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中瑞現代化奶牛場高級管理和技術人才研修班在中國農業大學開班
【本刊訊】(記者 王興文)規模化生鮮乳生產方式已逐步成為我國奶牛養殖產業發展的主流和方向。但是規模化奶牛場之間的生產與效益水平還比較懸殊,生產水平高的牛場奶牛單產已突破12噸/年,生產水平低的有的還達不到5噸/年。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多為人的因素。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積極響應“農業部科技促進年活動”的號召,參與培養奶牛場職業化場長和技術人才隊伍工作。
2016年6月16日,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舉辦了2016中瑞現代化奶牛場高級管理和技術人才研修班,為中國奶業培養高級人才。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王俊勛、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院長咼于明、農業部國際合作司歐洲處處長王錦標、利樂公司項目經理柴彤濤出席開班儀式并致辭,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李勝利主持開班儀式。
參加培訓班的學員都是來自伊利、蒙牛、現代牧業、輝山、光明、三元、嘉立荷等多家乳企的大型牧場的場長和管理人才,培訓班邀請了國內外、尤其是奶牛技術體系的高級專家和講師授課,突出理論聯系實際,學員會在國內的牧場實習,然后選派優秀學員到瑞典學習一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