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蕾,董延華,徐清華,高桂香,楊 立,陳寧寧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450052)
臨床教學查房在婦產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作用
李蕾,董延華,徐清華,高桂香,楊立,陳寧寧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450052)
目的 分析臨床教學查房應用于婦產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效果。方法 將2015年1—12月參加婦產科臨床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隨機分為教學組(35人)和對照組(30人),對兩組理論考試、技能操作考核及醫患溝通能力測試成績進行對比,并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員對教學方式的評價。結果 教學組理論考試、技能操作考核、醫患溝通能力測試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教學組大部分學員認為教學查房可以提高學習積極性、培養自學能力、激發臨床思維、提高學習效率,與對照組結果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在婦產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應用教學查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并提高學員綜合能力。
教學查房;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思維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訓臨床高層次醫師、提高醫療質量、規范醫療行為極為重要[1],在醫學終身教育中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是合格臨床醫師培養的關鍵。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重點在于培訓臨床思維及處理疾病能力,也是將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時期。婦產科教學為臨床實踐教學,需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帶教工作有機結合,傳統教學方法以教師教授知識為主,學生被動聽講及復習。臨床教學查房是住院醫師在臨床帶教教師指導下,以臨床真實典型病例為基礎互動討論、共同歸納總結的臨床教學活動,是學習臨床醫學的一種重要方法。本文以宮頸上皮內瘤變為例,分析教學查房在婦產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作用。
1.1對象
以2015年1—12月參加婦產科臨床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其中教學組35人,對照組30人。對兩組考試成績及問卷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學員均為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輪轉時間均為12周,帶教教師均為我科高年資主治醫師及副教授。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臨床輪轉帶教方法,教學組采用新式教學查房法帶教。以宮頸上皮內瘤變為例,帶教教師在教學查房前兩天提供本次查房病例的基本信息、檢查、診斷及治療情況。帶教教師以該病例為基礎提出漸進性問題,如宮頸上皮內瘤變的臨床表現與病理分期,宮頸癌的早期篩查與防治;宮頸上皮內瘤變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宮頸上皮內瘤變與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關系,宮頸上皮內瘤變的治療策略、隨訪方式,宮頸上皮內瘤變的手術方式及手術并發癥等。住院醫師熟悉病例后,詢問患者病史、查體,與患者溝通,了解其疾病進展及診療經過,結合教材及最新疾病診治指南,針對課前問題尋找正確答案并提出自己的治療意見及方案。教學查房中,帶教教師根據課前預留的問題隨機抽查住院醫師,其他學員進行必要的糾正及補充。最后,由帶教教師根據規范化培訓教學要求,并結合患者個體實際情況進行小結,總結宮頸上皮內瘤變的疾病診斷要點、治療方案的個體化選擇、患者的隨訪方式及隨訪內容。12周內,教學組按照醫師流程進行6次婦科常見疾病、多發疾病的教學查房培訓,即每兩周進行一次教學查房,包括宮頸上皮內瘤變、異位妊娠、子宮肌瘤、盆底障礙性疾病、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對照組住院醫師按照傳統模式收治患者,依照診治流程進行三級醫師查房及日常診療活動,不針對具體病例進行教學。輪轉結束后進行出科考試,分為理論考試、技能操作考核及醫患溝通能力測試,滿分為150分,每項占50分。
1.3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定量資料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字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
2.1兩組考試成績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考試成績比較(,分)

表1 兩組考試成績比較(,分)
組別理論考試教學組對照組n 35 30 t值 P值技能操作考核43.69±4.20 37.95±3.87 5.687 0.000 46.43±2.93 37.52±3.99 10.351 0.000醫患溝通能力測試47.76±3.12 36.35±3.57 6.516 0.000
教學組理論考試、技能操作考核及醫患溝通能力測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
2.2兩組教學效果評價(見表2)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教學組大部分學員認為臨床教學查房在提高學習積極性、培養自學能力、激發臨床思維、提高學習效率方面均有明顯效果,兩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
表2兩組教學效果評價(人)

教學組 字2值P值提高學習積極性 贊同一般培養自學能力 贊同一般激發臨床思維 贊同一般提高學習效率 贊同一般31 4 33 2 34 1 33 2對照組6 24 4 26 6 24 7 23 30.976 43.172 40.616 0.000 0.000 0.000 34.3590.000
3.1加強教學查房的推廣應用
教學組理論考試、技能操作考核及醫患溝通能力測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說明定期組織教學查房在激發臨床思維、提高動手及溝通交流能力方面有明顯優勢。學員的反饋表明,教學查房更受其喜愛,更能提高學習效率、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與我們開展教學查房的初衷完全吻合。
國家對各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期間需掌握的病種及臨床操作規范提出了詳細具體的要求,只有通過教學查房才能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查房提倡將常見病、多發病置于真實典型病例中,把真實的臨床工作場景變成課堂,把一個個真實存在的病患變成學習及研究的對象。這使學員置身于真實的臨床工作中,真正參與疾病診斷及治療全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并執行上級醫師的診斷及治療方案。通過與患者面對面的交流溝通,更深刻地了解患者的痛苦及診治需求,使每一名患者的治療個體化、人性化,滿足不同年齡、生活背景患者的需求,提高服務意識,加強使命感。目前,教學查房大部分在教學醫院及省部級重點醫院開展,有必要在各級基層醫院推廣應用,以提高我國醫生隊伍的整體水平及處理問題能力。
3.2教學查房提升了住院醫師的綜合能力
教學查房是臨床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解決了以往書本知識抽象枯燥、與實際病情脫節,學習者課堂記憶不深刻、不會臨床應用等弊端,是提高住院醫師臨床思維能力、實踐操作能力、交流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教學活動,也是提升各級醫師臨床帶教能力及診治水平的重要環節。
教學查房將理論知識與臨床真實典型病例相結合,引導住院醫師學習并發現問題背后的知識。臨床帶教教師采用啟發引導式教學方法,通過提問講解、討論分析、歸納總結等,充分調動學員主動學習、發現并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為培訓結束后開展工作打下了基礎,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在教學查房前,將本次病例資料及所提問題通過微信發送給學員,使學員有充分的時間與患者溝通,了解病史、查閱資料及文獻,了解最新的醫學前沿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將復雜抽象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將相關疾病知識有機整合,不局限于教學查房時觀察的一種疾病,而是拓展至相關學科知識。這樣既加強了住院醫師與患者的交流溝通,又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還提升了臨床診療能力、分析及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2]。
3.3教學查房對帶教教師提出更高要求
臨床教學查房以帶教教師為引導,這對帶教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規范的教學查房包括以下各項:選擇病例、規范技能操作、病史詢問、病歷書寫、輔助檢查解讀、診斷與鑒別、新進展、提出問題、診療方案等,是一個規范、合理的教學系統。作為臨床醫生的帶教教師不僅要完成繁忙的日常工作,還需要在工作之余設計課程、提出問題及設想,完成各項查房前的準備工作。同時,所提問題既不能過于簡單,使教學查房流于形式,又不能過于復雜,使培訓對象對臨床工作喪失信心。因此,帶教教師需具備扎實的臨床理論及操作技能,了解培訓對象的知識水平及掌握程度,巧妙合理地將理論知識與真實案例有機結合,幫助培訓對象鞏固理解并融會貫通,真正達到教學查房的目的。此外,該教學模式更適應于學習主動性強、語言表達能力強、思維活躍的學員,其更能在師生互動及提出問題方面發揮能動性;而對于表達及交流能力差的學員,因不能積極準確地與患者、其他學員及帶教教師溝通,可能難以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從而失去參加教學查房的興趣。因此,帶教教師要更注重此類學員,使其能更好地參與集體活動,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3,4]。臨床帶教工作客觀上增加了臨床醫師的工作負擔,只有正確處理好臨床與教學的關系,才能長期并持續開展教學查房。
總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醫學生向臨床醫師的過渡階段,其重點是培養年輕醫師發現并解決臨床問題能力,提高年輕醫師與患者溝通交流能力,掌握臨床操作技能。因此,教學查房中將理論知識與臨床病例有機結合,對提高住院醫師綜合能力有著積極作用。
[1]聞德亮,聞捷馥,孫建純.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培訓高水平專業人才的重要手段[J].中華兒科雜志,2000,38(1):50-51.
[2]施國文,馮智英,林燕,等.不同學歷層次住院醫師特點及培養建議[J].浙江醫學教育,2013,12(1):39-41.
[3]李燦宇,楊立,王寶金,等.案例教學法在婦產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9):48-49.
[4]鄒志康,孫金杰,吳穎超,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教學查房的實踐與體會[J].教學與科研管理,2014,34(11):39-41.
R192
B
1671-1246(2016)13-0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