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潤珊 何淑媚 盧翠碧 楊 帆 鄭 楠 陳杰恒 陳巧珠(廣東省東莞市第五人民醫院超聲科 東莞 523900)
陰道彩超對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并發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價值
萬潤珊何淑媚盧翠碧楊帆鄭楠陳杰恒陳巧珠(廣東省東莞市第五人民醫院超聲科 東莞523900)
摘要:目的:探討陰道彩超對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并發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價值。方法:挑選生理性絕經前激素受體陽性服用三苯氧胺的乳腺癌患者95例,對其進行陰道彩超檢查,評判陰道彩超診斷子宮內膜癌與診斷性刮宮病理結果的符合程度。結果:經陰道彩超檢測患者子宮內膜厚度,并將結果與診斷性刮宮病理結果對比,結果顯示子宮內膜厚度與子宮內膜癌有較高相關性。結論:陰道彩超作為無創性檢查,對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并發子宮內膜癌有較高臨床診斷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陰道彩超 乳腺癌 子宮內膜癌 三苯氧胺
三苯氧胺等雌激素受體拮抗劑輔助內分泌治療,作為生理性絕經前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個體化綜合治療的措施之一,對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及無病生存率起重要作用。然而三苯氧胺等雌激素受體拮抗劑有潛在引起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準確預測三苯氧胺等雌激素受體拮抗劑輔助內分泌治療何時可能出現子宮內膜癌有重要臨床意義。診斷性刮宮對診斷子宮內膜癌意義重大,但對婦女有一定的并發癥及危險性,故不適于大范圍篩查。本文探討陰道彩超與診斷性刮宮病理結果對比,對兩者診斷符合度進行對比,評估陰道彩超對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價值。
1.1研究對象: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5年9月95例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無子宮內膜癌家族史。經激素水平測定均為生理性絕經前婦女,年齡27~50歲,平均年齡40.2歲。所有患者服用三苯氧胺3年以上,均進行陰道彩超及診斷性刮宮病理檢查。
1.2儀器與方法:超聲儀器采用美國GE—e8型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探頭頻率為5~9MHz,患者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經陰道探頭插入至后穹窿后,對子宮行縱向和橫向掃查,重點觀察內膜厚度,不包括周邊的低回聲暈。觀察低回聲暈的完整性以確定是否有肌層浸潤。子宮內膜癌臨床分期按照FIGO相關分期標準進行。
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對子宮內膜厚度與子宮內膜癌作關于兩種屬性關聯性分析(即兩種屬性獨立性的X2檢驗),檢驗標準為α=0.05,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子宮內膜厚度與子宮內膜癌變的關系:以子宮內膜厚度為12mm進行分組,將陰道彩超測得乳腺癌患者子宮內膜厚度分為兩組,子宮內膜厚度<12mm為A組,子宮內膜厚度≥12mm 為B組,兩組患者年齡及生育史、哺乳史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所有患者進行診斷性刮宮病理檢查,結果如表1,對A組、B組與子宮內膜癌進行關聯性分析,結果顯示A組與子宮內膜癌無關聯性(P>0.05),B組與子宮內膜癌有關聯性(P<0.05),以上結果顯示子宮內膜厚度超過12mm發生子宮內膜癌機會明顯增大。陰道彩超作為一種無創性檢查,通過檢測子宮內膜厚度可作為生理性絕經前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內分泌治療是否并發子宮內膜癌的可靠手段。

表1乳腺癌患者子宮內膜厚度情況
1995年EBCTCG回顧性分析50歲以下絕經前婦女術后使用三苯氧胺輔助內分泌治療,服用三苯氧胺組患者累積復發風險和累積死亡風險分別降低45%、32%。目前三苯氧胺等雌激素受體拮抗劑輔助內分泌治療已作為生理性絕經前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個體化綜合治療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三苯氧胺治療有潛在引起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準確檢測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是否并發子宮內膜癌對于延長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及提高生活質量極其重要,診斷性刮宮是子宮內膜癌篩查的金標準,但診斷性刮宮為創傷性手段,可引起出血、甚至子宮穿孔等風險,限制其廣泛使用。陰道彩超作為一種無創性診斷手段,在子宮病變診斷方面有廣泛應用。子宮內膜病變的超聲診斷以絕經前子宮內膜厚度>12mm,絕經后子宮內膜厚度>5mm為異常標準[1,2],于子宮矢狀面測量子宮內膜厚度,觀察宮腔內團塊形態、大小、邊界、回聲及血流情況。國內有研究人員對子宮內膜病變患者展開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發現彩超檢查有助于子宮內膜病變的鑒別診斷[3~5]。另有研究發現陰道彩超檢查能夠準確顯示癌瘤的浸潤程度,從而協助醫生進行準確的癌癥分期,保證療效[6,7]。王敏等研究發現陰道彩超能對陰道出血患者有無子宮內膜病變及子宮內膜病變的良惡性加以準確鑒別[8]。
本研究發現,通過陰道彩超檢測子宮內膜厚度,結果發現子宮內膜厚度<12mm的生理性絕經前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并發子宮內膜癌風險極低,子宮內膜厚度≥12mm患者并發子宮內膜癌風險明顯增高,經陰道彩超檢測與診斷性刮宮的符合率基本一致;對子宮內膜厚度小于12mm者,可先避免診斷性刮宮,進行經陰道彩超隨訪,內膜厚度大于等于12mm者,應常規分段診刮或宮腔鏡檢查做病理學診斷。陰道超聲為無創性檢查,能清晰顯示內膜同聲、宮腔內病灶部位、肌層浸潤深度和宮頸受累情況,有較高的診斷符合率,對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并發子宮內膜癌有較高臨床診斷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謝紅寧.婦產科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27-229.
[2]Karlsson B,Granberg S,Wikland M,et al.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 of the endometuium in women with postmenopausal bleeding:a nordic multicenter study[J].AmJ obstet Gynecol,1995,172:1488-1494.
[3]郭君,梁蕾,劉焱,等.超聲造影鑒別診斷子宮內膜增生與早期子宮內膜癌[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3(12):2020-2023.
[4]馮巧芝.經陰道高頻彩超對子宮內膜病變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1(10):92-93.
[5]劉真真,戴晴,姜玉新,等.子宮內膜癌超聲造影增強時相和腫瘤顯像的初步研究[J].中華超聲醫學雜志,2012,9(3):226-231.
[6]王麗琴.子宮內膜癌臨床診治的研究進展[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2(5):472-474.
[7]祝芹娟,吳枝莉.經陰道超聲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應用價值[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1(10):1480-1484.
[8]王敏,朱建慧.彩超在子宮內膜病變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實用醫刊,2012,39(16):46-47.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7-01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