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晨
(河北大學文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對外漢語教師應具備素質淺議
宋晨
(河北大學文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隨著“漢語熱”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斷推進,世界上學習漢語的人數在不斷增加,國內外對漢語教師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因此,對外漢語教師的素質問題也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本文從對外漢語教師應具備哪些素質方面,就大學生自身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對外漢語教師展開淺議。
對外漢語教師;素質;個人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和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世界上學習漢語的人數不斷增加,漢語教學規模不斷擴大,對外漢語教學正從國內走向國外、走向世界。在全球“漢語熱”的形勢下,提高對外漢語教師的素質是漢語國際推廣的保障和前提。對外漢語教師,就是從事針對外國人進行漢語教學的教師。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因為教學對象和教學任務的特殊性,對外漢語教師必須掌握比普通漢語教師更多的知識,具備一定的特殊素質。
(一)教師職業道德。
師德高尚是對外漢語教學教師高素質的首要體現。身為教師,課堂內外處處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因為其一舉一動都是學生模仿、學習的對象。對外國漢語學習者而言,對外漢語教師是他們接觸、了解中國最直接的途徑。因此,這些教師代表著整體中國人的素質,他們必須有諸如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熱愛學生、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等高尚品德。高素質的對外漢語教師,在思想品德上善良、親和、誠實、守信,以完善的人格無形中感染、影響學生,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二)學科專業素質。
1.語言知識。
語言知識首先提到的是語言學知識,包括普通語言學和漢語語言學知識。教語言的老師應該對語言的本質、結構、規律及語言學的基本原理有較為深刻的理性認識。漢語老師要尤其熟悉漢語語言學知識,包括現代漢語語音、詞匯、語法、修辭及古代漢語和方言知識。只有系統掌握住語言學知識,才能在教學當中游刃有余。
2.文化知識。
眾所周知,民族語言是民族文化的形式和載體,首先在文化知識方面,對外漢語教師應掌握一定的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知識,尤其是中國的民情風俗、歷史發展、地理概況、各類藝術及中國人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行為規范、審美情趣、宗教信仰等等。因為人類對一種語言的習得和教學離不開對形成和使用這種語言的文化背景的了解。其次,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還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學知識,這其中既包括中國古代、現代和當代文學的發展概況、作家作品、名著名篇,還包括世界文學概況和世界一流的作家作品。
3.教學知識。
首先,一個合格的教師,最基本的是要具備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正確的語言教學方法必須建立在正確的理論基礎之上。對于對外漢語教學來說,心理學和教育學是其最直接的理論基礎中不可或缺的兩個部分。我們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題,如:第二語言學習者和第一語言學習者的心理有何不同?學習者的母語對第二語言學習的正遷移和負遷移作用究竟如何?對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應采取什么不同的教學方法?等等,這些難題只有在科學的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指導下才能解決。
其次,教師要熟悉第二語言教學法。教學法和教學質量有直接的關系。對外漢語教學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在漢語知識的傳授、語言技能的訓練、文化因素的處理、漢語水平的測試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辦法和規則。如果對這套辦法和規則不熟悉、不掌握,即使學問再大,也得不到好的教學效果。
(三)個人能力素質。
1.溝通適應能力。
作為一名在海外進行漢語教學的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比較強的適應能力與溝通能力。具備了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快速的適應能力,才有可能面對突然的生活環境變化處變不驚,以及對于新環境、新事物、新文化和新的人際關系快速、很好的去接受、消化并適應它。教師只有在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適應的基礎上,才能確實有效地進行對外漢語教學工作,乃至中國文化的推廣,這是到國外進行漢語教學工作的教師們首要具備的素質基礎。
2.跨文化交際能力。
跨文化交際是所有對外漢語專業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非常重要的,對外漢教師來說,教授的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和語言,接收者卻是來自另一個文化和語言的國家,如果不掌握足夠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對別國文化以及民族習慣不夠了解,不僅教不好中國語言文化知識,還有可能會不小心觸碰別國政治道德標準和底線,使學習者產生心理防線和抵觸心理甚至是對中國語言文化的厭煩,教學效果適得其反。
3.學科科研創新能力。
中國的對外漢語教學雖然已有了幾十年的歷史,但對這門學科的理論研究還不成熟,很多教學問題還缺乏科學的理論作指導。這種現狀就要求教師必須邊備課邊研究、邊探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對外漢語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應從事一定的科研工作,并且要以自己平時的教學感染和帶動學生從事漢語教學的創新研究。
4.中華才藝能力。
對于對外漢語教師而言,掌握一門或幾門拿手的中華才藝對實際教學活動會有意想不到的好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的同時,對外漢語教師還會受到其他外國老師和學生們的歡迎和喜愛,對傳遞中國文化,展示中國人的新風新貌有非常好的效果。
一個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必須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目前我國漢語教師隊伍的整體狀態已經在逐步改善和提升,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對外漢語教師的繼承者,我們更應該注重全面地培養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以傳播漢文化為己任,推動漢語國際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1]姚迪.非漢語環境下對外漢語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3,(3).
[2]汪媛.對外漢語教師語言學素養探究[J].語文天地(高教.理論),2013,(3).
[3]郭玲.簡論海外漢語國際教育與孔子學院教師基本素養[J].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6).
[4]劉佳音.現代教育理念下對外漢語教師素質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3,(11).
[5]朱博.淺論對外漢語教師應具備的素質[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1,(8).
[6]徐晶.提高對外漢語教師素質 促進對外漢語教學發展[J].現代教育科學,2012,(4).
[7]周楠,夏日光.高素質對外漢語教學師資培養的思考[J].文史博覽(理論),2012,(4).
G42
A
1671-864X(2016)07-02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