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春潔
(黃河科技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高職院校建筑制圖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黨春潔
(黃河科技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高職院校建筑制圖是一門既有抽象理論,又有很強實踐性的專業基礎課,它主要是培養學生對建筑圖樣的讀圖、繪圖能力,是一門抽象難學的課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建筑制圖的基本概念難以理解和記憶,空間想象思維難以形成,極易導致一些學生厭學現象。因此,高職院校要不斷探索與實踐,不斷創新與發展,使建筑制圖教育和社會需求科學接軌,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專業人才。
高職院校;建筑制圖;教學模式;創新;實踐
教師的綜合素質決定著高職院校培養建筑制圖人才的質量,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離不開教師豐富的實踐經驗,面對教師實踐經驗和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學校應采取以下措施培養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一)鼓勵教師到社會生產一線進行鍛煉,通過社會實踐,提高《建筑制圖》教師的實踐能力。如:專業教師到設計院和設計工作室進行社會實踐和兼職,以積累建筑制圖實踐經驗,并通過專業進修、培訓和學術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
(二)聘請社會上具有較高聲譽的、實踐經驗豐富的專家擔任客座教授,以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充分發揮企業和一線從業人員實踐經驗豐富的優勢,通過他們對建筑制圖專業教師進行傳、幫、帶,提高《建筑制圖》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構思能力是建筑制圖的主要任務之一。針對制圖課教學的抽象性、復雜性特點,在教學中利用構建的實體模型,使學生在學習投影知識時,對于點、線、面、體以及相互關系更清晰明白,更能準確地表達出各個投影面中的圖形以及各自的關系情況,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利用現有教學模型培養空間想象力。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實體模型或是掛圖,能夠準確的反映物體各方向上的投影情況,既形象生動又科學準確,有助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動手自制模型來培養空間想象力。
自制的模型有助于學生從抽象分析變為形象分析,逐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形成空間想象能力。制作模型比較簡單的方法是用橡皮泥,也可用木制的大模型或是通過折紙的方法。如在學習組合體的投影時,先讓學生根據直觀圖做模型,運用正投影原理來分析形體的三面投影。求水平面投影時從上向下觀看模型,求正立投影面時從前向后看,求側立投影面時從左向右看。也可以通過模型的組合或分解,學習組合體投影的知識。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豐富了自己的空間想象能力,提高了對形體的分析能力。同時學生通過自制模型,提高了動手能力,增加制圖課程的生動性、趣味性。
(三)以三維實體造型技術培養空間想象力。
培養空間想象力,采用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可以構建出各種物體的三維圖形;可以用虛擬工具將物體中的各個部分拆卸下來,讓學生從頭到尾,從里到外,詳細觀察各部分;可以將各部分重新組合還原,還可以對物體或各部分進行任意的旋轉、放大或縮小。學生根據投影原理可從不同的方向觀察它的形狀結構,增強了空間的想象力。計算機輔助設計實現三維實體造型相比其它模型要快得多。
《建筑制圖》課程是學生學習有關專業課的入門和基礎,也是土木系各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技術基礎課。本課程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空間幾何問題的圖解能力和繪圖讀圖能力,為后續的專業課程學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及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所謂空間思維能力是指形體與視圖之間的一種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它是讀圖與圖解能力的基礎。在培養空間思維能力上,由于使用的教具、模型很有限,掛圖又顯得比較呆板,無論老師怎樣描述比劃,有些學生就是想不出它的形狀結構,因此,傳統方法在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上效果較差。隨著計算機在制圖中的應用,對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就變得容易起來。通過觀察物體的空間形狀和結構,畫出其平面圖形(視圖),即由空間到平面,再根據平面圖形想出物體的空間形狀和結構,即由平面到空間。這樣反復訓練就能很快培養起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要完成這種訓練,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完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要培養的是“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和勞動者”。學生畢業后要直接面對工作崗位,這就要求學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必須與企業密切合作,按照企業需求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因此,學生的學習場所不應該僅僅的學校,還應該有企業;學生的指導者不應僅僅是學校老師,還應該要企業工程師;對于學生的評價不應該僅僅是學校標準,還應該有企業的職業標準。目前,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人才,使學生在工學結合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已經成為職業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因此,學校要針對建筑制圖課程的專業特點,探索出豐富多彩的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人才的模式。
在《建筑制圖》的教學過程中,結合高職院校的辦學特點,利用校企合作關系,教師應提供機會讓學生適時地到實踐中去,在理論與實踐結合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到當地設計院、住建局等單位的設計部門實踐,了解施工圖紙的產生過程;帶領學生到建筑工地實踐,了解由施工圖紙到生產施工再到實現工程完工的各個環節。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繪圖與識圖能力,綜合提高學生素質,真正實現職業院校對學生培養的目標。
加強建筑制圖實踐教學,就要明確建筑制圖培養目標,注重校內建筑制圖模擬實驗,優化實踐實習場所,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建筑制圖課程必須增加實踐的比重與效果,讓學生能直接參與到企業的生產實踐之中。唯有如此,才能使高職院校建筑制圖教育和社會要求接軌,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專業人才。
總之,《建筑制圖》課程的教學要因材施教,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以就業為導向,體現針對性,強調實踐性,突出應用性,并不斷改進教學方式,使學生切實學好這門課,為將來專業課的學習和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1]郭秀麗.試析《建筑制圖》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新課程學習》,2011年第05期.
[2]張劍.淺談中職學生建筑制圖與識圖課程學習興趣的培養,《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總第75期.
[3]郭璐.初探《建筑制圖》課程教學方法,《文教資料》,2006年9月上旬刊.
G642
A
1671-864X(2016)07-01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