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暉 黃凱文 何敬成(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 佛山 528300)
我院I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應用專項整治前后使用情況分析
陸曉暉黃凱文何敬成(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佛山528300)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Ⅰ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應用專項整治前后使用情況。方法:選取2010年專項整治前全年3000例(歸為對照組)與2015年專項整治后全年3000例(歸為觀察組)在我院行Ⅰ類切口手術的患者,對照組圍手術期經驗性預防使用抗菌藥物,觀察組圍手術期參照相關規范標準合理預防使用抗菌藥物,對比專項整治前后兩組抗菌藥物預防使用情況。結果:觀察組即專項整治后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用藥時機、用藥療程等各項指標,特別是眼科白內障患者預防用藥情況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即專項整治前,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加強專項整治對于提高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義,可使多項指標趨于合理,值得在Ⅰ類手術切口圍手術期推廣使用。
關鍵詞:專項整治 Ⅰ類手術切口 抗菌藥物 預防使用 效果對比
全國抗菌藥物聯合整治工作的廣泛開展提升了各級醫療機構對抗菌藥物管理的重視程度,I類手術切口患者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使用成為管理重點,為響應衛生部號召,規范抗菌藥物的預防應用,我院2011年成立了專項整治小組并負責I類手術切口患者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的臨床監督工作。現選取2010年(整治前)全年3000例與2015年(整治后)3000例在我院行Ⅰ類切口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專項整治前后的相關情況進行總結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資料來源于2010年(整治前)全年3000例與2015年(整治后)3000例在我院行Ⅰ類切口手術的患者的臨床資料,將整治前的3000例患者歸為對照組,將整治后的3000例患者歸為觀察組。觀察組中男性1684例,女性1316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37.10±8.25)歲,手術類型:甲狀腺手術1745例,乳腺手術963例,腹股溝疝手術292例;對照組中男性1732例,女性1268例,年齡20~67歲,平均年齡(35.18±7.91)歲,手術類型:甲狀腺手術1633例,乳腺手術1105例,腹股溝疝手術262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上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對照組圍手術期經驗性預防使用抗菌藥物,觀察組圍手術期參照相關規范標準合理預防使用抗菌藥物,制定合理性評價標準,評價指標包括適應癥、用藥時機、用藥方法、用量、禁忌癥等。具體操作方法:成立合理用藥干預小組,組織召開合理用藥工作會議,向臨床醫務工作者介紹當前抗菌藥物預防使用和監測情況,總結Ⅰ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使用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合理性評價標準完善醫院現有管理制度,并制定下一步工作計劃,對出現的不合理用藥情況加強干預。
1.3合理用藥判定標準[1]:①適應癥范圍內用藥;②給藥時機及用藥途徑選擇恰當;③用藥療程合理;④更換藥品及聯合用藥有合理依據及明確指征;⑤使用方法合理適當。
1.4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資料錄入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其中計數資料由百分率表示,由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專項整治前后抗菌藥物預防用藥的選擇及用藥相關指標對比,對照組即專項整治前抗菌藥物預防使用首選三代頭孢、酶抑制劑、喹諾酮類等抗菌藥物,觀察組即專項整治后抗菌藥物首選一代頭孢,專項整治后藥物選擇得到明顯規范,而且分析觀察組和對照組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的選擇合理率、療程合理率、時機合理率、無適應癥用藥四個方面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專項整治后抗菌藥物預防使用變得更加合理;尤其在眼科白內障患者預防用藥方面,觀察組藥物選擇合理率、療程合理率、時機合理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綜上所述,專項整治后各項指標均得到明顯改善,組間比較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果見表1。

表1專項整治前后預防抗菌藥物選擇及用藥相關指標對比(n,%)
當前,藥源性疾病已成為人類死亡的第四大因素,WHO統計[2]顯示,有10%~20%的住院患者因不合理用藥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我國的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更加嚴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稱,我國每年約有20萬人因用藥不當而死亡,其中,40%死于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3]。抗菌藥物的應用問題已成為一項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而非某個國家或地區的問題,事關人類健康,需要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抗菌藥物自1935年問世以來,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但也帶來了諸多直接危害和潛在威脅。加強抗菌藥物的應用監管,不僅可以有效降低致病菌的耐藥性,提高藥物效果,也可以避免重復用藥,大幅度降低醫療費用,從而保障患者安全、經濟合理用藥。
整治前在Ⅰ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使用方面,存在用藥種類多、起點高、時機不合理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圍手術期的感染控制效果[4]。預防性抗菌藥物在圍手術期的濫用,不僅會造成醫療資源的極大浪費,還會導致細菌耐藥性的增強,因此,對于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預防使用需要謹慎對待。衛計委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Ⅰ類切口手術通常無需進行預防性用藥,但如果確需應用應嚴格掌握適應癥,合理選擇抗菌藥物,避免產生耐藥性[5]。
切口感染不僅嚴重影響術后切口的愈合,嚴重時還會導致患者死亡,因此,對于Ⅰ類手術切口的感染預防需要引起醫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通知》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均指出,Ⅰ類手術是否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應根據術野是否有污染及污染程度確定,如果術野確定無污染則無需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此外,如果患者未出現特殊情況或非高危人群,同樣需要謹慎用藥[6~7]。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即專項整治后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的選藥情況、合理用藥情況,特別是眼科白內障患者預防用藥情況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即專項整治前,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專項整治前,對照組預防用藥比例之所以高達72.2%,可能是由于部分醫師擔心不進行預防用藥可能造成手術感染從而引發醫療糾紛,而患者也對抗菌藥物使用產生依賴性,從而將抗菌藥物看作一種必需品。通過制定規范系統的合理用藥評價標準,加強專項整治,可以規范臨床用藥行為,從而改善藥物選擇起點高、用藥療程過長、用量不正確等不合理用藥情況。此外,專項整治還能有效規范預防性抗菌藥物的選擇,避免在藥物選擇方面出現選擇錯誤、無指征聯合用藥、頻繁更換藥品等不合理用藥現象。
參考文獻
[1]劉蔚,李國棟,吳珂,等.我院抗菌藥物系統化綜合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版),2013,42(14):825-828.
[2]鄭利光.我國Ⅰ類切口手術圍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文獻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3,13(8):711-714.
[3]卓霞,闞燕,閩鵬,等.骨科Ⅰ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使用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3,38(10):799-800.
[4]郭秀芹,趙秀平.普通外科Ⅰ類切口抗菌藥物預防使用干預及與手術部位感染相關性 [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2,11(5):348-351.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5,22(21):1-2.
[6]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J].中國醫藥生物技術,2015(5):477.
[7]曾玲.本院258例Ⅰ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應用調查分析[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3,29(3):222-224.
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7-0170-02
The analysis before and after preventive medication of special rectification of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type I incision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Lu Xiaohui Huang Kaiwen He Jingcheng(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unde District,Foshan City,Guangdong Province,528300)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ype I incision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before an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the use of special rectification.Methods:Select the 2010 special rectification before 3000 cases of patients(control group),and after 2015 special rectification 3000 patients(observation group)in line type I incision surgery in our hospital,the control group preventive use of antibiotics during peri operation period of empirical,the observation group peri operation period with 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specification standards and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to prevent the use of.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special rectification after antibiotics prophylactic use of rate,medication time,drug treatment and other indicators,especially cataract patients with preventive use of indicator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before 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P<0.05,ther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To strengthen 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 is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rationality of preventive use of antibiotics,the number of indicators is reasonable,in type I incision perioperative application.
Key words:Special rectification Type I incision Antibacteriall Preventive Compar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