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洛克伍德++孫開元
安娜搬到芝加哥之后,在那里加入了一個阿拉伯語學習俱樂部。“我喜歡嘗試新事物,”她解釋說,“看到這個俱樂部時我想,為什么不試試呢?”無巧不成書,俱樂部老板是摩洛哥菲斯人,安娜此前在菲斯住過。于是,安娜和俱樂部老板一見如故,現在,他們結婚了,并且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
有些人也許會說,這是命運之神安排安娜和她未來的丈夫有緣相遇。但是安娜對于生活敞開了大門,這才讓她在正確的時間去了正確的地方。“幸運”不是一種神秘的力量。《幸運的因素》一書作者、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理查德·懷斯曼說:“從很大程度上講,我們遇到的多數‘幸運靠的是我們自己。”下面我們看看幸運的人和自稱運氣差的人有哪些不同。
1.對好事情心懷希望
一個人自我感覺運氣很好,就會把幸運的天平傾向自己這邊。“對于幸運的渴望為他們鋪上了一條自我實現的路。”懷斯曼說。他發現,那些相信自己能夠約會成功的人,獲得對方青睞的可能性要比其他人大得多。
簡單的說是一個詞:自信。如果你相信自己能做好一件事,你做事的熱情就會更高。自我感覺幸運甚至還能幫你在慈善宴會上抽到獎品:你對自己抽到獎品的機會越是樂觀,你抽到大彩的可能性越大。這不是等著天上掉餡餅的盲目樂觀嗎?增強自信就能讓幸運來敲門。2010年德國進行了一項有趣的研究,在一次記憶力游戲中,佩戴護身符的人勝率更高。
2.主動尋找機會
幸運的人會和很多朋友和熟人培養良好的關系。在一次研究中,懷斯曼向受試者展示了一個姓氏清單,讓他們想想哪些熟悉的人姓這些姓氏,然后在每個姓氏前面添上熟人的名字。在那些自認為幸運的人當中,有大約50%的人能在每個姓氏前面添上8個或者更多的名字。而在那些自認為不幸運的人當中,只有25%的人能做到。“幸運的人會和很多人進行交流,能夠欣賞別人,并和他們保持聯系。”懷斯曼說,“這些好習慣給他們帶來的回報是為他們建立了一個‘幸運網,為以后可能的友好合作創造了條件。”
美國密歇根大學認知科學家科琳·塞弗特建議,可以從每天墨守成規的生活中走出來,比如參加一個典禮、協助一次募捐,或者報名參加一個潛水課。“給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小插曲,就為你想不到的機緣打開了方便之門。”你遇到的人可能是你未來的人生伴侶、你未來的合作伙伴,或者你和對方只談了五分鐘,以后再也沒有機會見面,這也無妨。你既增長了見識,又能使很多你希望的事情成為可能。
3.在挫折中看到希望
《擁抱不測風云》一書的作者塔妮娜·魯納說,在“倒霉事”中找到其中的價值,能夠幫助你的大腦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看待問題。魯納做過一次試驗,她讓一些孩子看幾張帶有強烈情緒表情的人物照片,比如正在哭泣的孩子照片,同時監測受試孩子的大腦活動。然后,她再次給他們展示這幾張照片,同時加以解釋:“這個男孩只是和媽媽團聚,他是高興地哭泣。”這時,受試孩子的扁桃腺活動大大降低,而扁桃腺是負責人的恐懼感受的器官。幸運的人都能夠在困難中看到積極的因素,這讓他們始終都比別人擁有更多的機會。下一次遇到挫折時問自己這幾個問題:我從中學到了什么?我現在想要得到什么?我怎樣實現這個目標?
4.相信自己的直覺
伊麗莎白永遠不會忘記她自己人生中最幸運的時刻:有一次,她開車從賓夕法尼亞州去紐約,途中看到有個地方賣彩票,她忽然想停車買幾張試試。她剛把車停在路邊,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一輛小卡車突然從前方沖進了我的車道,撞在了馬路護欄上。如果我不停車,我的車就會挨撞。”伊麗莎白說。伊麗莎白停車買彩票讓她躲過了一劫,這也許是湊巧。或者也許是直覺告訴她,前方那個司機有些不對頭,停車會更安全。
在英國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讓一些志愿者四人一桌玩紙牌,同時監測他們的心率。志愿者都不知道游戲被事先做了手腳,四個人當中有兩個人拿到的是好牌,另外兩個人拿到的是壞牌。當拿到壞牌的人走近拿到好牌的人時,他們的心率降了下去——他們的思維還沒意識到彼此的牌會有不同,他們的身體已經感覺到了。所以相信你的直覺吧,可以練練冥想和散步,幸運的人更喜歡這些活動,他們按照自己的心聲做事,往往會迎來成功的微笑。
摘自《做人與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