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雨陽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3)
淺析法官員額制
任雨陽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3)
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提出,要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全面推動法院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但是,改革舉措再完備,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再科學、再符合司法規律,如果沒有高素質的司法隊伍,司法公正還是難以實現。從這個角度來講,推行法官員額制是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
員額制;司法改革;法官
自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來,全國上下已形成了“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共識。本輪司法體制改革的核心價值是實現“讓審判者裁判,由審判者負責”,其最終目標就是“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法院建立法官員額制便是改革措施之一。這項改革措施涉及法官的任職資格問題,即哪些人員繼續擔任法官,哪些人員不適合擔任法官。
法官員額制,是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是指將法院人員分為法官、審判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三類,根據法院轄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人口數、案件數等確定法官數量,對法官在編制限額內實行員額管理。法官員額制度有以下特點。1.法官人數應當是相對固定的,這既包括全國范圍內法官人數不得隨意增減,也包括每個司法區域內的法官人數基本穩定。2.法官人數是根據一定的標準確定的,即綜合審判工作量、法院所在轄區面積人口、經濟發展等因素來確定出合理的法官人數。3.法官必須真正符合一定條件才能任命。法官人數確定必然對法官任職條件做出嚴格規定,以確保法官的精良。4.由法官和法官助理組成的新的審判運行機制。法官員額制度要求為法官配備法官助理,由法官助理來完成輔助性事物。
(一)法官來源廣泛,品流繁雜。
法官的來源途徑,以司法考試為界點,可分為兩個時期:一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司法考試之前,法官的來源是大中專畢業生、軍轉干部和其他調配人員。二是實行司法考試以來,法官的來源主要是軍隊干部專業和公務員招考,以招考途徑為主,而在司法考試之前,有些招來的法官甚至是法盲。
(二)法官隊伍雖然龐大,但從事審判者不到半數。
從中級法院起,庭長以上職務的法官已不從事審判。從基層法院到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以上的法官就從不審案(近兩年有所改變)。因此,在全國各級法院中真正從事審判的法官不足法院編制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一部分是助理審判員。近些年,法院的內設部門增多,編制擴大,但從事審判的法官沒有明顯增加,反而是綜合部門人員增多了。
(三)濫用《法官法》任命法院院長副院長的現象較為嚴重。
根據《法官法》第十二條的規定,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應當從法官或者其他具備法官條件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法院的法官甚至可能“不懂法”。 有的地方,一般不考慮或很少考慮該是否具有法律工作經歷和法學教育背景,也不考慮是否具備法官條件,就可以直接調任為法院的院長或副院長,其任命的依據便是《法官法》第十二條第二款。
首先,員額由誰來定。是由法院定、當地政府人事部門定、地方人大常委會定,還是由法官遴選委員會定?法院領導是否入額,院院長、副院長如果入額,如何計算和確定審判工作量?按照員額制的設計,入額法官必須直接承擔辦案任務,但依我國現有體制,法院領導承擔大量的行政工作,與普通法官承擔一樣的辦案數量不現實。另外,多數法院副院長是資深法官,不入額的話,他們將變成純粹的行政人員,一方面可能有違他們的意愿,另一方面,現行訴訟法規定法院院長、副院長對決定回避、提起再審等重大事項有啟動權和決定權,他們不是法官卻又行使司法權,法理上是矛盾的。
其次,法官助理的職責如何界定,開庭時要不要出庭?助理的績效如何評價,如何優化辦案團隊。法官的職業經歷、專業能力應當是長期的觀察、評價的過程,一兩次考試難以真實反映。
最后,現在普遍反映的“案多人少”的問題,只能靠增加法院的編制解決,而不能通過員額制解決。員額制是要解決法院工作人員配置合理性的問題,讓有審判資格的法官占一定比例,這個比例不宜過高,其他的人是輔助人員。
首先,法官員額制肯定是改革方向。促進法官多辦案、辦好案的保障措施之一是配備充足且認真履行職責的輔助人員尤其是直接輔助辦案的法官助理、書記員。為保證在崗的輔助人員尤其是具有法官資格的人員認真履職,首先要協調好人員配置,可安排有一定司法知識,社會閱歷、調解經驗豐富的同志從事訴前、庭前調解工作,或者擔任不受入額年輕法官指導、可獨立完成的執行事務;其次,要設計嚴格的考評機制,由所服務的法官、當事人、律師等多方進行評價,評價結果決定其薪酬、職務等級及去留。
其次,強化司法監督制約,有必要權利監督與權力監督雙軌并行。強化權利監督途徑有三:一是強化當事人和代理律師的監督作用。二是強化社會包括專家學者在內的監督。三是強化人民陪審員和人民監督員的作用。
最后,認真宣傳,把法官員額制說清楚。能試驗什么,不能試驗什么,中央必須有整體安排。試驗的目的是尋找一條整個制度設計的底線,而不是為了試驗各地方的差異。入額法官的壓力過大,多元法官遴選道路受阻,部分法官實質任職資格缺失,而這些問題的真正官與司法輔助人員的工作職責如何區分,如何調動司法輔助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等問題必須盡快考慮、試驗。
我國實行員額制依然面臨著很多問題,法官員額制改革在實踐探索中必須將其放置于司法體制改革的系統性工程中來,綜合布局,統籌實施,齊備立法、行政、司法等配套措施的大前提下來穩步推進。法官員額制改革從準備到落實,前后15年的時間絕不應被簡單地視為用來確認法官員額比例的調研時間,這15年換來的不是33%、34% 或39%的數字,而是支撐某一合理比例下法官隊伍司法能力的整體推進。故此,我們應該相信法官員額制的改革方向大體是正確的,但制度的實施還需要我們每一代法律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斷創新。
[1]賀小榮,法院四五改革綱要的理論基點、輯結構和實現路徑【N】.人民法院報,2014-7-16(05).
[2]許前飛,法公正與效率的法治基礎[J].司法評論,2002(1).
[3]文盲法盲混跡法官隊伍已成塵封歷史[N].法制日報,2013-7-26.
[4]林勁標,法官的培養需要時間[N].人民法院報,2014-6-13(2).
D920.1
A
1671-864X(2016)07-0096-01
任雨陽(1992—),女,甘肅蘭州人,現為西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