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軍
城市夢
雷小軍

月牙兒有些許暗黃,過了涵洞,穿過北環,鄉野的味道便慢慢清晰起來。林木在夜色中更顯茂盛,灌木低矮,草叢森森,道路像一條暗白色的帶子,為我們指引著方向。前方幾點燈光,告訴我們村莊已近。有狗叫聲傳來,還有蛐蛐的叫聲,偶爾飛過一只螢火蟲,還有隱約傳來的笑聲。
心下不禁疑惑,我到底每日里在忙些什么?以至于回鄉一趟,竟被擠至這夜色中?
無論如何,總算回來了。嫂嫂忙著搬凳子,哥哥忙著給我先生遞煙,可愛的小侄子拖著長長的鼻涕好奇地昂起頭看他據說每天很忙的姑姑。
其實他不知道,我亦曾和他一樣,拖著鼻涕,赤著雙腳,玩泥巴,捉蛐蛐,掏鳥窩,快樂得如同鄉野里的公主。
兒時,我從土香濃郁的山村到城里一游,看到閃爍的霓虹,林立的樓群,寬闊的馬路,熙攘的人群,我從來都是羨慕的。城市的家庭更令人向往,抽水馬桶、一塵不染的客廳、沙發、電視,連桌上一盆鄉下常見的綠色植物,我也覺得詩意而美好。
可每次在城里總是短暫停留,哪怕夕陽將要收回最后一抹余暉,我也要擠上一塊錢的回鄉三輪車,一路忍受著雜味、顛簸和滿車嘈雜回家去。蹚河、穿林、走土路、繞池塘,遠遠望見家里的小狗搖著尾巴迎上來,還有那三間瓦房和一盞昏黃的老燈。
那時,我時常覺得,城市,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家在鄉村,雞鴨鵝和豬是鄰居。每次雨后,可以看山上流下來的小瀑布。夏天摸魚,冬天溜冰,春薅嫩草,秋摘野果,一把泥巴能玩出好幾種花樣兒,用石頭可以做許多游戲,每日割草放牛、喂豬養狗,其樂無窮。
可我仍舊向往城市的生活,老師也曾這樣教導我們,要走出農村,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作為農民的孩子,學習是唯一的出路。
于是,我忍住了各種玩樂的誘惑,努力學習,發奮讀書,終于在1997年考上了一所師范院校。戶口隨著我的外出讀書而遷到就讀的小城,我的城市夢似乎不再遙遠。三年師范生涯,青春年華,酸酸甜甜,回味悠遠。畢業時,學校本著從哪里來,回哪里去的原則,將我們分配回本縣,我成了一名鄉村教師。
那是一段難忘的時光,我有了在城市生活的體驗,現在卻要走在鄉間小路上夢想明天。在學校時給學生灌輸遠大理想,滿手的粉筆灰,塵土飛揚的校園,雨天泥濘的黃土路,都讓我的城市夢日益遙遠。
鄉間的明月清輝下,我時常一個人來到村邊的池塘岸,倚著池邊的棗樹,托腮凝望。我寫的《明月依舊》便是那時的心情。一篇不足800字的小文,載著夢想投到我們的縣報,竟然發表了,然后,被縣教體局一個老師發現。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相識。當時,縣教體局缺少能寫材料的人,公選的信息,便是他透露給我的。
我是那個幸運的人。參加完考試,我離開了校園,終于從農村走了出來,擠進了縣城,和那位老師成了同事。數年后,又通過公選,我來到了現在的單位,也在無數的樓閣窗格間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夢想,終于落地開花,璀璨美麗。
我在住房里養上花草,在辦公室里擺上盆景。雖是小城,感恩的心,卻從未遞減。
晚上,窗外有朵朵煙花;白日,耳邊有陣陣車鳴。我鞋子上泥土的香味、青草的綠汁悄然逝去,但是骨子里土生土長的山村風光依然瘋長。我的思緒時常穿越鋼筋水泥,飄向渺渺遠山。明知在黃土地上揮灑汗水不是在城市的窗口遙望遠山的浪漫,可我依舊每日牽掛。
哥哥打來電話,說家里安上太陽能了,洗澡很方便,有空就回來住幾天吧。
哥哥的房子,已是二層小樓,老燈完成使命已然下崗,日光燈將房間照耀得如同白晝,彩電、冰箱、空調一應俱全。新樓房掩映在樹下,鳥聲從來不用等待。
哥哥說,咱現在的生活,跟城里人差不多。
我深有同感。
我想,哥哥的心里,也許與我一樣,曾有個城市夢?
責任編輯: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