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艷
(貴州省威寧自治縣二塘中學,貴州 威寧 553100)
談初中語文教科書中插圖的研究
夏朝艷
(貴州省威寧自治縣二塘中學,貴州 威寧 553100)
初中語文的教學一直是初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插圖往往可以促進初中語文的教學。本文以此為切入點,首先介紹了我國初中語文插圖的概況,然后介紹了插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中存在問題及成因分析,最后就如何適用插圖增加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進行了簡單的思考。
初中語文;插圖;教學
(一)教科書插圖的作用。
教科書是教學課標與教學的重要中介,具有不可替代性。插圖是教科書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不僅是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教育的一種體現,而且還對教學有一定的輔助作用。語文的教科書配圖是配合語文的教學設置的,是對文字的一種另一種表述。插圖可以顯著的提升教學的質量。
(二)插圖的重要性。
閱讀包括很多種類,閱讀可以閱讀記敘文、說明文等等文體。不論是一個簡單的動作,或者是一個簡單的語句,亦或者是一篇長篇大論,這些都是文字的表達,從文字表達到學生的思維,需要進行一個轉化的過程,由于文字的表達不確定性,這就會使得每個人在相同的文字表達上具有不用的見解。
在初中的閱讀中,逐漸從以前的簡單閱讀向復雜的閱讀轉變。在剛剛進行閱讀的時候,需要對學生進行指導,在進行具體的指導的時候,我們需要對學生進行啟發教育,不能直接將答案教授給學生。這個時候,插圖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分析文章。
在初中生打開課本的第一次,初中生往往最先看到的是插圖,插圖往往最能吸學生的注意力。插圖往往具有具體化的特點,以及插圖的直觀性,使得插圖深受學生的喜愛,這就使得插圖在初中語文課本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插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認識不夠。
在進行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還是注重對知識的傳播,對于插圖的認識還不夠。但是,在進行插圖的學習的時候,教師大部分還是停留在知道插圖的層面。大部分的老師不會主動利用插圖,有一部分教師甚至根本不知道插圖的運用。教師對課本插圖的價值認識不夠。
2.教師喜歡使用課外的插圖,不使用課內的插圖。
在對學生上課的一項調查中,初中生有85%的學生會被課堂上的插圖吸引,在學習困惑的時候,學生會通過觀看插圖尋找靈感,甚至有學生是因為看了插圖才會去對文章進行閱讀。針對學生的這個情況,教師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許多教師喜歡使用課外的插圖進行講解,這就使得課本的插圖沒有得到充分的運用。
(二)插圖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教師上課不喜歡使用插圖的原因是適用插圖會使得占據大量的時間,同時使用插圖會分散學生上課的注意力,使得學生將有限的精力放在圖片上,對知識的學習精力就相應的減少。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外,還具有以下的一些原因:教科書上的插圖質量不高,甚至有些插圖存在錯誤;插圖的內容與教學的內容存在出入,教學性不高;還有一種原因是現在網絡發達,在進行插圖選擇的時候,教師喜歡自己在網上尋找插圖。
(一)合理的適用插圖。
一些教師不喜歡使用插圖的原因是,插圖對于課本的運用性不高,一部分的教師認為插圖的質量不高,對插圖的分析有具有一定的困難,如果沒有很好的把握插圖,會使得插圖的使用事倍功半。所以,在適用插圖的時候,需要對插圖進行準確的把握。對插圖的準確選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注重插圖與課本之間的聯系,這種插圖才能很好的為課本的原文服務,增加學生對課本的理解。第二,在選擇插圖的時候,我們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問題,由于課堂的任務還是教授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樣才能是插圖獲得學生的喜歡,增加課堂的活躍度,取得應有的課堂學習效果。
(二)把握好插圖使用的時間。
在進行課堂的教學中,對教學方式的選擇主要是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在具體的教學上,我們需要先將問題提出,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在學生不能解答問題的時候,才能學生進行啟發,這種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得到真正的成長,使學生對學習的知識更加的了解。插圖的教學也是如此,在進行插圖教學的時候,我們需要對插圖使用的時機進行把握,讓學生自己先思索插圖的含義,在學生實在不懂的情況下再給學生一定的指示,促進學生學習的進一步發展。
(三)適用最佳的方式適用插圖。
插圖的表現方式往往多種多樣,在進行插圖的表現的時候,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的方式表達,也可以使用書本的方式進行展示。在一項針對初中生插圖使用的喜好中,初中生往往喜歡對插圖進行多媒體的方式進行表達,因為多媒體可以給人更強的視覺效果和更強的聽覺效果,這樣可以進一步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但是,在多媒體插圖的選擇的時候,教師一定要選擇與課本相關的插圖,這樣可以使學生注意力的集中。
[1]劉睛,李寶慶.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插圖的問題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2(1).
[2]王琪.關于語文教科書插圖的幾點思考[J].學科研究,2011(2).3
[3]李祖祥.小學中年級語文教科書插圖研究[J].教材研究,2008(5).
G633
A
1671-864X(2016)07-01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