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放華,楊燕妮,張 婷
(湖南省馬王堆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0)
出院后延續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綜合功能的影響
龔放華,楊燕妮,張婷
(湖南省馬王堆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0)
目的 探討出院后延續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綜合功能的影響。方法 將我院神經內科2014年2—12月收治的200例初次發作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法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每組各10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方案,干預組除采取常規護理外增加延續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依從性、生存質量及衛生服務利用情況。結果 干預組護理滿意度得分為(85.15±11.23)分,對照組為(56.50±12.93)分,P<0.05;干預組患者的康復訓練依從性、生活習慣、復診隨訪得分及依從性總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但在飲食均衡及正規服藥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干預組患者Barthel指數、主觀健康感受提高幅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另外,干預組再次住院率及急診訪問率明顯下降。結論 出院后延續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的綜合功能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能夠有效提高其生存及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延續護理;腦卒中;綜合功能
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疾病,可能導致患者殘疾甚至死亡,該病發作后的1~6個月內患者的獨立生活能力及生存質量顯著下降[1]。患者出院回歸家庭后,由于對腦卒中不了解、認識不足,常常會出現依從性低、生存質量下降等問題,而開展出院后延續護理將會極大地改善這種狀況[2]。本研究著重分析出院后延續護理對患者的影響,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曾在我院住院的腦卒中患者200例,經CT及MRI檢查確診,符合腦卒中診斷標準。2014年2—12月共收治200例,年齡60~78歲,病程3~21年。患者年齡、性別、病情、文化程度無顯著性差異(P>0.05),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組100例,男71例,女29例;對照組100例,男67例,女33例。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出院后常規護理和健康教育。干預組開展出院后延續護理,具體過程:(1)設計流程:2014年2月,由一名醫生、一名康復治療師、一名心理咨詢師及兩名康復專科護士組成延續護理干預小組。延續護理干預小組首先對出院患者進行綜合評估,包括神經功能檢查、意識狀態評定、肢體活動狀態評定、語言功能評定、日常生活能力評定、心理評定、危險因素評估(體重、吸煙、飲酒、飲食、血壓、血糖等),建立社區腦卒中患者個人電子檔案。(2)實施:根據評估結果,制訂個體化的延續
注:本文系湖南省科技廳計劃項目(2013SK3221)護理計劃。內容包括:①康復指導。良肢位的擺放,定時變換體位,關節被動活動,早期坐位及坐位平衡、站立平衡、步行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重點培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從床上自理活動開始,進行翻身、進食及大小便等訓練。當在床上的臥位訓練及坐位訓練結束后,進行平衡訓練及站位訓練,剛開始患者需借助拐杖等輔助器具,之后可鍛煉其脫離輔助器具,最后訓練其上下肢運動能力,開展步行訓練、上下臺階訓練等[3]。②心理教育,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③介紹跌倒、壓瘡等并發癥的預防處理措施。④指導患者遵醫囑按時吃藥、按時復診、定時測量血壓及血糖;告知并幫助其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⑤指導患者家屬對家庭內部環境進行改造,將臺階、門檻等改成斜坡等。第1個月每周家庭康復護理指導一次,第2、3個月每兩周一次,之后3個月每月一次。康復治療師、護士一對一訓練患者的同時培訓家屬輔助技巧,以取得患者配合、教會家屬為目的,建立微信群和QQ群,以便及時幫助和指導。(3)檢驗:延續護理干預小組于患者出院后第1、3、6個月對其進行評定,針對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修訂計劃。對于不能達到預期目標者,進一步加強康復指導和增加隨訪次數。
1.3效果評價
治療效果評價主要涉及4方面內容,患者護理滿意度、依從性、生存質量及衛生服務利用情況。于出院前3天、出院后3個月收集整理以上資料。具體評價內容:出院指導依從性:完全遵從為3分,大部分遵從為2分,少部分遵從為1分,沒有遵從為0分,總分15分,10~15分為依從性高,5~9分為依從性一般,0~4分為依從性低。生存質量評價,主要包括Barthel指數、主觀健康感受。根據Barthel指數將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分為良、中、差3個等級,其中61~100分為良,41~60分為中,0~40分為差。將患者主觀健康感受分為5個等級,很好、好、一般、差、很差,對應得分為4分、3分、2分、1分及0分,分數越高,患者健康狀態主觀感受越好。衛生服務利用情況采用3種指標評價:急診衛生服務利用次數、門診利用次數及住院利用次數。采用封閉式提問,了解患者護理滿意度,滿分100分,每個等級相差1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護理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資料采用SPSS 16.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組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2.1兩組患者出院指導依從性比較
干預組康復訓練、生活習慣、復診隨訪得分及依從性總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但在飲食均衡及正規服藥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出院指導依從性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出院指導依從性比較(,分)
組別 康復訓練干預組對照組飲食均衡 生活習慣 正規服藥 復診隨訪 依從性總分t值P 1.83±0.708 0.91±0.761 5.26 <0.05 2.38±0.550 2.22±0.785 0.978 >0.05 2.29±0.677 1.46±0.688 5.162 <0.05 1.69±0.678 1.57±0.653 0.846 >0.05 1.69±0.678 1.08±0.785 3.478 <0.05 9.72±1.638 7.22±1.876 6.013 <0.05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得分比較
干預組護理滿意度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出院護理滿意度得分的差異更為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得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得分比較(,分)
組別干預組對照組住院護理滿意度t值P 91.43±8.95 82.41±11.14 4.26 <0.05出院護理滿意度85.15±11.23 56.50±12.93 10.01 <0.05
2.3兩組患者生存質量比較
干預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提高幅度及主觀健康感受提高幅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比較(,分)
組別干預組對照組Barthel指數提高幅度t值P 15.71±11.71 12.99±8.41 4.82 <0.05主觀健康感受提高幅度1.23±0.88 0.63±1.01 2.72 <0.05
2.4兩組患者衛生服務利用情況比較
干預組再次住院率及急診訪問率明顯下降。
出院后延續護理又稱為過渡照顧,這種護理措施在治療病情復雜但是穩定以及有康復需求的患者方面具有很好效果[4]。我國目前的醫療水平還不是很高,經濟條件、社會地位等因素制約了患者進行康復治療,多數患者不能享受費用較高的醫院神經內科康復治療及護理,在沒有完全治愈的情況下回到家庭、社區。因此,家庭、社區就是他們最重要的康復治療場所[5]。目前,社區醫療護理服務還不成熟,缺乏社區康復資源,急需增強出院后延續護理來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依從性,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6]。此次研究中,干預組患者出院后護理滿意度得分為(85.15±11.23)分,對照組為(56.50±12.93)分,干預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組患者的康復訓練、生活習慣、復診隨訪得分及依從性總分、Barthel指數提高幅度和主觀健康感受提高幅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再次住院率與急診訪問率明顯下降。
綜上所述,出院后延續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綜合功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生存及生活質量,值得推廣。參考文獻:
[1]許繼晗,蘇永靜,黃賢麗,等.腦卒中患者延續性護理的研究進展[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6):83-86.
[2]范波.社區護理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康復的干預效果[J].實用臨床醫學,2013,14(11):120-122.
[3]康馨勻,熊露寧,楊婧,等.延續化護理在腦卒中合并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8):126-127.
[4]錢春榮.腦卒中患者延續護理方案的建立和效果評價[D].重慶:第三軍醫大學,2011.
[5]黃斌英.出院計劃對腦卒中患者預后的影響[D].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12.
[6]裴正斌,朱金生,何榮彬,等.基層醫院中西醫結合組織化卒中醫療模式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11(2):221-225.
R651.1+5
B
1671-1246(2016)13-01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