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丹東
(沈丘縣趙德營鎮農業服務中心,河南 周口 466325)
2014—2015年沈丘縣小麥新品種展示試驗總結報告
齊丹東
(沈丘縣趙德營鎮農業服務中心,河南周口466325)
選取21種在河南省沈丘縣引進的小麥新品種開展試驗,篩選出在沈丘縣表現優良的品種,為沈丘縣小麥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依據。結果表明,產量表現前五位的品種依次是周麥28、周麥27、百農207、濮麥26和鄭麥0943。
小麥;新品種;產量;特征特性
在國家和省區試中表現優良及在河南省沈丘縣引進的小麥新品種進行展示試驗,以期鑒評出適合沈丘縣種植的高產、優質、穩產且農藝性狀優良的小麥新品種,為沈丘縣小麥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參試品種共計21個,分別為眾麥一號(對照)、周麥27、周麥28、濮麥26、豫麥158、浚麥K8、漯麥18、山農19、豫教五號、百農207、豫農0856、鄭育8號、太學7號、徐麥33、中育9302、漯4-168、金苑麥88、溫麥28、先麥10號、金地828和鄭麥0943。
試驗采取隨機排列,一次重復,小區面積333.5 m2。2014年10月10日播種,2015年6月6日收獲。
各品種產量情況見表1。

表1 21個供試品種產量情況
5.1周麥28
審定編號:國審麥2013009。品種來源:周口市農業科學院,周麥18/周麥22/周2168。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種;幼苗半匍匐,抗寒性較好;分蘗力較強,抗倒春寒能力中等,耐后期高溫;株高76 cm,株型松緊適中,抗倒性好;穗層較整齊;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飽滿度較好;免疫條銹病、葉銹病,高感赤霉病、白粉病、紋枯病。比CK增產116.67 kg,增產20.0%,產量表現第1位。
5.2周麥27
審定編號:國審麥2011003。品種來源:周口市農業科學院,周麥16/矮抗58。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種;幼苗半匍匐,分蘗力一般,成穗率中等;冬季抗寒性較好;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高73 cm;莖稈彈性中等,抗倒性中等;耐旱性一般,灌漿快,熟相一般;穗層整齊,穗較大,結實性好。比CK增產83.34 kg,增產14.3%,產量表現第2位。
5.3百農207
審定編號:國審麥2013010。品種來源:河南百農種業有限公司、河南華冠種業有限公司;周16/百農64。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品種;幼苗半匍匐,長勢旺,葉深綠色;冬季抗寒性中等;分蘗力較強,分蘗成穗率中等;早春發育較快,起身拔節早,兩極分化快,抽穗遲,耐倒春寒能力中等;株高78 cm,株型松緊適中,莖稈粗壯,抗倒性較好;穗層較整齊。比CK增產66.64 kg,增產11.4%,產量表現第3位。
5.4濮麥26號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2013。選育單位:濮陽市神農種業有限公司。品種來源:周麥16號/淮麥20。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大穗型中熟品種;冬季抗寒能力一般;春季返青起身快,兩極分化快,抽穗早;株高77 cm,莖稈較粗,長方型穗,短芒,結實性較好;穗粒數較多,籽粒半角質,黑胚少,飽滿度中等;中抗葉枯病,中感白粉病、條銹病、葉銹病、紋枯病。比CK增產35.00 kg,增產6.0%,產量表現第4位。
5.5鄭麥0943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4025。選育單位: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育種者:許為鋼、胡琳、董海濱、王根松、張磊等。品種來源:鄭97199/濟麥19。
特征特性:屬半冬性中晚熟品種;苗期長勢偏弱,葉色淡綠;春季起身拔節略晚,兩極分化快,分蘗力強;株型松散,株高72 cm,莖稈粗壯,彈性好;穗層整齊,長芒,白殼,白粒,半角質,飽滿度好,黑胚率低;根系活力強,葉功能期長,灌漿速度快,耐后期高溫,成熟落黃好;中抗條銹病,中感葉銹病,中抗白粉病,中感紋枯病,中感赤霉病。比CK增產33.34 kg,增產5.7%,產量表現第5位。
S512.1
B
1674-7909(2016)0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