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財經 供稿
?
萬科管理層對市場規則的四大破壞
雪球財經 供稿
筆者此前說過,萬科(000002)事件里面實際上有三層邏輯:
一、從寶能登上舞臺至今,王石及其所代表的管理層錯誤連連、昏招倍出,違背了資本市場基本規則,侵犯了大股東和小股東的利益,導致情況惡化成目前這樣;
二、現在鬧成這樣,后果可能很糟,是所有人全輸的結局,無論寶能、華潤、安邦還是管理層或者小股東,只有損失沒有收益;
三、從萬科公司的利益角度說,王石等管理層存在的價值遠大于寶能和華潤,如果整個管理層滾蛋,讓寶能或者華潤實質性控制,萬科將元氣大傷。
以上是三件事,對于后兩件,辯論各方其實沒啥爭議,筆者沒看見過一個人說,寶能或華潤執掌萬科會比王石郁亮做的更好。爭議是集中在一上,挺王派以二三做依據來論證一正確,是典型的沒邏輯,沒是非觀,屁股指揮腦袋。
有幾位朋友質問我萬科管理層破壞了哪些資本市場規則。筆者對此比較震驚,原因不提也罷,以免有小看人之嫌。咱們對事不對人,不說什么輕視油條君,你不夠格做我的股東,我不需要民企之類的低水平言辭,直接說違規之處。
在并未有真實重組事件發生時,謊稱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件,自2015 年12月中旬停牌至今,嚴重損害小股東權益。這個停牌,對寶能、華潤實際上并沒有什么損傷,因為即便繼續交易,寶能也無權賣出所買進的股票,華潤更是沒有出售股票的打算。
損害的是什么?無外乎阻止了寶能繼續高價買入股票,同時扼殺了小股東將股票賣給寶能或其他意圖買入者的利益。高達半年以上的停牌,受害的是小股東。之所以說其是謊稱,今天我們都已經清楚,華生也質問過,這個所謂深鐵重組,明顯是停牌以后才去現找的。此為違規之一。
作為一個要求所有股東一起出售20.65%股權、交易標的額高達456億的重大資產重組案,管理層有義務在提交董事會表決之前,與準備出售的資產所有者取得溝通,獲取原則同意后提交表決。(即:問問資產所有者,我要賣你們東西,你們什么意見?)
而事實上,管理層在長達半年的停牌時間里(注意停牌時間里,不涉及什么內幕交易問題),就要求華潤、寶能、安邦等所有股東出售他們持有股權的20.65%這個事件,并未與華潤等達成基本一致意見。同時也沒有與獨立董事進行溝通,就在不得不最后表決的時間里,倉促提交董事會表決,這就是大家說的不尊重股東權益。
此時,管理層有沒有想到過提案如果通不過,怎么辦?無論是直接復牌還是將管理層與大股東矛盾激化,都是大大損害萬科公司乃至萬科全體股東利益。管理層有為股東想過嗎?還是說,管理層認為十拿九穩一定表決通過?此為違規之二。
違規之三:當議案在董事會引起華潤3名董事明確反對的時候,管理層有理由知道,這個議案即便在董事會通過,最終在股東大會依然會被否定。道理很明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王石自己也說過,就是要趕走寶能。所以,寶能必然是反對方(難道管理層會認為寶能會投票同意趕自己走?),加上華潤的明確反對,該提案已經確保拿到40%的股東大會反對票。而按照萬科公司章程,這個提案必須要拿到2/3贊成票才能通過,也就是說,哪怕全體股東通通都來投票,寶能和華潤的反對票,已經確定了此議案確定被否。
此時,如果是負責任的管理層,應該怎么做?當然是想辦法再溝通、再修改方案,力爭獲取華潤的同意。且當時有兩大臺階,一是關于回避的獨立董事是否計入分母的問題,二是華潤并不否定和深鐵的合作,甚至連作價也沒有否定,只是就用股權收購表達了自己的反對意見,回旋余地還很大。
然而,管理層是怎么做的?公開與華潤對撕關于回避獨董是否計入分母這一人咬狗話題,引發全國媒體集體關注,使管理層與股東之間的矛盾公開激化,直接造成后面萬科公開信說的惡果:“部分待簽約項目出現解約或終止簽約情況;部分已售未結的項目面臨退定和交付風險;客戶由于焦慮而質詢的情況每周成倍增加;銀行和評級機構在重新評估公司的信用風險;部分項目合作方對經營前景深表憂慮甚至調整商務條款;獵頭聞風而動,頻繁聯系公司員工,人才流失風險上升”。
為什么會這樣?對銀行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銀行對客戶貸款由正常下調為關注,或者由關注下調為不良的條件里,就有“管理層與股東出現重大分歧,可能會影響到公司經營與貸款歸還”此類條件,這是什么行為?是損害公司信譽和公眾形象的行為,對于資本密集型的地產企業,籌資能力是其重要的競爭力之一,損害公司信譽和公眾形象的行為,就是損害公司價值,損害股東利益的行為。不僅如此,王石本人還在微信朋友圈里,直接攻擊大股東,談論撕下最后一塊遮羞布,謝幕不著急之類的言論,進一步將矛盾擴大化。
違規之四:當寶能宣布將對議案投反對票的時候,公司管理層對外發言是:事發突然,暫時沒有需要對外公開的事項,公司需要研究以后再發布信息。這要么是赤裸裸的虛假信息披露,要么是管理層瀆職。原因同上,寶能投反對票,是任何頭腦正常的人都會想到的。管理層在長達半年的策劃期內,沒有做出如果寶能投反對票怎么辦的預案,筆者寧愿相信是虛假信息,也不愿相信他們智商欠費。
在面對為什么不用現金買的詢問時,譚華杰的回復是:深鐵會接受嗎?注意,不是說“我們嘗試過現金購買,深鐵拒絕了”,而是一個反問句:深鐵會接受嗎?稍微有點閱讀能力的都能知道,這說明管理層并未向深鐵提出過現金購買的方案。道理也簡單,其實他們壓根就是需要找個新的國企股東,來坐大股東位置,根本不是一定要買深鐵的地。
然而,在公眾繼續詢問時,譚華杰的回復變成:給股權是為了和深鐵長期捆綁,這事關萬科的未來,事關萬科的生死。這回答,不僅改變了前面深鐵不接受的解釋,同時,還將萬科貶低為要靠三塊深圳土地才能生存的地步,這不僅是虛假信息披露,還是嚴重損害萬科公司商譽的行為。
然而,事情還沒有完。這樣一個在管理層口中事關萬科生死未來的事情,現在也變成無關生死了,因為萬科將迎接下一個非深鐵的重組方,一個也許不涉及股權交易的重組方。這豈不是再次打了管理層的臉:你們又說謊!(作者ID: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