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 卓,賀子珈,于銀玲,張海蓮
(延邊大學護理學院,吉林 延吉 133000)
護理專業在校本科生生涯定向程度與生涯未定向原因分析
黨卓,賀子珈,于銀玲,張海蓮*
(延邊大學護理學院,吉林 延吉 133000)
目的 了解護理專業在校本科生生涯定向程度和生涯未定向原因。方法 針對在校護理專業學生采用生涯因素量表實施問卷調查。結果 本科生生涯定向確定量表得分為(3.24±0.42)分,生涯定向安適量表得分為(3.65±0.39)分;生涯未定向原因前3位為自我認識、科系因素、環境資訊;護理專業大二學生生涯定向安適程度得分顯著高于大三學生,男生生涯定向安適程度得分顯著高于女生;在生涯未定向原因上,大二和大三學生無顯著差異,但女生在自我認識、焦慮猶豫、雙趨沖突、抉擇時機、外在阻力方面得分顯著高于男生(P<0.05)。結論 護理專業在校本科生生涯定向程度不理想,并且存在多種生涯未定向原因。護理院校應重視開展護理專業生涯規劃教育,提供針對性強的護理生涯規劃指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并制定合理的生涯規劃。
護理;本科生;生涯定向;生涯未定向
隨著社會發展和醫療體制改革,我國護理人力資源存在人員數量短缺、配置不均、人員編制不合理及高學歷護理人才流失等一系列問題,使我國護理隊伍出現不穩定趨勢[1]。為解決這些問題,應從護理教育著手,讓護理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更好地認識自己,加強專業思想和專業態度,全面提高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及護理工作[2]。因此,護理專業學生生涯定向成為護理教育領域關注的重要問題。目前,護理專業學生普遍存在生涯不確定傾向[3],部分高校護理專業雖然已開設生涯輔導課程,但還需要改進。本研究通過了解延邊地區護理專業學生生涯定向程度與生涯未定向原因,旨在為護理專業學生生涯規劃指導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1.1研究對象
以延邊地區某綜合大學護理學院大二、大三在校本科生為研究對象,發放調查問卷170份,最終回收有效問卷160份,問卷有效率為94.12%。
1.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主要采用彭裕[4]通過文獻分析和實證研究制定的生涯定向量表。該量表包含3個分量表,即確定量表、安適量表、原因量表,共64個條目,采用6分評分法,“非常不符合”為1分,“非常符合”為6分,反向題進行轉換后計算總分。確定量表總分越高表示定向程度越高;安適量表總分越高表示對目前生涯定向狀況的安適感越高;原因量表又分為7個部分,包括環境資訊、焦慮猶豫、雙趨沖突、抉擇時機、自我認識、外在阻力及科系因素,各維度得分越高表示受該方面的影響越大。
1.3資料收集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樣方法,在研究對象知情同意和自愿參與的情況下,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仔細說明研究目的并解釋問卷填寫方法,以匿名方式實施問卷調查并當場回收,完成每份問卷的平均時間為10分鐘。
1.4資料分析
由2名研究員實施數據錄入和核對,數據分析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具體采用描述分析和t檢驗、雙側檢驗,檢驗水準設為0.05。
2.1一般情況
研究對象共160人,其中女生153人(占95.6%),男生7人(占4.4%);大二學生79人(占49.4%),大三學生81人(占50.6%)。
2.2本科生生涯定向現狀與生涯未定向原因(見表1)
表1 本科生生涯定向程度與生涯未定向原因(,分)

表1 本科生生涯定向程度與生涯未定向原因(,分)
項目 分值范圍(分) 得分生涯定向確定程度 1~6 3.24±0.42安適程度 1~6 3.65±0.39生涯未定向原因自我認識 1~6 2.85±0.64科系因素 1~6 2.83±0.67環境資訊 1~6 2.81±0.69焦慮猶豫 1~6 2.80±0.63雙趨沖突 1~6 2.80±0.69抉擇時機 1~6 2.78±0.56外在阻力 1~6 2.77±0.62
表1顯示,在生涯未定向原因中,得分排名前3位的依次為自我認識、科系因素、環境資訊,而外在阻力影響程度最小。
2.3本科生生涯定向現狀差異比較(見表2)
表2 本科生生涯定向程度差異比較(,分)

表2 本科生生涯定向程度差異比較(,分)
項目 年級大二大三 女確定程度 3.28±0.48 3.21±0.36 1.02 0.307 3.04±0.39 3.25±0.42 -1.30 0.196安適程度 3.73±0.48 3.50±0.26 2.60 0.011 4.06±0.44 3.63±0.38 2.91 0.004性別t值 P值 男t值 P值
表2顯示,大二學生與大三學生在生涯定向程度上得分無顯著性差異,但在安適程度上大二學生得分顯著高于大三學生。男生和女生在生涯定向程度上得分也無顯著性差異,但安適程度男生得分顯著高于女生。
2.4本科生生涯未定向原因差異比較(見表3)
表3 本科生生涯未定向原因比較(,分)

表3 本科生生涯未定向原因比較(,分)
原因 年級 性別大二 大三 男 女自我認識 2.80±0.68 2.91±0.60 1.10 0.274 2.23±0.40 2.88±0.64 2.67 0.008科系因素 2.72±0.71 2.93±0.61 1.92 0.056 2.43±0.47 2.84±0.67 1.62 0.108環境資訊 2.70±0.67 2.91±0.71 1.85 0.066 2.33±0.35 2.83±0.70 1.87 0.064焦慮猶豫 2.73±0.69 2.86±0.57 1.30 0.196 2.29±0.50 2.82±0.63 2.22 0.028雙趨沖突 2.70±0.78 2.90±0.60 1.81 0.073 2.11±0.41 2.83±0.69 2.74 0.007抉擇時機 2.72±0.61 2.84±0.51 1.42 0.158 2.27±0.61 2.81±0.55 2.49 0.014外在阻力 2.69±0.68 2.85±0.55 1.60 0.112 2.14±0.40 2.80±0.61 2.80 0.006 t值 P值t值 P值
表3顯示,大二與大三學生生涯未定向原因無顯著性差異,但在性別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女生在自我認識、焦慮猶豫、雙趨沖突、抉擇時機、外在阻力上得分高于男生。
目前護理專業就業率雖較高,但隨著護理院校的增加和護理專業擴招,學生就業競爭更加激烈。為了讓護理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護理職業觀,在校期間制定生涯規劃尤為重要。
研究結果表明,護理專業本科生的生涯定向程度和安適程度都處于中等水平,學生還不能有效制定生涯規劃,這與其他研究結果相似[5],說明學校對護理專業學生的生涯規劃教育有待加強,指導力度有待加大。我國護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尚處于發展階段,相關課程建設有待完善,師資力量有待提高。應通過理論授課、社會實踐、團體輔導等多種教學方式[2]來幫助學生制定生涯規劃,確定職業取向,促進學生在護理專業方面的成長和發展。
研究結果還發現,不同年級護理專業學生的生涯定向安適程度存在差異,這與其他研究結果一致[5,6]。護理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專業,隨著年級升高,學生對護理專業的了解和臨床護理實踐逐漸增多,護理專業學生會遇到社會地位、工作性質、聘用和待遇等多種現實的沖突,難免出現生涯定向動搖現象。另外,不同性別學生也存在生涯定向安適程度差異。王娟等針對護理本科女生生涯規劃狀況的調查中,大部分學生按他人期待發展或處于探索、焦慮、迷失中,對生涯目標持觀望態度[7]。以上結果說明護理院校有必要針對不同年級進行生涯規劃教育,及早了解學生生涯定向現狀,對生涯定向安適程度低的學生實施有效的生涯規劃教育或團體輔導。
大學生正處于生涯發展探索的轉換期,大部分學生由于對自我特質及外在工作環境沒有明確了解,從而導致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感,而這種心理會影響其構建合理的生涯規劃[8]。研究結果顯示,男生和女生在生涯未定向原因方面存在顯著差異,護理專業本科生中女生占絕大部分[9],因此,學校在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指導時應綜合考慮學生背景,同時評估其對護理職業的認識和生涯規劃意識,提供全面的護理相關領域職業信息,協助學生正確、合理地制定生涯規劃。
總之,護理專業在校本科生生涯定向現狀不容樂觀,存在多方面的生涯未定向原因。護理院校應重視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結合護理專業特點大力開展生涯規劃指導,讓學生明確自身職業傾向,合理制定人生規劃。
[1]張斌,周怡,邱致燕,等.護理本科生專業認同與職業生涯規劃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報,2014,21(22):25-27.
[2]覃繼佳.我國護理教育中開展事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J].中華護理教育,2014,1(6):464-466.
[3]王麗麗,盧建華.護理專業大學生生涯不確定感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13(25):9-10.
[4]彭裕.大學生生涯未定向、焦慮與生涯定向之關系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1.
[5]萬美玲,王惠珍,劉宏華,等.護理本科生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9,24(1):15-17.
[6]孫麗紅,范秀珍.護理本科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全科護理,2012,10(9):2401-2403.
[7]王娟,林田,李麗.護理本科女生生涯規劃狀況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09,6(2):54-57.
[8]沈克祥,孔燕.大學生生涯未定向影響因素及對策[J].高校輔導員學刊,2009,1(2):19-21.
[9]趙小云,薛桂英.大學生的生涯應對及其決策風格的關系[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3(1):138-141.
(*通訊作者:張海蓮)
G526.5
B
1671-1246(2016)13-0110-02
注:本文系延邊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ydbksky201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