身環境,促進廣場舞持續健康發展。因此,該文通過對濱州市廣場舞開展情況進行調查,了解濱州市廣場舞的開展狀況,調查廣場舞的場地建設以及其存在的問題,進一步促進和完善廣場舞場所的建設,促進廣場舞良性發展。
隨著我國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廣場舞我國迅速地發展起來。濱州市居民進行廣場舞練習主要集中在早7點前或者晚5點以后,尤其是夏季的晚上隨處可見練習廣場舞的人群。在調查中發現,在大型超市和廣場附近有2個團隊的規模在50人左右,有5個群體規模在30~40人左右,而選址在街邊空地的廣場舞團隊規模則在10~20人之間,所有廣場舞團隊都是根據自身興趣需求自發組織形成的。
1.1濱州市居民參與廣場舞現狀調查
由表1可知濱州市廣場舞參與者較多,除了有44.5%的居民從不參與廣場舞以外,其他居民都或多或少的參與過廣場舞的練習。由此可見,濱州市廣場舞的開展比較普及,廣場舞作為較容易進行的健身項目之一,已被人們的接受和喜愛。(如表1、表2)
1.2濱州市居民開展廣場舞場所選址狀況調查
由表3看出在濱州市廣場舞場所的選擇大多為街邊寬敞地帶,只要有空地人們就可以開展廣場舞。大多的街邊地帶照明狀況較差,居民在較黑的環境下,不利于新動作的學習,場地靠近馬路,車流量大使得空氣質量狀況較差,不利于居民身體健康。僅有6%的居民可以在社區健身活動場地上練習廣場舞,但是這些場地面積較小,人數容納量太少。綜上所述,濱州市開展廣場舞的場所缺乏科學的選址和建設,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不利于廣場舞科學健康的發展。

表1 居民參與廣場舞情況調查表(n=180)

表2 居民參與廣場舞頻率調查表(n=100)

表3 居民開展廣場舞場所選址情況調查表(n=100)
2.1濱州市居民開展廣場舞場地地面建設類型狀況調查
由表4看出74%的廣場舞場地為硬化的水泥地面,練習廣場舞的人群大多為中老年人,長時間的蹦跳動作會對中老年的膝關節和脛骨造成磨損,不利于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并且一旦參與者在練習中摔倒,硬化的水泥地面會對人體造成較大傷害。占有26%的廣場舞場地為土地或沙地,這種地面會因為練習廣場舞人群的踩踏而產生塵土,不利于人們的呼吸健康;雨雪天氣時,地面較為泥濘,廣場舞練習會被迫中斷。而在調查中發現并沒有塑膠的廣場舞場地,塑膠場地可以適當地增加落地的緩沖力,保護人們的骨骼和關節,由于參與廣場舞的人群大多為中老年人,所以應該增加塑膠的廣場舞場地的建設,為居民營造更好鍛煉場所。
2.2濱州市居民開展廣場舞場地專門化建設情況的調查
由表5可知濱州市廣場舞的場地經過專門化建設的只占13%左右,這里的專門化主要是指針對廣場舞的特點對場地進行專門的設計建設;而未經過專門化建設的場地占87%左右,大部分的居民認為廣場舞的開展只需要有較大面積的場地,其他的條件均可忽視。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群眾缺乏科學的全民健身意識,并且不利于廣場舞的發展,且由此可以看出雖然國家鼓勵全民健身,但是在硬件建設這一方面尚存在較大的不足,群眾的健身意識尚未得到相應的提高。
2.3濱州市廣場舞參與者的場地滿意度調查

表4 居民開展廣場舞場地類型調查表(n=100)

表5 居民開展廣場舞場地專門化建設情況調查表(n=100)
從表6可以看出,首先,場地缺少休息地方是目前存在較為普遍的問題,致使年紀較大的居民練習廣場舞時因體力不足而中斷練習;其次,場地面積較小、燈光太暗和供電沒有保證等問題所占比例均超過50%,這些問題可導致居民在練習中間接受傷。可見場地的條件狀況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并存在安全隱患。走訪中發現,部分居民就曾提出由于場地條件限制,只在旁邊圍觀而不親自參與到廣場舞中。
綜上所述,雖然大部分居民對練習場地都有些許意見,但他們不抱怨,只要有地方供他們活動,他們就很知足和滿意,這一情況反映出濱州市當前健身活動的種類和場地缺乏,科學健身的意識較為薄弱,阻礙廣場舞和全民健身的發展。
3.1結論
(1)通過分析與總結表明濱州市廣場舞的開展較為普及,人們對廣場舞較為認可,參與廣場舞練習的居民周練習次數大多在3次以上,并且有越來越多的群眾愿意參與到廣場舞的練習中來。
(2)濱州市廣場舞的場所大都未經過專門化的建設,健身場地的條件狀況較差并存在許多問題,不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為居民開展廣場舞活動產生不良影響。同時根據調查發現居民科學健身的意識薄弱和缺乏體育器材,盲目不科學地進行體育運動,會對其身體產生運動損傷,所以提高居民的科學健身意識迫在眉睫。
3.2建議
3.2.1加大對廣場舞的宣傳,提高廣場舞組織管理的專業化、科學化

表6 廣場舞場地存在問題調查表(n=100)
政府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力量,增加對廣場舞的宣傳,讓更多的青年人也加入到廣場舞健身行列中來。政府和社會應增加對廣場舞的投入,科學的建設廣場舞專用場地,置辦相應的器械,為廣場舞參與者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促進廣場舞科學合理地發展。
3.2.2為廣場舞場地建設提供保障
政府應將廣場舞場地設施的建設納入城市社區體育建設規劃之列,為人民建設科學專業的體育場地,貫徹科學的原則逐步地改善廣場舞場地和體育設施不足的現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全民健身的思想深入人心,參與廣場舞的群眾將會越來越多,因此,解決健身場地和資源不足這一問題迫在眉睫。同時應將各地的場館全面向群眾開放,提高體育場館的利用率,為更多熱愛體育健身的人民提供場所。
參考文獻
[1]楊新新.濱州市廣場舞開展現狀的調查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4.
[2]李輝.當代城市廣場舞調查研究[J].云南藝術學院,2012(6):13-15.
[3]楊潞然.廣場舞的社會價值及存在的問題[J].長治學院學報,2014,31(5):75-76.
[4]李鑫.山西省太原市廣場健身舞開展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14.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5(a)-0123-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