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 銘
?
新兵往事
文/吳 銘

那天沒有一絲風,可是心里還是覺得有些猝然而來的匆忙。綠色的人群,喧鬧的車流,還有一些激動,但這些很快都會留在記憶里。小時候的夢想就那樣悄然而來,甚至還沒有做好準備,更快地適應想要的各種生活,有些依依不舍,有些黯然神傷。來不及訴說,就像難以表達感情的孩子,還沒有突破心中的那道屏障。那么多年的時間里厭倦了日復一日的學習,對一個新的開始充滿了憧憬。
路程的漫長會消磨掉很多積蓄起來的力量,十幾個小時思考著未知的將來,也許只是一種少年的思緒,可能隨遇而安才是最好的方式。第一次坐火車還是感到很新鮮,總想要更快地了解新鮮的世界,然而卻在威嚴的命令中不敢亂走,儼然已經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兵,嚴肅的軍裝足以把我們這些孩子震懾到。還好車廂里都是鄉土鄉音,就像在過年回家的路上,應該是歡聲笑語回家心切的心情,可是現在卻有些說不出的落寞。并不是離家的恐懼,也不是想要逃離遠方開創自己未來事業的雄心壯志。車廂里一片寂靜,都在默默的想著自己的心事,看著同伴們清一色的短得不能再短的頭發,傻傻的表情和一張張茫然的臉傻笑著。
經過了一望無際的平原,風景漸漸隨之改變,南方的情調逐漸顯現出來。寬大的葉子,來來往往的車,還有氣溫明顯升高,剛上車時穿的棉襖也只能脫了下來。車窗外偶然出現的北方沒有的植物,經過的一個個山洞都會引來一陣驚呼,特別是看到了許許多多結在樹上的香蕉更是驚嘆。那么貴的水果竟然種在這里,看起來應該會很便宜。果不其然,每到一個小站暫停的時候,車窗外總會有挎著籃子賣香蕉的小孩和婦女。他們熟練地用特制的桿子把竹籃遞到車窗前,拿了以后把錢放在里面就行。看著黃澄澄帶著誘人香味的誘惑,大家都直流口水。還好接兵的干部比較通情達理,允許我們買。于是車廂里到處充滿了這種味道,滑膩軟甜的滋味滋潤了我們這些北方貧瘠的胃,直到再也吃不下了。幾乎每個人都存了一些準備下車帶到部隊慢慢品嘗,好像以后再沒機會似的。南方的味道從那時起就讓我們深深的眷戀上,舍不得離開。
離家越遠,越有一種漂泊的感覺。第一次離開家,就到了千里之外,雖然早就期盼著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但還是對家鄉有著一種說不清的親切感。新兵連那種嚴格訓練和約束,讓曾經的自由散漫消失得無影無蹤。直線加方塊,學習和訓練充斥著每一天,晚上挨到枕頭就會睡著。沒有時間想得更多,就連夢中也是班長的吆喝和緊急集合時的慌張,睡覺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那時候打電話也是很不方便的,周末排隊等待,打不了多久就要帶回,只能長話短說,和家里報平安。和朋友很少有機會說話,特別是關系好一點的女性朋友。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說什么都會聽得清清楚楚,往往打了電話卻像開會一樣,只能靜靜地聽,偶爾答應一聲還要偷偷看著別人,像做賊似的。
現在聯系很少有寫信的,可在那時寫信是用的最多的聯系方式。上高中的時候流行交筆友,幾乎每本雜志上都會有交筆友信息,一時風靡校園。每天下午,班里學習委員都會拿著厚厚一沓信帶來遠方的信息,有的甚至一周兩三封,像寫日記似的。每封信都比著誰寫的多,誰寫的好,有一點好處是鍛煉了寫作水平,不過最后隨著畢業基本都是失去聯系。
在新兵連里收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天下午在操場訓練的時候就會看通信員拿著信交給新兵班長。信對我們來說,是一件既興奮又痛苦的事,既希望里面能有自己的,又希望沒有。高興的是,枯燥緊張的生活中能收到遠方家人的消息,就像沙漠里看見了綠洲;痛苦的是要想拿到它可是要付出代價的。選擇俯臥撐還是圍操場跑圈都不容易。做俯臥撐要在面前的水泥地上滴出一攤汗來,那是冬天,對像我這樣不愛出汗的人來說,數量幾乎要達到上千。跑步不僅要達到考核標準,還要有進步才行。另外還有障礙等著,只有第一個沖到終點的才可以第一個拿到,然后依次開始直到最后一名。特別是發現如果是女孩的來信那數量又要加倍,沒辦法,為了能早點看到只能咬牙堅持。有一次元旦,一個女同學給我寄了一張明信片,上面字寫得密密麻麻,不過也都是些祝福的話,結果在開班會的時候被班長用各種異樣腔調讀出來,被戰友們好一頓嘲笑,羞得我那段時間一直抬不起頭來。
快過年了,隱隱的在我們的心里都有一些激動和期盼。以往在家里的年,都是吃好的,穿新的,拿著壓歲錢買鞭炮和煙花,滿村攆著狗放炮,到處充斥著肉香和放鞭炮后硝煙的味道,那種味道足以讓我們興奮。雖然想象著過年會有另一番樣子,可是也沒有太多驚喜。放了幾天假,年前徹底打掃完衛生,裝飾好彩帶氣球燈籠基本上就開始了第一個春節。很喜歡年前最后一天洗澡,終于能夠不限時間痛快地洗個熱水澡了。身上搓了一遍又一遍,皮膚從黑到白再到紅,終于每個毛孔都干凈得透出了氣,仿佛獲得新生。穿身干凈的衣服,聞著散發著的肥皂的淡淡的香味,在陽光下吃著發的水果和瓜子,真感覺到原來軍營生活也是可以過得有滋有味啊。聯歡晚會全是自編自導自演,沒有外援清一色的軍歌嘹亮,不像晚會倒像是拉歌比賽。每個連出一名新兵進行拉歌,個個年輕氣盛誰都不服誰,臉紅脖子粗配合著手勢聲嘶力竭地喊著,一浪高過一浪。不行就全連站起來,統一做動作。年輕的指揮員緊貼在一起,肢體語言豐富,似乎要打起來的樣子,誰都不服誰,要不是及時喊停真的會出亂子。結果第二天我們嗓子都啞得出不了聲,彼此交流只能用手勢。
出公差在部隊是一個最常用的專有名詞,第一次聽到班長讓出兩個人出公差,那班里競爭得可是頭破血流,都以為出公差肯定是去幫單位辦事,甚至可能去外面看看,對于我們這些關了兩三個月的新兵來說可是莫大的誘惑。有的說自己訓練成績好,有的說自己能吃苦,有的說自己老實,就差把自己的心掏出來了。班長看看我們意味深長地笑著,我們雖然不明白這種笑是什么意思,可是似乎每一次看到這種笑都不會有什么好的事發生。結果讓我們抓鬮,抓到的兩個人興高采烈,幸福的表情讓我們嫉妒死,他們甚至做好了遠行的準備。交代任務的時候卻讓我們大跌眼鏡,竟然是去村里挑糞,看著那足有半人高的臟得看不出顏色的桶,兩個人想哭的心都有了。
不過也不是每次出公差都是這樣的活,有時候還是有好處的,比如幫廚。基本上在家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我們,擇菜、揉面、切肉、包包子,這些陌生的程序必須從頭開始慢慢學。雖然包出來的千奇百怪,有時候包的水餃撈出來就變成了面皮,但我們還是吃得津津有味。還有一點好處是可以放心大膽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胖胖的炊事班長笑起來像彌勒佛,對我們這些新兵格外照顧,看著我們饑不擇食的樣子,他大勺一揮,用帶著四川口音的普通話說:“你們干活的時候小心點,想吃什么不要客氣,都是自家人,就是別撐著了。”這句話是新兵連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于是放開肚皮一頓猛吃,結果吃傷了,直到現在看到肥肉就直犯惡心。
從地方青年到軍營一名士兵的轉變,新兵連里教會了我們太多,每一天都在進步,每個人都是脫胎換骨的變化。在這短暫而漫長的3個月里,一起拼搏過,失敗過,笑過,哭過,一點一滴都會珍藏在記憶中。現在我也成了一名老兵,在這里收獲了戰友情,體味到了一個兵的含義,不僅有執著的堅守,更多的是默默無聞的奉獻,無怨無悔的犧牲。★
責任編輯:邢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