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田聿 本報記者 劉揚
近來,關于美國在韓國境內部署“薩德”的新聞層出不窮,由于擔心“薩德”帶來的安全威脅和健康傷害,“薩德”部署地星州的民眾進行了激烈抗議。飽受爭議的“薩德”能在韓國玩兒得轉嗎?
運作“薩德”需要專業的美軍精銳
依據美國陸軍既有部署模式,“薩德”作戰單位是連,由6輛發射車(每輛搭載8枚攔截導彈)、一部X波段搜索火控雷達、一個指揮控制中心(C2BMC)及配套設備組成。據中國軍事專家王亞男1日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隨著“薩德”的部署,導彈和雷達的相關技術人員與勤務人員要進駐,圍繞這樣一支高規格的軍事單位的高水平安全保障單位也要進駐,甚至還有一些情報單位、戰場通信等涉及作戰信息鏈條的都要進駐。所以作為美國反導系統在朝鮮半島前進部署的一個關鍵節點,肯定會包括多個專業的軍事人員。
據專家介紹,由于設備高度集成,信息化程度高,因此對操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很高。早在2008年試裝“薩德”之前,美國陸軍便建立了一支龐大的“種子部隊”,直接邀請生產商洛·馬公司為部隊提供相關技術支持。在“薩德”導彈連,說話最有分量的除了連指揮官,就要數戰術掩蔽小組了,他們在C2BMC中心工作,負責確定攔截彈火控方案以及在殺傷評估和可能的再次攔截過程中的交戰細則。專家透露,要成為戰術掩蔽小組的一員,必須有良好的數學、電磁甚至形態學方面的功底。一名退役的美軍雷達軍士回憶,在戰技培訓期間,他要記憶與甄別數以萬計的雷達反射圖像,僅晝夜交替時電離層反射信號與真實導彈飛行信號、晝間電離層反射信號與大風暴時海面雜波干擾信號等,就讓人眼花繚亂,難以選擇。
“薩德”必須依托韓軍保障,但防護能力漏洞不少
盡管“薩德”入韓,美軍的主導地位毋庸置疑,但畢竟到了韓軍“一畝三分地”,各種后勤、情報、協調乃至文化方面的需求都需要韓國友軍提供幫助。僅以現駐韓國慶尚北道倭館的美軍卡羅爾兵營為例,那里部署有第35防炮旅的裝備維修保障分隊,但美國兵只占35%,韓國職員及雇傭兵(英文發音是“喀秋莎”)占到60%以上,同時兵營還部署有駐韓美軍軍需支援團,第57憲兵中隊等單位,他們也同樣夾雜大量韓國“喀秋莎”。
由此可見,美軍要在韓國玩轉“薩德”,同樣少不了韓軍的支持。具體作戰方面,美韓需要實現情報共享和共同早期預警,才能發揮“薩德”的威力。專家認為,未來“薩德”與韓國防空反導系統將實現深度融合,提高韓美前沿部署的安全系數,同時抵消朝鮮“火海戰術”的效能。
不過,專家認為,“薩德”入韓后最大的漏洞就會出現在“東道主”韓國身上。由于朝鮮擁有電磁脈沖炸彈,美韓的相關防護難免“百密一疏”。放眼韓國全境,除駐韓美軍部分重點目標,多數韓國軍事設施沒有進行電磁脈沖防護加固,即便未來“薩德”的作戰陣地進行了電磁加固,可它要依托周邊基礎設施才能運轉起來,而那些地方形同“電磁裸體”。例如,“薩德”以防炮連為作戰單元,短時間伏擊作戰可以利用自帶電源作戰,但遇到長時間機動作戰或保護重要城鎮,就必須接入韓國國家工業電網,這無疑給對手留出巨大的“攻擊空隙”。
光是電磁輻射?專家:“薩德”將讓星州永無寧日
“薩德”系統的大功率設備帶來的電磁輻射會不會對部署地居民的健康與周邊環境構成嚴重影響,是韓方關注的一個焦點。美軍雖然公布了一系列檢測數據證明“薩德”的輻射遠遠低于韓國規定的電磁波安全標準,但相關數據并未平息韓國社會的質疑。
王亞男認為,大功率電磁設備對于人體會有一定影響,但不會造成很大的損害,對于農作物的影響也應該比較有限。相比之下,“薩德”對于韓國社會環境的影響巨大。一旦“薩德”進入韓國,無論歸哪支部隊管轄,都一定屬于重點單位,圍繞這支部隊會進駐相當數量的美軍人員。而大量美軍人員的進駐肯定會對韓國當地的社會環境構成影響,特別是部署的軍事單位規格很高、外界關注度很大,駐韓美軍人員的調動勢必引發當地社會安定狀況的變化,當地老百姓的平靜生活將被打破。此外還有一系列后續影響需要警惕,一旦“薩德”進駐星州地區,星州一定會成為朝鮮半島上所有軍事單位、情報單位以及相關機構高度關注的地理坐標,各方的情報人員會打著各種幌子到這里來刺探信息,包括對“薩德”感興趣的恐怖分子也會對那里投以特殊關注,這就導致原本寧靜的地方將會成為各方軍事、技術、戰略博弈的焦點,星州乃至韓國都會永無寧日。同時,由于朝鮮半島的面積并不太大,即便“薩德”具有較強的反導能力,但作為朝鮮最有效的博弈手段之一,朝鮮的彈道導彈會將“薩德”系統的部署地標定為重點打擊目標,有事時,坐標都不需要修訂,導彈就將覆蓋那里。
王亞男表示,“薩德”部署在韓國,戰略上收益最大的是美國,因為它成功向朝中俄施加了壓力。韓國表面上好像借助“薩德”提升了保護自己的能力,但在朝韓雙方距離如此近的情況下,“薩德”是否能成功攔截朝鮮彈道導彈還是未知數,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從外界的角度來看,韓國的損失大于收益,“薩德”入韓在非戰時只會讓已經很脆弱的半島安全天平向惡化的方向快速偏轉,而在戰時花了那么大代價部署的“薩德”系統很可能無法為韓國力挽狂瀾?!?/p>
環球時報2016-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