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省重化工業比重大,礦山采選、原材料加工企業多,又是老工業基地,歷史遺留問題多,職業病危害比較嚴重。
據統計,遼寧省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工礦企業有3萬余家,僅接觸粉塵和毒物的勞動者就超過60萬人,由于職業病發病具有明顯的滯后性,職業病防治工作在一些地區和企業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防治措施沒有落實。
按照省衛生計生委的統計數據,2011-2015年,遼寧省職業病年新發病例分別為981例、1 308例、1 178例、3 088例、1 614例,其中90%以上為塵肺病。據預測,遼寧省未來幾年的職業病年發病率都將超過1 000人。職業病危害積累的問題已進入凸顯期,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加強職業衛生基礎服務
2011年12月31日,國家對《職業病防治法》進行了修改,明確了安監部門在職業衛生監管方面的法律地位。2012年1月1日,遼寧省安監局開始全面承擔遼寧省職業病的預防工作。到2013年底,遼寧省14個市已全部完成職能劃轉。截至2015年底,遼寧省職業衛生專職監管人員達到517人,所轄的14個市均成立了獨立的職業衛生監管機構。
2016年初,遼寧省出臺《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指導意見》,填補了職業衛生監管領域沒有省級綱領性文件的空白。
嚴格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要求
遼寧省安監局在接管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后,發布了《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規范執業行為倡議書》等系列文件,嚴格機構資質認可。
截至2016年初,遼寧省共有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64家。其中,甲級機構5家(1家同時具有放射乙級資質),乙級機構40家,丙級機構16家,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機構3家。
為提高技術服務機構專業人員技能,自2013年起每年組織全省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實驗室間檢測能力比對,并定期舉辦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班。
2015年,遼寧省共有53家技術服務機構參加職業衛生技術機構實驗室檢測能力比對。比對項目包括活性炭管中乙苯、活性炭管中丙酮、濾膜中銅、濾膜中鎘和水中氨的檢測能力。經綜合測評,11家機構優秀、6家機構合格、30家機構基本合格、5家機構不合格,另有1家機構因搬遷未按時上報結果。
遼寧省安監局宣教中心舉辦了2期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班,由職安處有關同志結合工作實際,自行策劃教學內容和編制考試試題。全省共376人參加了考試,其中247人通過,通過率為65.7%。
加強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
自2013年7月起,遼寧省安監局開始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活動,包括建章立檔、規范用工行為、職業病防護設施改造、組織勞動者職業健康體檢、應急救援等多項內容。
每年年初,遼寧省安監局都會將本年度的職業衛生基礎建設活動任務指標分解下達到各市,作為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據。每季度對各市指標完成情況進行通報,并在省局政務網站上公示基礎建設示范企業和達標企業名單,有效促進了各市工作開展。
沈陽市組織同行業企業集中招標,開展現狀評價,為基礎建設奠定基礎;大連、朝陽、葫蘆島等市通過樹立行業典型,召開現場觀摩會的方式帶動各行業開展基礎建設;本溪、營口等市統一了職業衛生基礎建設管理要求和檔案標準,解決了用人單位不會做的問題;錦州市開展了與企業簽訂職業衛生“承諾書”活動。
截至2015年底,遼寧省共有1萬1 523家用人單位完成了職業衛生基礎建設,占存在職業病危害用人單位總數的47.9%。
職業衛生形勢依然嚴峻
遼寧省安監局自2012年起接管職業衛生工作以來,遼寧省職業衛生建設已逐步走向軌道。但由于某些職業病發病具有滯后性、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薄弱等問題,遼寧省職業病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遼寧省礦產資源豐富,礦產開采業發達,而工藝相對落后,粉塵危害嚴重;加之20世紀八九十年代礦山無序、非法開采嚴重,職能部門疏于監管,造成大批勞動者成為塵肺病的潛在人群,于若干年后的今天陸續發病,成為當下遼寧省職業病群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過去的十幾年間,職業衛生工作一直沒有得到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的重視。即使《職業病防治法》出臺后,也沒有很好地貫徹落實,加之職能監管部門幾經變更、企業負責人有法不依、監管部門執法不嚴,造成職業病隱患逐年積累,發病人數陸續增多。
目前,雖然有47%的企業基本完成了職業衛生基礎建設,但大多是規模以上、基礎條件相對較好的大中型用人單位。而基礎條件差、管理水平低、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小微型用人單位的職業衛生能力依然薄弱,部分企業對職業病防治不想管、不會管的問題突出,他們無視國家法律,對職業病危害不警示、不告知、不檢測,對從業人員不培訓、不體檢、不配備防護用品,任由勞動者暴露在職業病危害之下。
目前從事苦、臟、累、險作業的人員絕大多數是農民工,其文化程度低、維護自身勞動保護權益能力差,對改善勞動條件很少要求。特別是在礦山、建筑、建材等行業工作的農民工流動性很大,不簽勞動合同,缺乏自我防護意識。有的多年沒有做過職業健康體檢,有的職業健康監護形同虛設,甚至弄虛作假。
在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評估檢查中發現,機構技術服務客觀真實性欠缺,采樣點、采樣對象、采樣時段選擇不規范,采樣操作、樣品流轉、原始記錄書寫不規范,檔案管理不嚴格,報告信息不及時公示等問題仍然嚴重,甚至還發現有代寫報告、代簽字的現象。
重點行業治理遠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以石材加工和水泥制造兩個行業為例,雖然開展了近兩年的治理,但據遼寧省安全生產技術中心的抽檢結果表明,重點崗位粉塵濃度超標率依然達到45%~90%的高比例。
全力防控職業病危害
2016年,遼寧省安監局將繼續以職業病危害防治評估為載體,持續推進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集中開展重點行業職業病危害治理,著力提高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質量,全力預防、控制、消除職業病危害,努力減少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發生。
推進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
對規模以上企業和重點行業企業進行梳理,督促上述兩類企業中未達標的盡快完成基礎建設工作。對小微企業職業衛生工作的難點問題進行深入調研,力爭破解其不想搞、不會搞的難題。
每個市培育各行業1~2個示范企業,特別是樹立一批中小微型企業先進典型,通過召開現場會的方式,帶動全行業基礎建設活動的開展。
強化職業衛生技術支撐和服務能力建設
從2016年開始,新申請資質的機構和資質到期的機構都將嚴格按照新的手冊進行評審,凡是達不到乙級要求的,一律降為丙級或不予延續。考慮到機構分布不均衡,遼寧省安監局將支持有條件的單位在機構少的地區成立實驗室,組建丙級機構。
為做好技術服務機構的管理,遼寧省安監局將籌建技術服務機構管理系統,推廣應用二維碼識別和現場設備GPS定位技術,對技術服務機構人員、設備變化情況,現場采樣時間和使用設備情況,評價報告內容等進行信息采集,強化對技術服務過程的監管,推進評價報告信息公開。
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
2016年,遼寧省要集中開展陶瓷生產和耐火材料制造行業粉塵危害專項治理,并于2017年下半年對治理結果進行集中驗收。
對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兩個行業治理開展“回頭看”。要繼續深入推進石材加工企業集約化、園區化,提升石材加工企業的機械化水平,淘汰干法作業。在治理過程中,對于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不落實、作業場所缺少必要的職業病防護設施、不為勞動者提供有效的個人防護用品、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不組織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嚴重超標、對從業人員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的企業,均納入“黑名單”,并作為失信懲戒典型案例報告省局,由遼寧省安監局在相關平臺公布。
改進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管方式
目前,取消了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的行政審批。但取消行政審批,并不是取消“三同時”制度,企業必須履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職業病防護設施控制效果評價、竣工驗收等法定義務,把住職業病危害的源頭控制關。
因此,安監部門做好相關工作程序、執法檢查等準備工作,盡快實現從事前審批把關到事中事后監管的轉變。集中精力加強對過程和結果的監管,采用受理舉報、明察暗訪、嚴格執法、誠信體系建設等非審批手段,推進企業落實“三同時”制度。
(趙純柏:遼寧省安監局職業安全健康監管處處長)
編輯 畢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