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瑞迪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惠州 516000)
淺談如何利用高職護生優化護理實訓場所管理
方瑞迪
(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惠州 516000)
技術型人才培養是當今社會實用型人才培養的重點,而我校剛升格為醫學類高職院校,面臨著提高護生專業技能操作水平的嚴峻問題。充分利用高職護生對實訓場所進行科學管理,實現實訓場所規劃合理化及利用率最大化,可全面提升高職護生的綜合能力。
高職;護生;實訓場所;管理
目前,社會對高素質醫療護理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高職培養的護生不但要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而且要具備扎實的護理理論知識,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作為醫學類高職院校,我校以培養技術型、實用型專業人才為重心。然而,由于我校正處于中等職業教育向高等職業教育轉型的過渡時期,教學管理工作仍不完善,特別是在護理實訓場所使用、規劃及對護生實訓操作能力培養方面,仍有許多不夠成熟之處。
1.1護生數量多,實訓場所資源有限
由于護理專業為我校重點發展專業,每屆招生人數較多(包括助產專業學生將近1 500人),面臨著基礎護理實驗室資源不足(實訓室17間,病床162張,高仿真模型人114個,人均占有床位數約0.1張)問題。就目前的實訓實驗設備和場地而言,僅能滿足正常的實訓教學需求,無法有效開展學生課余技能訓練。
1.2師資力量不足,仍實施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模式
受崗位招聘門檻較高的影響,我校教師嚴重不足。而我校仍開展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這無疑嚴重制約了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引發了各種問題。如實訓指導教師要耗費大量時間在實訓室日常管理工作上(包括為學生準備用物、打掃實訓室衛生以及對實驗室進行日常維護等),這不但加重了教師的負擔,還阻礙了實訓室建設工作的發展。
1.3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不強
我校基礎護理教學仍以中職教育方式培養高職生,無法滿足學生對專業知識的需求。同時,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弱化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并影響其對專業技能的掌握。如何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優化基礎護理實訓場所的使用,加強實訓場所管理,成為本校實訓教學改革的關鍵。筆者認為,應合理規劃實訓場所,充分發揮??茖W生主觀能動性,對實訓場所進行科學管理,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在護理實訓場所建設模擬醫院[1],實現“教、學、用”一體化。實訓中由學生扮演護士及病人,培養其職業素養與臨床意識,樹立“以病人為主”的服務意識。實訓場所合理劃分,模擬“護士站—治療室—病房”,功能區域有效替換(學生用物準備間充當治療室,學生實訓操作場所充當病房)。由于我?;o實訓室基本構造存在分區不明顯、非模擬醫院病房構造、壁柜布置不合理等問題,我們將模擬治療室與病房“二合一”,充分利用壁柜將學生用物定點定量擺放,標簽明確,做到一目了然。保證足夠的實訓操作器材,實現“一物多用,一室多用”。學生可根據自身需要進行靜脈輸液、導尿術、無菌操作等十幾項操作用物準備及實操練習。設置備物指導,學生可根據指導獨立完成各項操作用物準備。優化模擬病房環境設計,安裝設備帶、床簾、管床標簽、床頭卡等。購置一體化教學視頻儀,便于學生練習過程中回顧各項護理技能操作,提高自學效率。
大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要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組織、管理、服務作用[2],篩選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組成學生實訓管理委員會。
3.1設立“以點帶面”的管理構架
設置以實訓指導教師為主導、實訓管理委員會管理的樹狀分支式管理模式(見圖1)。
實訓管理委員會由學生組成,主要負責監督實訓場所日常運行,包括檢查實訓場所的管理工作、學生課外實訓情況及實訓場所管理員在崗情況等。實訓指導教師通過筆試、面試二輪篩選,挑選具備積極向上、吃苦耐勞、勤奮好學等優良品質的學生,對其進行規章制度及實訓室管理相關內容培訓。另每個實訓室設定一名管理員,主要負責實訓室的用物核實清點、課外開放、室內保潔等工作,由實訓管理委員會統一管理。

圖1 樹狀分支式管理模式
3.2明確實訓室管理制度,啟動科學管理模式
3.2.1基護實訓室使用準入制度 在新生入學期間收集所有護理專業學生的指紋信息,利用指紋識別儀對參與使用實訓室的學生進行管理[3]。要求每次進入實訓室練習的學生驗證指紋并如實選擇操作項目、對應床號、練習開始及結束時間。實訓指導教師及管理員可從統一客戶端收集學生自主練習的信息。若管理員在管理過程中發現違反實訓室使用規定的現象,及時反饋并采取相應措施。
3.2.2基護實訓室學生使用日常行為管理守則 實訓用物定點擺放,數量準確;保持實訓場所整潔,實行責任護士“管床制”;實訓操作期間必須保持著裝整齊;禁止喧嘩,保持肅靜;課外自主練習,必須通過指紋驗證,并進行操作詳細信息輸入,實行“一人一床一物”式管理;違反實訓室管理規章制度者嚴禁使用實訓室;嚴格遵守實訓室使用時間,嚴禁在規定開放時間以外使用實訓室,特殊使用需向實訓指導教師申請。
3.2.3實訓管理委員會工作流程(見圖2)管理員通過指紋儀了解實訓室運行情況,發現違反實訓室日常管理規定現象及時提出。例如,個別學生在課外實訓過程中不遵守實訓室日常行為管理守則,將用物亂擺亂放或者未對操作區域進行保潔,管理員可根據對應時間床位或者操作項目查找該學生并反饋和做出相應處罰。另外,實訓指導教師可從統一客戶端收集學生課外練習信息及實訓室使用的總體數據,宏觀把握學生學習情況。

圖2 實訓管理委員會工作流程
3.2.4設立明確的獎罰制度 針對實訓管理委員會成員,由系(部)授予“實訓管理能手”稱號,根據個人意愿優先分配實習醫院、“5·12”護士節評選“先進個人”或“巾幗責任崗”等。針對班級課代表實行德育操行加分獎勵。針對普通學生,設定專業技能“學分制”,明確規定每位護理專業學生需通過課余自主練習積累學分,達到規定學分者方可開始三年級臨床實習,未達到學分者不予通過。另外,對于不遵守基護實訓室學生使用日常行為管理守則者,嚴禁使用實訓室。
目前,優質護理服務正在各綜合醫院逐步推廣,責任護士“管床制”陸續展開。基于此,我校高職護生培養應與臨床實踐相結合,任課教師在日?;A護理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加強“責任制護理”觀念培養[4]。將“責任制護理”與實訓室使用相結合,以病房“床單位”形式劃分操作區域,培養護生管床意識。要求護生對管轄的模型人進行各項護理操作,并對自己操作區域進行有效管理,包括模型人維護、操作區域衛生管理、保持床單位整潔及用物完好。培養護生責任感,加強其自主管理能力,時刻提醒護生“管床護士”身份,培養良好職業意識。
教師對實訓課程進行案例教學,充分模擬臨床情景[5],有效地將臨床實踐與實訓教學相結合。首先,教師提供病例,以護士身份進行案例分析示教,布置作業;然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模擬護士、病人及其家屬完成案例演示;教師再進行小組考核評分。該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專業技能,培養學生臨床思維。同時使學生樹立服務意識,增強護患溝通能力,加強人文關懷意識。此外,改進期中期末考核方式。設立“一站式”考核制,以抽簽方式決定學生考試項目,將實訓操作項目考核與臨床案例相結合。在考試開始前半小時,學生抽取臨床案例,根據案例對病人進行操作。這種考核方式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其課外實訓積極性。
我校正處于轉型階段,存在多方面問題。筆者分別從實訓室建設、學生管理、教師教學3方面分析探討,認為學生數量較多且實訓場所有限是本校的突出問題,而如何科學進行實訓教學資源管理,最大程度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做到自主學習、自主管理,則是我校實訓教學改革的關鍵。本文所提到的各種管理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減輕教師負擔;另一方面能提高高職護生的綜合能力,值得推廣應用。
[1]龍江紅,楊媚,劉惠敏,等.論模擬醫院情景教學系統在醫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45):183.
[2]鄭方.組織、管理、服務——淺談學生干部工作在群體組織管理中的能力分析[J].青年與社會,2015(18):286.
[3]李元元.指紋識別技術在高校開放實驗室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9 (5):15.
[4]葉巧瑜,陳捷晗.管床責任制在實習護士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l(3):112-113.
[5]鐘菲.情景模擬與案例結合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實訓課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25):3542-3543.
G482
B
1671-1246(2016)13-0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