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日東 袁建國
?
這個學員也是蠻拼的
文/肖日東袁建國

連續3年參加駐地市區的元旦長跑,3次獲得團體第一;作為非專業射擊隊員,卻在中外院校長論壇期間給外賓匯報射擊表演;代表學院參加全軍院校“桑德赫斯特”選拔賽,奪得團體冠軍;參加軍隊和武警部隊院校定向越野比賽,勇奪“分流”男子組桂冠。這一連串的榮譽屬于一個人——南京炮兵學院的鄧玉華。這名蠻拼的學員來自四川大涼山彝民區,淳樸憨厚的性格,敢打硬拼的血性,他精武強能的故事成為了學院“踐行強軍目標,爭做新四有軍人”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
2013年10月,鄧玉華所在的學歷教育院校——陸軍軍官學院迎來了中外院校長論壇,來自國內外數十所著名軍校的校長齊聚學院,共同探討治校方略。在向中外院校長展示的課目中,輕武器射擊表演作為壓軸戲博得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作為向外軍表演的輕武器射擊課目,是會議的壓軸戲,學院領導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年初,全院組織了隊員選拔,輕武器射擊并不精練的鄧玉華第一個報名參加。“能代表學院給外賓表演,那是多么的光榮啊,即使不能入選,就是到射擊隊練練槍法也不錯啊,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去的。”談起入隊之初,鄧玉華笑著說道。但是到了射擊隊才發現,高手如云。有的是參加過集團軍以上射擊比武并奪冠的士兵提干學員;有的是步兵偵察兵出身,與輕武器打了多年交道的戰士學員。第一次入隊考試,鄧玉華的成績毫無懸念地排在了最后。看著隊友們的子彈就像長了眼睛一樣直中靶心,鄧玉華的倔勁上來了:“別人能行,我也不能當孬種!”
于是在訓練時他格外用心,別人據槍練習半個小時休息一次,他一個小時休息一次,為了練就射擊的穩定性,他在槍支上吊塊磚頭,一練就是半個小時以上,眼睛眨都不眨一下。一天訓練下來,眼睛漲得生痛,胳膊酸的連筷子都拿不起來,但鄧玉華認準的事從沒有后悔過。長時間據槍練習,手上磨成的老繭,連針都扎不進去。每次實彈射擊練習結束后,他都會把靶紙留下來,根據著彈點,細細琢磨自己的射擊動作要領,遇到不懂的或者自己理解不透的,他都要纏著教練或“神槍手”討教半天,到最后教練都看著他煩了,看到他都繞道走。然而就是這種苦練和巧練,讓鄧玉華逐漸成為了射擊隊的神槍手。給中外院校長表演的那天,鄧玉華帶著隊友上陣,無論是哪種射擊姿勢,隨著指揮員的口令,他都是百步穿楊,彈無虛發,看到外賓不斷地朝他們豎起大拇指,鄧玉華說:“那一刻,我深刻體會到了作為一名中國軍人的自豪。”
桑德赫斯特競賽,始于1967年。那年,英國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贈予美國西點軍校一把英國軍官佩劍,希望西點軍校將佩劍作為一項軍事競賽獎品獎給學員,后來這一競賽發展成為享有國際聲譽的軍事院校間技能比武。2014年,中國軍事院校選派一支代表隊參賽,這支代表隊將在各初培軍校間選拔,冠軍隊將代表祖國參戰。
得知學院組織“桑德赫斯特”集訓隊的消息后,鄧玉華決定放棄大學4年最后的一個寒假參加選拔集訓。第一次參加此項賽事的選拔,除射擊以外,美式障礙,引導打擊、戰場防護與救護這些課目,對他來說都很陌生,有些甚至都沒聽說過,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在初期的摸底測試中,鄧玉華所在的團隊,成績不容樂觀。一向敢打硬拼的鄧玉華給隊友們打氣:“軍人生來為戰勝,不拿第一,哪有什么臉面回去,要想在比賽場上奪冠,唯有苦練,別無他法。”
通過深入分析,他發現,大家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對一些新式課目經驗不足,訓練時有畏難情緒。鄧玉華作為隊里的主心骨,總是沖在最前面。一次障礙訓練課間小比武,由于基礎保護做得不充分,過障礙時,鄧玉華的手劃出了一個大口子,頓時鮮血直流,鉆心的疼痛立即襲遍了全身。是退出比賽還是堅持下來?鄧玉華稍作思索,咬緊牙關,朝下一個目標點沖去,跟在他后面的隊員發現,凡鄧玉華經過的障礙器械,幾乎都留下了他的血印。沖過終點的那一刻,大家才發現,他手上的血把衣袖都染紅了,前來包扎的醫生說:“就是一個課間小比武,你也是蠻拼的。”鄧玉華揮揚起裹滿紗布的手,笑著說:“有第一就得爭,這是我們團隊的作風。”
離考核還有一個月時間,永不服輸的鄧玉華幾乎把所有的時間撲在訓練上,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狂風暴雨,訓練場上總能看到他們團隊的身影。他們堅持不懈的毅力和永不言棄的精神也創造了屬于他們的神話:終極考核中,拿下四個單項第一,一個團體總分第一。鄧玉華團隊凱旋而歸的那一天,全院官兵列隊歡迎,迎接英雄歸來。鄧玉華說:“那一刻,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軍隊和武警部隊院校定向越野比賽是由總參作戰部和總參軍訓部聯合主辦的全軍性定向越野比賽,每4年舉辦一次。學院首次參加該項比賽,面臨的挑戰和壓力可想而知。
鄧玉華作為精武標兵成功入選,并擔任參賽隊隊長。日常訓練中,武裝10公里是每天的必修課。10月的南京,天氣時常讓人捉摸不透,衣服經常處于淋濕后曬干,曬干后淋濕的無限循環中。為模擬陌生地域環境下的比賽,隊員被拉到離學校幾十公里的陌生地域進行訓練,荊棘遍布,雜草叢生,割傷、劃傷也成了家常便飯。超負荷的訓練,讓鄧玉華感到腰酸背痛腿抽筋。“毫不夸張的話,那段時間沾床一分鐘就能睡。”
在合肥比賽場地,進行適應性訓練期間,隊員們每天5點鐘起床,放棄午休,抓緊點滴時間熟悉地形,為了節省來回路上時間,大家帶著干糧就著涼水就是一頓午餐,幾天下來,每名隊員都瘦了好幾斤……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鄧玉華他們沒有任何一句怨言。
正式比賽前一天,作為隊長的鄧玉華發起了高燒,每走一步都感到頭重腳輕,身體也感覺不受自己控制,渾身無力。可第二天就要比賽了,怎么辦,臨時換人,肯定會影響總體成績。在小組討論會上,鄧玉華站起來說:“我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候退縮,一定要堅持到底!要倒,也要倒在終點線上。”
定向越野比賽規則是:在短短80分鐘里找到目標點最多者為勝,一旦超時,成績為零。這就既需要良好的體能,又需要戰術安排。出發前,鄧玉華決定按照教員平時教的戰術選擇訓練,首先放棄一些目標點,為關鍵點贏得寶貴時間。80分鐘的比賽中,隊員們有的摔倒半天才爬起來,有的因為緊張忘了打卡點簽器,有的由于一時疏忽迷失了方向,但是大家很快克服了困難,及時調整了戰術思路,最終順利地在第73分鐘到達終點,并以找到點數最多者獲得冠軍。
走下領獎臺,面對戰友的祝賀,鄧玉華說:“軍人就得有血性,要想贏得勝利,取得成功,就一定要有勇于追夢的信心,勤于筑夢的堅持和敢于圓夢的拼勁。”★
責任編輯:邢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