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 超
?
炮場夜話(相聲)
作者:劉 超

漆黑的夜空被一道道火光點亮,一邊是官兵們的百步穿楊,一邊是炮場火熱的夜間訓練,夜訓場上的火熱早已打破了寂靜的夜空……
班長:下面組織小休息,來來來,圍在這吹吹牛、侃侃山,調節一下緊繃的神經。
胖子:這個我喜歡。
班長:喜歡那就坐好了。
詩人:這樣的夜,是那樣的黑,伸出手,看不到的指尖,多想觸碰到你,是顯得那么的遙遠。
牢騷甲:行了吧,我們偉大的詩人,打了一晚上的靶,好不容易休息會兒,能不能讓我們耳朵清凈會兒。
牢騷乙:就是,你不煩我們還煩呢。訓練,訓練,白天訓練也就算了,大晚上的也不放過我們,還讓不讓人過了。
詩人:切,你們這群人真沒一點藝術細菌,哪怕那么一丁點!
班長:我看就很好,訓練之余還能來點藝術創作。大家暢所欲言。
詩人:看吧!沒文化真可怕!
牢騷乙:不是,班長你說說,這大晚上的,趴到地上瞄靶,一瞄就是一個多小時,地上的潮濕之精華都被我們吸收了,各種蚊蟲,各種被咬,不生病才怪。
哲人:我覺得你這個同志啊,在客觀上還是需要教育的,主觀上認識不到夜訓的重要性,所以主觀不符合客觀就不是正確的認識,就不能很好地指導實踐。
班長:總結的不錯。
牢騷甲:哎,你別以為你會說個主客觀就冒充哲學家,認識個ABC就冒充翻譯家,學了個哆來咪就冒充音樂家,認識個北斗就說自己是天文學家!我看你比誰都需要教育!
哲人:典型的諱疾忌醫嘛!
班長:停停停!休息是用來放松的,不是來吵架的。
詩人:什么聲音?(呼嚕聲)
牢騷乙:哎,小胖子,剛才瓜子還嗑的那么香,現在又睡上了,你真是心寬那個體胖啊!
哲人:其實,俺覺得夜間訓練是很有必要的,咱要認識到夜訓的重要性,要知道明天的戰爭可沒有晝夜之分。
牢騷甲:看看,又來了,教育又上上了。
班長:你們幾個還真別發牢騷,我們的“哲人”講得很有道理。重視夜訓,長于夜戰,可是我軍的傳統。在烽火歲月里,許多部隊是在夜色掩護下摸高墻、拔據點,打擊敵人并創造輝煌,這才贏得了“夜老虎”的美譽。朝鮮戰場上,志愿軍正是靈活機動開展夜戰,令敵軍發出“太陽是我們的,月亮是中國人的”嘆息。
詩人:不光是過去,現在同樣是這個樣子滴。海灣戰爭的“沙漠風暴”首先在夜間刮起,“沙漠之狐”全部在夜間或傍晚出擊,南聯盟戰爭的空中襲擊主要在夜間進行,伊拉克戰爭的地面軍事行動同樣在夜間展開。
牢騷甲:你又知道!(不服氣的樣子)
班長:習主席提出的強軍目標,能打勝仗是核心啊!怎么才能打勝仗?光靠白天是遠遠不夠的!仗在夜間打,兵卻只在白天練,戰時必然抓瞎。我們可不能患上“夜盲癥”。當前先進國家軍隊夜視技術飛速發展,有的國家夜訓時間已經達到了訓練總時間的40%—50%。相比之下,我們的夜訓只是安排在分業訓練和師旅團演習階段,并且只占訓練時間的20%,夜訓強度差距之大,還是需要引起我們深思的。
牢騷乙:理是這個理,可我們就是幾個小兵,強軍目標也不是我們能夠得到啊。夜訓,我們適應適應環境不就行了,何必天天練,天天到半夜,槍聲隆隆,還擾民呢,群眾路線跑哪去了?
班長:我們雖是普通的戰士,也要胸懷夢想,有夢才會有行動。對于我們而言,實現強軍夢就必須將其轉化為一個個具體可行的“微目標”,看得見、夠得到。
詩人:俺的目標就是專研夜訓器材,向去年的吳振華“小專家”一樣,參加軍區的夜訓器材展示。
牢騷甲:嗯!那我就在以后的訓練中研究夜間射擊的方法技巧,讓脫靶不再出現,永遠的“脫光”!
班長:那還坐著干啥,還不開始訓練!走起!★
責任編輯:武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