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學亮
?
雪域高原上的“三朵花”
文/郭學亮

她們是一群花樣年華的姑娘,投身軍營、棄筆從戎在雪域高原開成一朵朵傲雪綻放的格桑花,筆者走近了這群一直在電話那端默默奉獻的花樣女兵——
現任火箭軍某基地通信一連一排的代理排長胡蘭被稱贊為“花木蘭”,曾入選“感動基地十大人物”。
2009年,胡蘭懷著到西北邊疆建功立業的夢想,大學畢業便參軍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高原火箭兵。跟普通女兵一樣,胡蘭的性子也透著一股倔強。新兵下連后的一次話務專業考核,她的成績排在了全班最末,為此她還偷偷地哭了鼻子。為了練成號碼“百事通”,她把上千組號碼進行科學排列后整理成“口袋書”,走路時看,午休時看,熄燈前看……普通話講的不夠流利,她就捧著《普通話語音訓練教程》和“繞口令”,對著鏡子一遍一遍的練口形。勤奮使胡蘭得到了應有的收獲,僅三個月時間,她不僅趕上了班里的戰友,接轉電話操作熟練、快速準確、語言清晰,而且還練就“聽音辨人”的本領。
老兵退役后,多個重要崗位缺少專業骨干,胡蘭找到連隊主官,要求擔任“一號臺”輔導員。面對新戰士反映的電話號碼太多記不住的難題,她科學制作了多套數字拼盤,每天利用15分鐘的時間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以最快的速度打亂數字,并按照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拼湊出來。如此反復訓練兩個月,再配合胡蘭摸索出來的“趣味形象記憶法”,“一號臺”的業務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在參加基地通信業務綜合比武考核中一舉奪魁。因工作成績突出,去年年底當選基地“踐行高原火箭兵精神模范”。
在全軍通信話務比武中,火箭軍某基地通信團通信一連一排二班班長肖茜以火箭軍代表隊第一名的佳績,榮獲“金號手”獎。
2013年12月,肖茜告別舒適的大學生活,成為了高原火箭兵。緊張的新訓結束,肖茜被分配到該團通信一連。走上“傳令兵”崗位,濃重的湖南口音曾讓她一度有些自卑。為糾正鄉音較重的毛病,肖茜找來報紙、雜志,每天利用業余時間到操場上練朗讀,跟著播音員學發音,對著鏡子看口形,在較短時間內練就了一口標準的普通話。為練好“腦功”,肖茜把電話號碼排列組合,采取“聯想”“歸類”“反復”等方法強化記憶,不到兩個月,硬是把數千個電話號碼背得滾瓜爛熟,成為同批戰友中通信執勤單飛的“第一人”。
2014年5月,肖茜被選拔參加全軍第二屆“金號手”通信話務比武競賽,作為唯一的列兵選手,肖茜沒有退縮,而是化壓力為動力,直面挑戰。最后以火箭軍代表隊第一名的成績被推薦為比武競賽的主答手。憑借著扎實的功底和過硬的心理素質,肖茜在比武中一路過關斬將,最終以優異成績榮獲全軍通信話務比武“金號手”獎,榮立“三等功”。
去年4月,肖茜參加基地軍事技能比武,在女子組3公里武裝越野、射擊、戰術、軍事理論4項課目上,綜合排名第一,再次榮立三等功。面對戰友的夸獎,肖茜謙虛地說:“我只是做了一名高原通信兵應該做的。”
擔任話務一班班長的張霄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曾做過40名中學生的班主任。2012年攜筆從戎后,走進了綠色方陣。
張霄敢抓、敢管,從來不會因為得罪人而降低工作標準。更“牛”的是,她和男兵比士氣、賽武藝,也是絲毫不示弱,于是人送外號“虎妞”。
一次全營搞教育,集合完畢后,幾個連拉起了歌。恰巧張霄擔任連值班員,憑借著大嗓門和具有挑戰性的拉歌詞,張霄把兄弟連的斗志也激發起來了。男兵也不示弱,準備和女兵一決高下。
拉歌場上高潮迭起,聲浪此起彼伏,整個俱樂部被戰士們的吶喊和歡呼聲“擠爆”。事后,戰友問張霄哪來那么大嗓門,“虎妞”班長自豪地說道:“我其實才用了六成功力而已,哈哈……”
“虎妞”的稱呼只是折射了張霄性格的豪爽和外表的健碩,可一到工作中,她就像換了個人,細膩和苛刻得讓人“招架不住”。比如轉接來電,她不允許草草告訴對方號碼了事,再忙也要負責準確轉接。她要求話務員背記的號碼,比連隊規定的幾乎要多出一倍多。在她看來,三尺機臺就是話務兵的戰位,必須最迅捷的實現聯通,決不能“概率瞄準”。
“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成精品,因為我的標準就是代表連隊的標準。”這是“虎妞”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誰說女子不如男。”火箭軍駐高原某通信團的女兵們不僅在三尺機臺上展現著自己甜美的聲線,訓練場上的她們也有著颯爽的英姿,“不拋棄、不放棄,我們永遠在一起。”聽,她們喊著嘹亮的口號向我們飛奔而來;看,身著戎裝的她們在鋼鐵的營盤里綻放著她們的花樣人生!★
責任編輯:方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