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佳 王欣
(山東大學,山東 濟南 250012)
初中生英語寫作淺析
王佳佳 王欣
(山東大學,山東 濟南 250012)
隨著目前全球化的進展,英語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彰顯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英語寫作一直是英語學習中的一大難題。不敢寫、不會寫、寫不好等一系列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英語愛好者。本文主要從初中生英語寫作的角度淺談初中生英語寫作中遇到的問題及針對這些問題的一些解決方法,希望對提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些許幫助。
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培養
對一門語言的掌握程度主要體現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技能。而目前中國英語學習的現狀是重“聽、讀”,輕“說、寫”,隨著國內外各種日常交流及學術交流的增多,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也已經引起學生、家長與老師的重視,相比而言,針對寫作能力的訓練比較少,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普遍薄弱。本文總結了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并淺析其原因,結合目前中學生的學習狀況提出了幾點應對措施。
(一)書寫問題。
語文寫作中常有這樣一句話:“字是人的第二張臉”,的確如此,寫得一手好字可以給人們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英語同樣如此。英語書面表達卷面的整潔程度直接決定閱讀者對書寫者的第一印象,這一點從中學生英語考試作文得分即可看出,分數高者往往字跡端正、卷面整潔,這也許有失公允,但實際已是教學中公認的“潛規則”。對于書寫問題,日常教學中老師反復強調,實際學生也明白其重要性,可由于學生對書面表達態度不認真或寫作時間倉促等種種原因,目前中學生的英語書寫仍存在較大問題。
(二)語法錯誤。
英語寫作是輸出的過程,而只有扎實的聽讀輸入和語法規則熟記于心,才能正確的輸出。中學生英語寫作中不乏有這樣的現象:學生都知道第三人稱單數后動詞要加“s”,也知道過去時要用動詞的過去式形式,可一到自己寫文章,這些所謂的語法規則就像在腦中蒸發了一樣,完全沒有存在感,以致寫出的文章語法錯誤百出,各種中式英語層出不窮,貽笑大方。這便是對語法結構掌握不熟練的結果。如果教學輸入未能理想地達標,而是一味講授語法結構,學生的內部積累不足,是不會真正內化為語法規則的,自然也就不會輸出與應用。
(三)詞匯問題。
目前中學生的英語書寫主要存在兩大詞匯問題,一是詞匯量不夠,只能將一些簡單詞反復用,使整篇文章枯燥無味,毫無亮點;二是單詞拼寫錯誤百出,好不容易想到一個稍微高級的詞匯,結果由于拼寫錯誤使文章整體又下降了一個檔次。詞匯量的缺乏與單詞掌握熟練程度的不足也是中學生寫作中感覺無從下筆,無話可寫得主要原因。
(四)審題不清。
英語寫作與中文寫作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于立意方面。語文中的作文寫作由于是母語,無論從立意還是寫作形式來說可能都不止一種,學生可以抓住其中一點立意旁征博引,進行深入分析。而英語寫作則不同,英語書面表達題干簡練,出題者立意往往只有一個,而準確把握這個立意對部分同學比較困難。另外,可能是受中文寫作的影響,有些同學將英語寫作的立意研究得過于深刻,而自己的英語語言功底有限,結果寫出的文章不倫不類,不明所以。由此在寫作中往往出現偏題、跑題的現象,使失分率大大提高。
(一)提高學生對英語寫作的重視程度。
部分學生英語寫作水平遲遲沒有提高的原因之一就是態度不夠端正,對英語寫作不夠重視,對此,老師應擔負起相應的職責,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向學生傳達英語寫作的重要性,使學生從思想上重視英語寫作。
(二)加強積累,豐富輸入方式。
與漢語一樣,英語也是一門語言,使人們日常交流的方式,因此,對于英語的學習,應該與當初學習漢語一樣,聽、說、讀、寫四方面全面進行,不應只局限于課本,更不應只局限于背單詞、練語法。對于初中生,教師可要求學生多讀多背書中的精彩文章及句子,甚至聽力材料,使得文中的精彩句子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資源,進而可以自由輸出。此外,除了教材以外,學生還應廣泛涉獵其他英語方面的知識,因為教材內容畢竟有限,如果局限于課內,學生思維會變得狹隘,從而影響書面表達的深度和廣度,也會減少學生學習英語的趣味性,使英語的學習變得枯燥,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對于課外內容,選擇的范圍非常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英語文章、小說、音樂、新聞報刊等,多讀多背,不僅補充額外的知識,也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增加了詞匯量。另外,在閱讀過程中,要求學生大聲朗讀,朗讀對學習語言的重要性已經是公認的事實了,朗讀不僅可以培養語感,還可以強化聽力。除了讀外,聽也是輸入的一個重要方面,聽音樂、聽新聞,聽任何英語相關的材料,灌輸給學生大量的聽力材料,而不是大量的語法知識,就像學漢語一樣,聽多了,自然就會說了,也就會寫了。
(三)加強鍛煉,豐富輸出方式。
在寫作過程中,學生之所以覺得無從下筆,時間不夠,主要原因是平時對于寫作等輸出方式的訓練較少,對于寫作這個“題型”不熟悉,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多鍛煉英語輸出,包括說和寫。
對于“說”,作為老師應充分調動課堂氛圍,豐富課堂英語教學方式,鼓勵學生敢于開口,樂于開口。具體包括舉辦課堂話劇表演、辯論賽、英語歌唱比賽、每日新聞等口語小劇場,既鍛煉了表演者的口語輸出能力,同時也鍛煉了觀眾的聽力輸入能力。
對于“寫”,可以先從造句開始,從短語到句子,再從句子到文章,層層遞進,逐步建立起學生對于寫作的信心。練習初期,給學生幾個詞語,串成句子,讓他們會用正確的句型,甚至背一些實用的句型,讓學生有意識的運用句型結構。進而教授如何把句子串成文章,反復練習,穩扎穩打。
(四)及時評價與鼓勵。
英語寫作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付出多,見效慢,這也是許多同學寧可多做閱讀也不愿練習寫作的原因,很多同學在練習初期有寫好英語作文的決心,但由于過程漫長,長期得不到正面的肯定與鼓勵,學到中途便放棄了。因此,作為老師,一定要注意在學生練習寫作的過程中對其文章及時進行評價與鼓勵,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與努力的成果。
英語寫作的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體現英語綜合素質的重要方面,其提高有賴于英語整體水平的增強,因此,初中生應從聽說讀寫多個方面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英語總體水平,進而達到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
G633
A
1671-864X(2016)07-0117-01
王佳佳(1995-),女,漢族,山東省濟南市,在讀本科生,單位:山東大學醫學院。
王欣(1993-),女,漢族,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在讀本科生,單位:山東大學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