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鏈接
開磷之路
——以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生產工藝環保化、礦山環境生態化為基本要求。結合開陽磷礦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綠色礦山建設,推進先進采礦工藝的應用和實施年產800萬噸擴能技改,將開陽磷礦建設成為“更加安全、更加環保、更加高效”的世界一流的綠色礦山,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資源保障。
——加快息烽和開陽大水工業園區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產業基礎和技術條件,遵循化工裝置“大型、先進、系列、集約化”的發展要求,以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優化生產要素配置為核心,以樹立開磷形象和品牌為抓手,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戰略轉型,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與高效利用,把開磷建設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綜合性化工產業基地。
——大力推進和發展貿易和物流產業。將貿易物流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推進資本運作和企業上市工作,使開磷發展成為主業突出、輔業配套,貿易和資本運作相結合的多產業、綜合性的大型企業集團。
——組織開展開陽磷礦區深部勘探找礦。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高資源保障能力。開磷集團立足長遠,在資源消耗逐年加大的情況下,得到了貴州省和國土資源部的大力支持,獲得了探礦權并使用自籌資金投資開陽磷礦區深部詳細勘探,新增磷礦資源儲量8.24億噸,使企業資源儲量達到11億噸,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資源保障。
——以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為契機,建設高水平現代化礦山。按照國家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綠色礦山建設的要求,應用自主開發的“磷化工全廢料自膠凝充填采礦技術”成果,推進和實施礦山年產800萬噸擴能技改工程,使開磷集團礦山地下開采資源回收率達到90%以上,全面完成了采掘布局調整和礦山安全六大系統建設,實現了礦山管控一體化系統上線運行,進一步提升了礦山數字化、智能化、機械化和大型設備遠程控制水平和礦山現代化水平,使開磷礦業成為磷礦石地下開采產量第一、安全第一、環境第一的現代化礦山,礦業開采水平達到世界同類礦山地下開采先進水平,為主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資源保障。
——以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為抓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多元產業一體化經濟發展模式的建立。根據開磷集團“十二五”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結合企業在全國跨四省五市的產業布局和產業發展條件,在著力建設“園林化、生態化、綠色化”工業園區提高產業聚合度的同時,按照差異化、錯位發展的思路,明確各地園區的發展定位及發展模式,實施產業布局調整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初步建成了以“礦肥結合、礦化結合、濕熱并舉、磷煤配套”的工業產業鏈和產品體系及多元產業一體化經濟發展模式,搭建了以磷帶煤、共生發展產業基礎。
——以轉型升級、結構調整為重點,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礦業開發領域,應用新工藝、新技術、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完成了礦山現代化、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實現了“兩化”高度融合,推動礦山實現轉型升級、綠色開發。在化肥生產領域,開磷在國內同行業中首家開發了不添加任何著色劑的本色二銨、兩酸法全水溶性復合肥、硫鎂態特供二銨、氯基智控復合肥、水稻、玉米、小麥、瓜果等經濟作物專用肥等新型肥料,推動了化肥產品結構調整。在新能源領域,形成了以甲烷液化氣、醇烴燃料、草酸亞鐵等為主的產品結構。在新材料領域,完成了雙季、三季季戊四醇、三羥甲基炳烷、水性樹脂涂料、特種UV等新產品開發,填補了開磷集團化工新材料生產的空白。在磷石膏綜合利用領域,開發了磷石膏基生態復合建筑裝飾板、鹽堿地調理劑等,拓展了磷石膏的應用范圍。
——創新營銷模式,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根據開磷主要產品國內外市場的銷售情況,調整了營銷組織結構,采用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加強與客戶的溝通,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主要產品暢銷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并出口亞洲、美洲、中東、澳洲等17個國家和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