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杰(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如皋市中醫院腫瘤內科 如皋 226500)
自擬參芪扶正飲用于改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毒副反應的效果研究
劉杰(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如皋市中醫院腫瘤內科如皋226500)
摘要:目的:探討自擬參芪扶正飲對改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化療毒副反應的影響。方法:將74例經病理組織學確診的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37)和觀察組(n=37)。兩組均按病理類型實施化療,21d為1個周期,觀察組化療期間煎服中藥湯劑參芪扶正飲,比較兩組化療期間的毒副反應。結果:觀察組在骨髓抑制(WBC、PLT、Hb減少)和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等4個方面的毒副反應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而兩組患者在肝、腎功能損害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KPS評分升高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自擬參芪扶正飲輔助治療晚期NSCLC,能明顯減少化療所致的毒副反應,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參芪扶正飲 非小細胞肺癌 化療 毒副反應 效果
化療是目前治療晚期肺癌的主要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延長生存時間,但化療的毒副反應大,導致患者生活質量顯著下降,部分患者甚至放棄化療。因此,如何減輕化療所致的毒副反應,仍是當前腫瘤治療研究的熱點問題。諸多研究顯示中藥輔助治療有助于減少惡性腫瘤患者化療期間的毒副反應[1]。本研究采用自擬參芪扶正飲輔助治療37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旨在探討該方對NSCLC患者化療毒副反應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經病理組織學證實的晚期NSCLC患者74例,男性41例,女性33例,年齡51~74歲,平均年齡(59.64±8.38)歲;病理類型:鱗癌21例、腺癌45例、大細胞癌8例;TNM分期:ⅢB期35例、Ⅳ期39例。所有患者為首次接受化療,Karnofsky(KPS)評分≥70分,預計生存期>6個月,并能連續完成4個周期化療。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7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理類型、TNM分期及KPS評分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均按病理類型實施化療,腺癌采用培美曲塞(500~600mg/m2d1)/多西他賽(75mg/m2d1)+順鉑(20mg/m2d1~d3)/卡鉑(200~400/m2d1)方案化療,21d為1個周期;鱗癌給予吉西他濱(1000mg/m2d1)/多西他賽(75mg/m2d1)+順鉑(20mg/m2d1~d3)/卡鉑(200~400/m2d1)方案化療,21d為1個周期;大細胞肺癌應用依托泊苷(80~100mg/m2d1~d3)+順鉑(20mg/m2d1~d3)或卡鉑(200~400/m2d1)方案化療,21d為1個周期。觀察組化療期間給予自擬參芪扶正飲煎服輔助治療,組方如下:黨參10g、炙黃芪15g、炒當歸10g、生地10g、丹參10g、炒白術10g、茯苓10g、陳皮10g、姜半夏10g、大棗15g、生姜3片、炙甘草6g,水煎取汁300mL,早、晚每次口服150mL,1劑/d。
1.3觀察指標:觀察化療后白細胞(WBC)、血小板計數(PLT)、血紅蛋白(Hb)減少等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害等毒副反應情況。化療毒副反應采用世界衛生組織(WHO)抗腫瘤藥物急性及亞急性毒性反應分度標準,按0~IV級進行判定[2]。
1.4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兩組治療后的毒副反應比較:觀察組在骨髓抑制(WBC、PLT、Hb減少)和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等4個方面的毒副反應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在肝、腎功能損害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的KPS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KP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KPS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但觀察組升高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兩組治療后的毒副反應分級比較(n)
表2兩組治療前后的KPS評分比較(±s)

表2兩組治療前后的KPS評分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7 73.19±5.64 75.61±6.13觀察組 37 72.84±5.37 80.25±8.48#
2002年全球因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簡稱肺癌)死亡的患者達118萬人,在惡性腫瘤中死亡率占第一位,而且每年新增肺癌患者135萬人。預計我國肺癌患病率將于2025年躍居全球之首,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肺癌早期無癥狀或癥狀輕微,因此大多數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TNM分期為ⅢB期與Ⅳ期),失去了手術治療的機會[3]。含鉑類藥物的化療方案是目前治療晚期NSCLC的一線標準方案[4],臨床常用的鉑類包括順鉑、卡鉑等,能最大程度殺死腫瘤細胞,但同時也殺死增殖快及代謝旺盛的骨髓造血干細胞、腸上皮細胞等正常細胞,對肝、腎等器官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傷。臨床觀察發現順鉑容易出現較為明顯的消化道反應和肝腎損害,第二代卡鉑則較順鉑胃腸道和肝腎損害減輕,但骨髓毒性則重于順鉑。化療的這些毒副反應導致患者化療期間生活質量下降,有時限制了化療藥物的使用,甚至迫使患者放棄化療。
近些年,隨著我國中醫藥學的迅速發展,祖國傳統醫藥在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中醫藥在提高晚期NSCLC患者生活質量,減輕化療毒副反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祖國醫學將肺癌歸屬于“胸痛”、“肺積”、“痞癖”、“咳嗽”、“咯血”等范疇。肺癌的基本病機為正虛邪實[5],正虛是肺癌發生的基礎,腎氣先天虛衰,脾胃運化功能衰退及臟腑功能失調,導致氣血陰陽與正氣虧虛;痰瘀毒結是肺癌的主要病理表現,正氣虧虛導致邪毒易于侵襲并郁積胸中,引起肺氣宣發肅降郁閉,氣機郁滯不暢,痰濁內阻,血行不暢,痰、瘀、癌毒三者互結于肺,形成積塊。而肺癌晚期病久體虛,則以正虛為主。加之化療藥作為攻邪藥物,對機體多具刺激性,損及腎臟,髓生無根,則出現骨髓抑制,表現為WBC、PLT和Hb減少;損傷脾胃,致使氣血生化無源,氣機升降失司,胃氣上逆,則出現血虛、惡心、嘔吐等癥狀。故晚期NSCLC患者化療中醫藥治療當采用扶正培本法,治宜補養氣血、健脾和胃為主。陳保修[6]應用健脾補腎方輔助治療老年晚期NSCLC化療患者,重用黨參、黃芪,黨參可補血、益氣、養津,黃芪專補脾肺之氣、補氣生血,兩者并用,患者化療期間毒副反應明顯減少。而黨參、黃芪正是本研究中自擬參芪扶正飲的主要藥物,當歸、生地、丹參、大棗養血和血之品使后天氣血生化有源,而白術、茯苓、陳皮、半夏、生姜專于益氣健脾、和胃止逆。諸藥合用,結果顯示化療期間患者的WBC、PLT 和Hb減少和胃腸道不良反應等4個方面的毒副反應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且KPS評分均較治療前和對照組明顯升高,可見該方在晚期NSCLC化療患者的輔助治療中具有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自擬參芪扶正飲輔助治療晚期NSCLC,能明顯減輕患者WBC、PLT和Hb減少等骨髓抑制情況及惡心嘔吐等胃腸道不良反應,提高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1]潘向榮,陳小勛.腫瘤化療不良反應的中醫藥治療近況[J].醫學綜述,2010,16(15):2358-2360.
[2]周際昌.實用腫瘤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3-27.
[3]Rivera MP.Multimodality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J].Semin Respir Crit Care Med,2004,25(Supp1):3-10.
[4]谷俊東,趙輝,朱思偉,等.卡鉑對比順鉑聯合第三代化療藥一線治療晚期NSCLC的Meta分析 [J].中國癌癥雜志,2010,20 (10):726-732.
[5]劉麗坤,李宜放,王晞星.肺癌的病機及治法探討[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4,10(5):75-79.
[6]陳保修.健脾補腎方改善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毒副反應的臨床研究[D].山東:山東中醫藥大學,2014.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7-0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