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躍 勝軍 丹英
“今天是端午節,五保戶胡婆婆一個人在家,上午,我去買些菜,做頓飯,同老人一起過個節……”這是徐李灣村民小組長的一段工作日記。16年來,徐建軍在筆記中,一一記下鄂州市臨江鄉黃嶺村的建設與發展歷程。
2000年春,年富力強的徐建軍在胡林街上開服裝店,當生意正紅火時,卻毅然返鄉擔起了建設新農村的重任。在村民代表會上,徐建軍拿出日記本,寫下了三份“軍令狀”:建設“花園式”村灣、將舊倉庫改建成群眾文化活動中心、流轉土地100畝建生態農業園。然而在道路修建時,便遭遇豬圈、雞舍、廁所等難以拆除的“攔路虎”。于是,徐建軍首先拿自家3個兄弟“開刀”。這樣,一天就拆掉了3個廁所,2個豬圈。短短1個月,徐李灣就硬化道路800多米,整理村民住宅環境2000多平方米,清運垃圾10多噸,拆除豬圈、雞舍、廁所11間。同時,安裝了照明路燈,興建起花壇、綠地,栽種樹木200多棵,還新修了300多平方米的文化墻。
去年,徐建軍引進了2家種植企業,流轉土地120多畝,以開發葡萄、冬棗種植產業,使村民不僅每年每畝有400元的租金收入,還能到基地打工,月收入可達2000多元。在全區率先步入了“花園灣”行列。目前,徐組長的日記本上又列出了3個“軍令狀”:建設休閑生態區、成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中心、創建“農民藝術”表演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