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江萍
(廣西科技大學醫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6)
基于臨床護理路徑的任務引領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莫江萍
(廣西科技大學醫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6)
目的 探討基于臨床護理路徑(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2014年護理專業三年制高職護理專業學生1—4班320人設為實驗組,5—8班315人設為對照組,實驗組采用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課程結束后比較兩組的理論成績及操作成績,并對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實驗組成績高于對照組(t=5.26,4.37,P<0.01);問卷調查顯示,實驗組評價高于對照組。結論 兒科護理學采用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能夠使學生掌握疾病知識,提高理論聯系實際、護理實踐、臨床護理等多種職業核心能力。
臨床護理路徑;任務引領教學法;兒科護理學
兒科護理的臨床服務對象是從胎兒至14周歲以下的兒童。從職業角度說,具有不可替代的社會性、實踐性和服務性,學生專業臨床能力培養至關重要。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忽視學生臨床能力培養,致使學生不能將理論知識恰當地應用于臨床實踐。臨床護理路徑(CNP)是美國20世紀80年代推行的一種護理管理模式,現今我國許多醫院已將其運用到疾病護理、臨床教學、健康宣教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1]。為了順應形勢變化,我們將CNP模式應用于兒科護理學教學,運用任務引領教學法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
1.1一般資料
我校2014級三年制高職護理專業1—8班學生635人,其中女生600人,男生35人,年齡18~20歲,均為高考統招在校生,在校第3學期開設兒科護理學54學時;將1—4班設為實驗組,5—8班設為對照組。兩組均已完成基礎醫學課程(解剖學、生理病理學、藥理學、基礎護理技術、健康評估、護理心理學等)的學習,年齡、前導課程、授課教師以及以往成績等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授課方法(1)理論教學:對照組采取普通講授方法,以系統講授為主,輔以一些多媒體教學。實驗組采用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將多媒體教學、PBL教學、普通講授、合作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效結合。①教師通過集中授課的方式向學生講授相關基礎理論知識。②教師和臨床護理專家集體備課,選擇臨床典型案例,提煉護士的工作任務,并將其轉化為學習任務。③多媒體課件由本教研室教師制作,將難以理解的內容制成可視動畫,使內容更加明晰易懂;注重板書與多媒體的有機結合,開展CNP教學及合作學習:在講授常見病及疑難疾病時,多輔有CNP教學,選擇真實病例,填寫入院評估表,提出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課下查找資料,記錄并總結,下次課進行交流。
(2)實驗教學:對照組采用三段式教學,即示教—練習—示教。實驗組:①看示教片,學生對實驗內容有初步印象,并記錄觀看中遇到的問題;②設立臨床模擬情景,教師先示教,然后學生分組練習;③分組操作考核,先是學生各組間互相評價,然后教師歸納總結。
1.2.2評價方法(1)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考試成績。理論課為閉卷考試,模擬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形式,采用人機對話考試方式。操作考試設置模擬情景,學生抽簽考試。(2)以問卷方式調查兩組學生對各自教學方法的評價。學生匿名填寫,寫好后收回。
1.2.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
2.1兩組學生考試成績比較(見表1)
2.2兩組學生對各自教學方法評價比較(見表2)
表1 兩組學生考試成績比較(,分)

表1 兩組學生考試成績比較(,分)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人數操作成績320 315 t值P理論成績86.56±8.42 76.51±7.76 5.26 <0.01 95.52±7.51 87.31±8.40 4.37 <0.01

表2 兩組學生對各自教學方法評價比較[n(%)]
3.1開展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的必要性
兒科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核心課程,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不僅要系統掌握兒科護理知識,還應對實際臨床護理工作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特別是臨床護理的特點和制度要有一個較為深刻的認識[2]。近年來,CNP在護理領域廣泛開展,為護理學科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但是我國護理教育教材中卻幾乎沒有提及CNP理論,也沒有CNP在臨床實施的教學內容,這顯然有悖于職業教育理念。作為護理教育者,有必要讓學生認識這種新的護理理論與方法,使學生進入臨床時具備實施CNP的能力,縮短教學與臨床之間的距離,為學生步入臨床護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2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
表1顯示,采用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的實驗組綜合考評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分析原因為任務引領教學法具有“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特征。教師為學生搭起支架,引導學生去探究,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圍繞教學目標這個大任務與學生一起分析并提出小任務,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采用不同方式引導學生,使學生在完成小任務過程中逐步學會新知識和技能,學生的知識是由學生自己主動建構起來的,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學習主動性。CNP是針對某一疾病,制成日程護理計劃表,對患者何時該做哪項檢查、治療、護理,何時出院等進行詳細的描述說明與記錄[3]。授課前將此表提前發給學生,使學生學習有計劃性、預見性、目的性、系統性,有利于學生系統掌握臨床知識。
3.3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能夠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
從表2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提高;理論聯系實際、鍛煉臨床能力、熟悉臨床護理工作流程等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這表明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能形象直觀地把學生引入臨床,體會不同階段臨床護理工作的動態變化特點,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融會貫通分散的臨床技能、激發職業意識均有重要作用,能夠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通過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提高了學生對CNP的認識,縮短了學生的臨床準入時間,能更快適應臨床工作。臨床路徑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醫療費用,節省衛生資源,提高患者滿意度,促進醫護間的相互協作[4]。自20世紀90年代引入我國以來,CNP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5]。我國衛生部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組織各試點醫院實施臨床路徑工作。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進、醫保制度的不斷完善,作為一種先進的質量效益型醫療護理質量管理模式,CNP必將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應用[6~8]。基于CNP的任務引領教學法能夠使學生掌握疾病知識,提高理論聯系實際、護理實踐、臨床護理等多種職業核心能力,值得推廣應用。參考文獻:
[1]單春劍,李培培,夏家愛.臨床護理路徑國內外研究進展[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20):4807-4808.
[2]莫江萍.多元化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1):101-102.
[3]楊莘,邵文利,應波,等.實施優質護理服務 完成從理念到行動的轉變[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1):33.
[4]劉曉松,孫德娟.臨床護理教學路徑在中醫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213-214.
[5]韋慧琴.臨床護理路徑在兒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1,9(12):338-339.
[6]趙希平,余麗君.臨床路徑的應用效果和存在的問題[J].中國醫院管理,2010,30(2):31-32.
[7]蔣峰,金爽,陳金梅.情景教學模式在本科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6,21(20):158-160.
[8]呂穎,徐志平.關于臨床路徑在高職院校護理教學中應用的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19):3125-3126.
G424.1
B
1671-1246(2016)13-0068-03
注:本文系2015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一般項目(桂教職成[2015]2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