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
(1.中共河北省委黨校,河北 石家莊 050000;2.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山口鎮人民政府, 河北 邢臺 055350)
關于農村基層民主法律保障機制構建討論
路遙1,2
(1.中共河北省委黨校,河北 石家莊 050000;2.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山口鎮人民政府, 河北 邢臺 055350)
本文通過對農村基層民主建設法制保障內涵及其意義的理解,研究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法制保障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出原因,針對這些問題探求解決的途徑。
基層民主;法制保障;措施
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法制保障隨著國家的發展進步,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一方面國家先后修改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選舉法》等基礎性法律制度,全國各省市地區也依據國家法律授權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制定相關法規來輔助這兩部法律的貫徹執行,尤其是《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貫徹。另一方面就是農村居民本身的法律意識越來越高,維權意識也不斷的提高,政治參與程度逐漸加強,為了基層民主建設的順利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從發軔到現在已經歷時多年,確切的說只有一部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是專門針對農村基層民主建設設立的,其他配套法律一直沒有出臺。農村基層民主建設沒有多部具體的法律法規作為保障,恐怕難以走遠。另外即使是已經設立的法律法規也是規定不具體甚至有的個別條款還很模糊,例如《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三十條規定的村民委員會應當及時公布政府撥付和接受社會捐贈的救災救助、補貼補助等資金、物資的管理使用情況,接受村民的監督,但是如何監督,有了問題怎么解決就沒有具體操作性規定了。最后就是我國頒布實施的其他法律法規仍不能與《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形成統一,使《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的一些條款與其他法律只能選擇實施。如我國刑法一直沒有把村民自治權利納入保護范圍,造成對村委會選舉中的違法行為難以做到違法必究。
(一)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關于民主權利的具體性規定模糊。
我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條款只規定了村民具有參與管理權、選舉權、監督權等抽象性民主自治權利。在實踐中,這些權利由于沒有具體條款的規定作為依據經常會受到侵犯,而且有些法律用語是彈性很大的詞匯,意思難以準確的界定,不易把握和操作,以至于基層行政權干預農村自治事務的糾紛時時發生。比如:縣級政府部門憑借上級地位任意干預村民進行村民自治管理,由于沒有具體法律進行規范,上級政府不會受到法律懲罰。村民自治權利受到侵犯后往往得不到及時救濟,嚴重影響村民自治和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進程。
(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懲戒性條款缺失。
當前在《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日漸完善的情況下為何還會有各種違法選舉事件發生?為何賄選、暴力干涉選舉、侵犯集體利益、侵犯村民民主權利屢禁不止?原因就是《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缺少懲罰性條款。對于違法行為如果沒有嚴厲的懲罰措施,必然使人們在巨大利益面前選擇涉險。
(三)村民自治的司法救濟措施缺乏。
有權利必有救濟,有損害必有賠償。這是我國法律的基本原則。國家制定出了完善的法律制度,接下來就是要對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我國主要是司法機關行使救濟職能。如果群眾的權利受到侵害,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向法院請求救濟,那么司法機關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由于我國的法院系統只行使審判權力,必須公平公正的對待雙方當事人,不能主動司法。所以人們出現了問題只能依照法律法規的程序等待著法院的判決。但是這種情況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法院必須有法律的授權,必須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法院才可以行使審判權力。因此如果國家的法律規定中沒有相關的規定那么法院就不會受理。
(一)加快農村基層民主建設法律保障的立法進程。
從國家層面的立法來說,修訂現行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把一些新的政策、好的做法和成熟的經驗吸納法律中來,以適應村民自治實踐的需要。從省級層面來說,重點是結合本地區實際,把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及村民自治的相關法律條文具體化,在不違背上位法的前提下,創新制度,更新內容,針對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研究出臺相應的解決辦法,做出程序性、操作性的規定,逐步建立健全與之相應的配套法規。在省級以下層面,地方人大機關、人民政府及部門應當依據法律、法規精神,制定完善的意見、規定,指導農村基層民主建設沿著法制的、健康的軌道前進。
(二)加大農村基層民主建設法律保障的執行力度。
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法律保障的執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再好再完善的法律制度如果不能落實也沒有作用,所以農村基層民主的法律保障的執行十分重要,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當務之急就是貫徹落實這些法律。另外因為受農村的經濟文化的制約,農民的法律意識不高,維權意識也不高,所以對于法律賦予的民主權利并不能很好的使用。這就使得法律執行變得異常重要。
(三)完善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司法保障機制。
我國是成文法國家,法律制度的狀況對于司法實踐的影響十分巨大,立法的缺失是我國村民自治司法救濟制度在實踐中無法展開的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一些違法性問題無法根除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建立和完善村民自治的司法救濟制度就必須首先從法律制度的層面來解決問題,使得農民在村民自治過程中一旦有權利受到損害就有相關部門能夠進行救濟,保障村民有地方去反映情況,有機關可以訴訟,那么最終必然會順利實現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任務。
加強農村民主建設的法制保障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保障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基本條件。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建設法制保障,歸根到底就是為了促進農村基層依法治理工作,實現依法管理農村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依法協調處理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依法保障廣大農民群眾參與管理村級公共事務的民主權利,充分發揮法治在維護和保障農民群眾合法權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1]宋艷.《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修改之探討[J].南方論刊,2012(4)
[2]石宏偉.我國農村法制建設的現狀與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5(3)
D26
A
1671-864X(2016)07-0079-01
路遙,就讀院校,中共河北省委黨校,在職單位: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山口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