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艷濤
摘要:根據興安盟礦業經濟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論文提出調整優化礦業結構,發展規模礦業經濟,組建礦業發展八大集團的構想。根據礦業資源開發利用是一把“雙刃劍”的特點,建設正確的處理礦產資源開發與保護生態環境關系,論文呼吁當地政府提高服務意識,改革完善融資體制機制,建立完善的礦業開發數據庫。
關鍵詞:組建規模礦業集團;開發與保護并舉;投融資;優化服務
前言
如果說土地為人類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糧食,那么礦產資源則為社會生產(特別是工業)提供了必不可少“糧食”。當今世界80%以上的工業原材料和95%左右的能源取自于礦產資源。從舊石器、新石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正是以礦產利用主體的變更來劃分社會生產力進步的階段。
興安盟地處內蒙東部,東部與黑龍江省接壤,南部與吉林省毗鄰,北部與蒙古共和國相鄰,從區位上具有邊緣經濟的優勢。但外蒙經濟發展不活躍,東北經濟區正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歷史階段,依靠外力促進興安盟的工業化進程需要時間和過程。另外興安盟無資金、技術、管理、信息和人才的比較優勢,因此,要實現工業化快速發展,應依托我盟的礦產資源的勘查與開發來推動工業化進程,實現全盟經濟的快速發展。
一、調整優化礦業結構發展規模礦業經濟
幾年來,在興安盟委、盟行署的正確領導下,興安盟的礦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現在已經擁有265個礦山企業,礦業產值超十幾億元,從事礦業職工超幾萬人,不僅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而且社會效益也十分可觀。但分析該盟礦業經濟發展現狀,存在著礦業總量小,規模低、礦產品技術含量少,結構不合理等特點,為了使該盟的礦業經濟有質的飛躍,調整優化礦業結構,提升礦業規模,把礦業經濟做大做強,以形成規模礦業經濟效益。為了使礦山企業在礦業低谷期求得生存,走出困境,根據該盟礦業經濟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調整組建礦業開發八大集團,以拉動工業經濟的發展。
1.組建有色金屬礦業集團。
以布敦化銅礦、蓮花山銅礦和鬧牛山銅礦為主體組建有色金屬礦業集團,組建后的有色金屬礦業集團年處理礦石量將有大幅度提高,能產生更大規模、效益,另外,可實現集團內各種有型和無型資源的更為合理的配置,避免部分項目的重復建設,造成資源的浪費,可實現貧富兼采,均衡生產,確保三級礦量合理比例,增強了集團市場競爭能力和抵御國際、國內市場帶來的各種風險能力。同時也可為我盟銅冶煉項目提高資源保障。
2.組建黑色金屬礦業集團。
興安盟烏鋼鋼鐵集團擴大規模后每年需求鐵精礦粉近幾百萬噸左右,其所需的原材料按區域劃分為盟內和盟外兩種渠道。而盟內現有鐵礦僅有十一家,規模較小年,提供精礦粉資源有限,市場空間很大。組建以鐵為主黑色金屬礦業集團開采全盟鐵礦資源,立足盟內,面向盟外,以科學開采為手段,從降低成本要效益,通過整合上、下游產業,延伸延伸產業鏈條。以開采興安盟呼和哈達鐵礦、巴洛哈達鐵礦、八一鐵礦、署秋鐵礦、馬鞍山鐵礦、神山鐵礦等資源依托,形成規模后,能取得的稅收,就業雙贏,烏鋼集團進一步進行產品改造升級有了基本原材料保障。
3.組建煤炭開發礦業集團。
興安盟現有煤礦大部分集中在科右中旗和突泉縣交界處的忙牛海煤田,煤田的總儲量為6018萬噸,現生產礦山4家,年設計生產能力為120萬噸,存在一定煤炭市場空間。組建以慶業煤炭有限責任公司為主的煤炭開發礦業集團,可更為合理地開采資源,提高采礦的回采率。集團可從資源賦存的全局性設置井口,減少井口的保安煤柱的留存礦體,改進采礦技術,提高產量,力爭達到設計的總生產能力,提高集團的總體的經濟效益。另外,由于忙牛海煤田開采多年,礦山的保有儲量不足問題已經提到日程,組建后集團在取得良好效益后,可以對忙牛海煤田的外圍進行勘查,也可以在盟內四個成煤凹陷帶進行探礦作業,以尋找礦業集團的后備資源,實現集團的可持續發展。
4.組建地熱、礦泉水集團。
興安盟阿爾山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熱和礦泉水資源,其儲量和有益元素的成份為世界罕見。由于開采規模較小,在國內市場的上份額較少,尚未形成知名品牌。組建以海神集團為主的地熱、礦泉水開發集團,以充分利用兩種資源為依托,以強化市場營銷為手段,以提高規模為目的,打造屬于興安盟自己的品牌。在開采利用礦產資源時,要恪守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原則,嚴禁在礦區范圍內建樓壓履礦體,嚴禁施工鉆探工程破壞礦群,嚴禁各種破壞性開采,以充分利用為原則,以保護好礦產資源為目的。
5.組建油砂礦業開發集團。
興安盟扎賚特旗圖牧吉地區近700平方公里的面積賦存油砂礦產資源,油砂的含油量在平均18%左右,經有關專家從開采技術和經濟方面論證,開采前景十分樂觀。組建油砂開發集團,對油砂進行露天開采,所采出油砂進行分離,提取原油,形成規模式開采。在探明儲量的基礎上,按好規劃,有序開采,提高原油的回收率,并對副產品石英砂進行綜合利用,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利潤的最大化。
6.組建高嶺土,葉臘石開發集團。
興安盟科右中旗哈日諾爾蘇木蘊藏大型的高嶺土礦產資源,并共生有一定儲量的葉臘石。由于興安葉臘石在熱液蝕變過程中沒汞的參與,未能形成雞血石,所以我盟葉臘石屬于中、低類型。組建開發高嶺土、葉臘石集團,在充分開采高嶺土資源的同時,要對興安葉臘石進行深加工,根據礦石的紋理、結構和造型進行雕刻、拋光等工藝處理,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形成興安盟自己的“興安葉臘石品牌”。另外,對于葉臘石碎料等要在耐火材料、陶瓷、玻璃、農藥、橡膠、造紙、油漆、制糖方面進行拓展應用。
7.組建石灰巖開發集團。
興安盟的石灰巖的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阿爾山市伊爾施地區,扎賚特旗巴達爾胡地區和科右前旗額爾格圖地區。以三個地區石灰巖為開采基地,以山水集團、烏鋼集團、烏蘭浩特水泥廠需求為總量控制,以適度規模進行開采,確保全盟水泥市場的原材料所需。同時要拓展石灰巖在冶金熔劑、化工制堿、電石方面的應用。
8.組建蛇紋巖和泥炭開發集團。
興安盟突泉縣太平鄉蛇紋巖和阿爾山市的泥炭均為大型礦床,蛇紋巖可加工鈣鎂磷肥,當蛇紋巖變質程度深時,利用塊度、紋理、色澤可加工為夜光杯。而泥炭中含有豐富的腐植酸,可生產腐植酸類肥料,另外,腐植酸在醫藥上也廣泛用途。組建蛇紋巖和泥炭開發集團可利用礦產資源儲量規模大的特點,把農用肥料項目做大做強,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農用肥生產基地。
二、處理好礦產資源開發與保護生態環境關系,確保協調與統一
礦產資源與生態環境從兩個側面反映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礦產資源反映的是人類向大自然索取財富的關系,生態環境反映的是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的關系。人類向大自然大量索取財富的同時,必然要改變大自然的面貌——人類的生存環境。因而可以說,今天的生態環境主要是人類運用科學和建立產業開發利用資源形成的大自然狀況。今天的生態惡化和環境污染主要是以往、尤其是工業化以來不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直接與間接的結果。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是一把雙刃劍,即作為提供物質、能量、信息保障的正面作用與作為重要的污染源、生態破壞因子和自然災害迭加因素的消極影響的負面作用。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加重了這種負面作用,是威脅發展的主要因素。反思60年代高速發展的世界經濟,它是以犧牲環境和后代人的利益為代價。而造成這兩種代價的主要根源又在于沒有合理分配和開發利用礦產資源。但人類又不能走到另一個極端,把資源變成單純的保護對象,回到“零增長”的道路上。尤其是對急需發展的興安盟,要實現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沒有資源的依托困難更大
正確處理礦產資源開發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關系,國家已經提高到基本國策的地位。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控制人口增長,保護自然資源,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這是根據我國國情和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而立的基本國策。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資源,開發和保護并舉,把保護放在首位,努力提高礦產資源的利用效率。
強化礦山的準入條件,控制破壞環境源頭。今后凡新建礦山企業和礦產資源開發項目,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全面調研項目對環境的影響,提供可操作的預防措施和恢復治理措施,達不到條件的一律不批準立項。
要逐步實施環境恢復保證金制度,對礦山企業收取一定數額的生態環境恢復保證金,對于礦山閉坑后,礦山企業能夠履行治理礦山環境和進行土地復墾的,經相關部門驗收合格后,將全部保證金全額返回的。對于礦山閉坑后,不能履行治理礦山地質環境和進行土地復墾的,可利用其保證金以招標形式進行治理礦山地質環境和土地復墾,確保興安盟青山、綠水、白云良好環境。
三、提高服務意識為礦業開發保駕護航
1.拓寬投融資渠道,改革完善投融資機制
眾所周知,進行礦產資源開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興安盟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如單一由我盟投資開發礦產資源,勢必影響該盟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要拓寬投融資渠道,廣泛吸納國內外資金,要完善礦產資源開發投資機制,要積極爭取基礎地質工作和部分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專項資金,要充分利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政策、措施和民族區域自治地區的優惠政策,結合該盟的實際情況,建立適應我盟礦產資源開發的投融資機制。要制定礦業開發的優惠政策,鼓勵國內外、區內外的投資者來我盟投資辦礦,要樹立服務意識,積極解決各方面的困難,使其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2.建立完善礦業開發數據庫
興安盟目前發現礦產有54種,分別為有色金屬、黑色金屬、能源、地熱、礦泉水、冶金輔料,建筑原料等礦產,其中部分礦產已經探明,可作為礦業開發的依據。為了對外引資,實施礦業開發戰略,應建立和完善礦業開發數據庫,促進礦業開發的進程。數據庫可按礦產類別建立,數據庫內容要說明礦床的地質儲量、品位、可選性、礦體數量和產狀、交通、電等內容,同時要依據現行礦產品市場價格進行參考性的投資額和收益的論述。為充分發揮數據庫的作用,可利用各種媒介進行宣傳,特別是利用現代的信息網絡技術進行數據庫的發布,在國內、國際上引資開發我盟的礦產資源,形成開采規模,提高該盟礦業經濟的總量,促進全盟經濟發展,
總之,礦產資源的開采是實施資源轉換重要內容之一,實現對資源的充分利用,是提高開采礦產資源的規模效益前提,珍惜資源,合理開發、綜合利用,積極推進資源利用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提升礦業經濟總量,為全盟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