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音

“當驛站馬車自蒙特利(Monterey)攀上山頂,我們俯視卡梅爾灣(Carmel Bay),透過青松與海霧,顯而易見,我們在懵懂中已來到必然之地。” ——美國著名詩人魯賓遜·杰弗斯(Robinson Jeffers)寫于1914年。
建于百年前的美國加州卡梅爾小鎮(Carmel-By-The-Sea),被稱為小資的天堂。大批作家、音樂家、藝術家在此定居,波西米亞浪漫風情隨處可見。在加州旅居的日子里,我曾數次造訪卡梅爾,只為在這座花園小鎮尋覓一段浪漫靜謐的自由時光。
海洋大道(Ocean Avenue)是卡梅爾鎮東西方向的主街。用腳步來丈量這個依山傍海的小鎮,才是對它最好的尊重與詮釋。透過古樸典雅的格窗,皮質流蘇手工繩結點綴的蕾絲裙裾好似在漫不經心地訴說波西米亞的自由主張;輕輕推開低矮平房吱吱作響的木門,空氣中彌漫著純天然手工皂與精油的馥郁芳香,讓我有一親芳澤的沖動;走進街角邂逅的素人藝術家畫廊,我可以旁若無人地靜靜欣賞……這一切從骨子里散發出的恬淡從容,再加上伴隨著藝術氣息流露的一點點頹廢與烏托邦,正是卡梅爾這座文藝伊甸園勾人魂魄,魅力無窮之所在。
每隔一段路,人們便能在花團錦簇中發現小巧精致的鳥舍,那是卡梅爾居民對鳥兒的悉心關愛。在這個小鎮,多數酒店允許狗狗與主人共同留宿;一些餐廳室外專為狗狗設有用餐處,并提供飲用水;零售商店允許狗狗陪伴主人在店內流連選購;供狗狗飲水的小碗和狗狗餅干,也常在許多商店門前發現。
我曾在卡梅爾餐廳里偶然發現一份別出心裁的“狗狗菜單”:以黑麥面粉混合發酵粉,伴以低脂酸菜子油和少許蜂蜜,烘焙而成骨形糕點;以四方形面粉皮對折,內部填充美味花生醬,烘烤而成的三角形小餅;還有人們吃的漢堡包里面的牛肉餅,可以單獨點給狗狗品嘗……看著這份色香味俱全的誘人菜單,險些讓饑腸轆轆的我“饑不擇食”。
走進糖果店(Cottage of Sweets)的低矮茅舍,我的視覺、嗅覺、味覺立刻被全方位地征服。五彩繽紛的糖果仿佛要從晶瑩剔透的包裝袋里呼之欲出,空氣中散發的甜蜜誘惑令人難以抵擋,無論女人男人,成人孩子。
在店里買了些糖果,與店家閑聊,竟聊出了這間迷人小店曲折傳奇的前世今生!百年前茅舍始建于德洛利斯街道上,某天主人突發奇想,竟然把房子抬起來,下面墊上圓形的枕木作為滾輪,將小屋一步一步地挪移到如今的海洋大道上!這樣的喬遷節奏真令人拍案稱奇!百前來茅舍幾易其主,從編織店到服飾店最終華麗轉型為糖果店,從此名聲鵲起。每年鎮上評出的“最香最甜的店”非它莫屬;而孩子們投票評出的“在卡梅爾鎮你最可能去的店家”時,糖果茅舍獨占花魁。
坐在1906年開業的面包咖啡店里,品嘗著以甜杏仁和巧克力包裹的馬蹄形甜點,我望著窗外家家店面屋檐下懸掛的個性招牌,思索著卡梅爾何以延續這一大特色:這個以93921為郵編的小鎮,家家戶戶沒有門牌號碼和信箱。這在如今信息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似乎是天方夜譚,但卻在美國的卡梅爾神奇地實現了。
到訪的各國游客在街邊信箱里免費取用小鎮導游圖,目的地在地圖上以某某街、與某某店相鄰為坐標。在卡梅爾郵局仿佛檔案密室般的取信大廳里,家家戶戶的郵箱依次排列。我看到年邁的老人們結伴而來,一邊寒暄談天,一邊用顫抖的手緩慢地撥動銹跡斑斑的郵箱密碼鎖。仿佛心中默念著芝麻開門的咒語,當信箱開啟的霎那,時光穿梭機把他們帶回了光鮮亮麗的世紀。
盡管這些老居民固執地恪守著這種與世隔絕般的生活,現代資訊仍會無孔不入地滲透到每一個角落,房地產中介公司的櫥窗里展示著一棟棟花園洋房的售價表。拜加州這幾年房價瘋狂上漲之勢所賜,占地1平方英里,擁有4000居民的卡梅爾,可謂寸土寸金, 房價鮮有低于百萬美元。存在即是合理,卡梅爾居民大多非富即貴,名人大腕不勝枚舉。影片《廊橋遺夢》中男主角伊斯特伍德曾任卡梅爾鎮鎮長;我國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為其卡梅爾居所起名“可以居”。
這就是卡梅爾,一個被森林大海鮮花環抱的小鎮。它如一首甜蜜溫婉又略帶惆悵的情詩,又似一曲細膩婉轉抒情華麗的管弦樂章。它的原始天然,古樸典雅,精致玲瓏,慵懶愜意……集合成一種優雅從容的慢生活,好似一曲如歌的行板,讓我輕聲吟響,浪漫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