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靖芳
坦率說,當四年前本來生活網創立時,能夠理解其創始人喻華峰提出的“食物即媒介”概念的人,遠遠不如今天這么多。四年來,以“吃貨”為集中體現的消費升級顛覆了越來越多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以本來生活為代表的生鮮電商便是這股浪潮的幕后推手。
站在中國生鮮電商第五年的起點,7月7日,在北京舉行的2016年本來生活回家吃飯運動聯盟啟動儀式上,喻華峰指出,本來生活網要抓住消費升級的三大機遇,從供給側、供應鏈、用戶體驗等方面,創新并分享全球食品價值鏈。
從2012年起,本來生活網選擇自己的生日——每年7月17日作為“回家吃飯日”,聯合社會力量,發起一系列社會公益活動。這一運動倡導人們少加班,少應酬,放慢生活節奏,回歸家庭、回歸生活本真,讓生活原汁原味。
“回家吃飯”進行四年之際,這一運動得到了行業內更大的反響,目前已經有3000多家企業參與本來生活的早鳥計劃和回家吃飯運動,并得到了全國100多位明星名人的祝福和參與 。
在今年早些時候,本來生活完成了1.17億美金C、C+輪融資。喻華峰曾經表示,前兩年的生鮮電商行業還只是春秋時代,馬上將進入戰國時代,只有四五家能活下來,2018年才能迎來黃金發展時期。之所以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其實與當前生鮮電商行業的變化有關。7月7日,喻華峰結合當前的消費升級帶來三大機遇,詳細闡述了本來生活的未來三大戰略。
供給側升級是生鮮電商最大的挑戰與機遇,也是本來生活的最大戰略。目前,中國的優質生鮮供應與歐美日差距在20年以上,隨著中國消費能力的提升,對生鮮電商提出了優質化、標準化、規?;推放苹囊?,這也是消費升級的必經方向。
在這一趨勢之下,本來生活提出了“供應端升級”戰略。其一是標準化——與生產端一起,逐步建立從生產、加工、儲運到包裝等環節的標準;其二是金融支持——為供應端升級提供金融支持;其三是品牌打造與品牌溢價——利用新媒體矩陣、明星名人資源,打造特色品、大品的品牌。
消費升級的背后支持是流通方式升級。本來生活倡導流通的去中介化所帶來的不僅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時更能保證品質、分享利益。
在流通方式層面,本來生活已在B2C、P2B、O2O分別有布局。本來生活旗下的本來果坊從基地直供水果店、本來集市為便利店提供一站式經營解決方案。2016年,本來集市將覆蓋23個城市、3萬家便利店,進一步夯實P2B業務。
包含線上線下流通升級零售業升級是消費升級的必然結果。本來生活的應對戰略包括提供高性價比的商品,聯合數萬商家采購,統一開發新品,降低采購成本;還將助力線下零售,提升運營水平與用戶體驗,將優質零散店改造為本來加盟店,建立實體網絡價值,提升零售端品牌價值和經營水平,為用戶提供次日消費、極速消費、到店消費等不同消費場景。
從未來業務模式上看,通過B2C、P2B、O2O三大渠道,本來生活已經構建起溝通生產者、零售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生鮮流通閉環,這更是本來生活對于生鮮電商行業的未來思考。但顯然,本來生活的生鮮戰略符合當前消費升級的產業趨勢,同時也能帶動生鮮電商發展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