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音(河南鶴壁市浚縣人民醫院 浚縣 456250)
中西醫結合治療早期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療效觀察
吳曉音(河南鶴壁市浚縣人民醫院浚縣456250)
摘要:目的:對中西醫結合治療早期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方法:抽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來我院治療早期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的90例患者,分成A、B、C三組,數量比例是1∶1∶1。A組予以單純中醫治療,B組予以單純西醫治療,C組則予以中西醫結合治療。觀察各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組間臨床治療有效率,C組明顯高于A、B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組間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血流動力學情況,組間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組間線狀癥及骨髓水腫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治療早期激素性股骨頭壞死時采取中西醫聯合治療的措施,能有效改善治療效果,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 早期激素性股骨頭壞死 療效
近年來,我國股骨頭壞死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是骨科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因此,積極研發有效措施治療激素性股骨頭壞死意義重大。我院于本次研究中對中西醫結合治療早期激素性股骨頭壞死進行了深入探究,詳細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抽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90例早期激素性股骨頭壞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35~72歲,平均分成三組,每組30例:A組包括12例男性和18例女性,平均年齡(49.1±2.6)歲;B組包括21例男性和9例女性,平均年齡是(50.7±2.7)歲;C組包括16例男性和14例女性,平均年齡(49.9±2.2)歲。
1.2納入標準:①符合早期激素性股骨頭壞死診斷標準;②知情且簽署同意書[2]。
1.3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臟器疾病、控制不良的高血壓、糖尿病、血液系統疾病、惡性腫瘤等疾病。
1.4方法:A組:予以單純中醫治療,即活骨湯治療。組方:紅花、桃仁、當歸、穿山甲、甘草、地龍、牛膝、白芍、丹參、川續斷,1劑/d,去藥渣取藥汁,早晚各服用一次,服用1個月后,制成藥丸繼續服用1個月;B組:予以西醫治療,即尼莫地平治療。口服尼莫地平片,每次30mg,每日兩次,連續服用1個月;C組:予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即聯合A、B組藥物治療。治療過程中,注意避免患肢負重,并進行常規的康復訓練[3]。
1.5療效評判標準: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患肢功能基本恢復,無疼痛癥狀;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改善,患肢功能有所恢復,有輕微疼痛但不明顯;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未見明顯緩解,患肢功能無恢復,疼痛明顯。
1.6觀察指標:①觀察各組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血流動力學情況;②觀察組間患者線狀癥及骨髓水腫情況。
2.1比較組間有效率:治療后,A組顯效9例,有效9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60.00%。B組顯效10例,有效12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73.33%。C組顯效17例,有效10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00%。三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比較組間各臨床指標: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ABC三組的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血流動力學都有下降,C組的下降幅度較A、B兩組更明顯,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比較組間影像檢查情況:治療前,三組線狀癥及骨髓水腫情況比較,P>0.05;治療后,三組的線狀癥及骨髓水腫情況都較治療前改善,C組改善情況最明顯,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組間影像檢查情況對比
近些年來,隨著激素的廣泛使用,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的發生率逐年上升,因此,及早發現并及早治療激素性股骨頭壞死是防止此類患者最終致殘的有效方法[4]。臨床上治療早期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的手段包括傳統的中醫療法以及西醫治療。
有研究表明,股骨頭壞死的發病機制是凝血功能出現異常,出現血栓或低纖溶狀態,即中醫所說的氣血瘀阻[5]。因此,在用藥物治療早期激素性股骨頭壞死時,應從病因入手。活骨湯具有補氣血、通脈活血以及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狀況,從根本上減緩病癥;但見效較為緩慢。尼莫地平可以擴張血管,具有抗凝以及改善血流動力學的作用,緩解股骨頭壞死疾病,但效果并不顯著。有實驗證明,將中醫西醫結合進行早期激素性股骨頭壞死治療療效顯著。本次研究表明,組間有效率比較,C組優于其余兩組;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血流動力學的改善情況比較,C組的改善幅度也較其他兩組大;對比治療前后患者的影像檢查情況,三組的線狀癥及骨髓水腫情況都有改善,其中,C組較其余兩組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應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早期激素性股骨頭壞死,臨床效果顯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凱.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骨髓水腫MRI研究[J].河北醫藥,2013,35(6):856-857.
[2]陳生文,孟煉,沈勁松.骨髓水腫與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關聯性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12):251-252.
[3]熊巧玲,楊富輝.成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X線、CT及MRI影像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4,2(24):1141.
[4]謝志駿,羅榮森,李均堂.早期股骨頭壞死CT與MRI診斷價值的比較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4,1(21):138-140.
[5]郭山山,黃海歆,孫宏立.CT與磁共振成像在成人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診斷中的價值[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6,17(1):53-55.
中圖分類號:R68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7-00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