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
【概況】2015年,鄭州市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為統攬,積極推進水務改革,持續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完善管理機制,大力發展民生水利,扎實推進防汛抗旱、都市區生態水系提升、農村安全飲水、農田水利現代化示范鄉鎮等重點項目建設,初步建成防洪、排澇、灌溉、供水等功能為一體的水利綜合保障體系,實現了“十二五”圓滿收官,全市水務事業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
【防汛抗旱】2015年,全面開展汛前隱患排查和隱患點除險加固,對排查出的77處問題進行整改。協調鄭州警備區、駐鄭部隊、軍事院校組建15支共4520人的防汛抗洪搶險隊,組織軍民防汛搶險演練,儲備1500萬元的各類防汛物資。推進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初步形成“縣、鄉、村、組、戶”為一體的群策群防體系。借助“互聯網+”模式,發揮和優化防汛信息平臺作用,與16位市級分包領導、38個成員單位及各縣(市)區防指的聯系互動和應急響應,實現實時會商決策。修訂完善《鄭州市抗旱預案》,督促引水入密工程進度,解決新密市水資源短缺問題,指導登封市編制引水入登規劃,加快推進列入省抗旱規劃的水源工程等項目建設,與平頂山市簽訂了全國首個跨流域水量交易協議,努力破解城市缺水瓶頸。

5月初,直升機參加防汛搶險演練運送傷員
【生態水系建設】推進??谟S工程、石佛沉砂池至鄭州西區生態供水工程、環城生態水系循環工程和賈魯河生態水系綜合治理工程等四大重點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共完成投資10.18億元。環城生態水系循環工程、石佛沉砂池至鄭州西區生態供水工程分別于12月10日和12月19日開工建設。牛口峪引黃工程土地異地代保已落實,一級泵站建設完成。賈魯河象湖至萬三公路段應急疏挖工程預計2016年汛前完工,賈魯河生態水系綜合治理工程正在加快推進前期工作。索須河天河路節點景觀提升示范段已建設完成,東風渠、十八里河等河道上15座攔蓄水閘、壩陸續完工投用。在10月下旬市人大開展的生態水系全面提升工作專項評議中得到“滿意”評價。

索須河天河路景觀提升工程
【水清河美行動】以“水清河美”為目標,加強生態水系運行管理,全年下達調度令103次,生態水系調水總量達1.6億立方米。推行“水長制”和“河長制”,突出河道截污治污和兩岸生態管護,封堵根治沿河排污口137處,清理河道垃圾76處,拆除違章建筑59處。分別對魏河金杯路至中州大道5.7千米、七里河107輔道至商都路14.7千米進行清淤,對十七里河匯合口上游進行應急清淤,十七里河(航海路橡膠壩—岔河村橋)進行擴挖清淤,有效地提高了河道防洪排澇能力和水景觀效果。
【農村安全飲水】全年計劃解決16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實際解決16.14萬人,總投資7954萬元。其中,中央安排市6個縣(市)區5916萬元,解決12.37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10月底工程已全面完工,并實現通水入戶;市本級安排登封、新密兩市2038萬元,解決3.77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12月底完工。截至“十二五”末,全市共解決346.21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已達95%以上,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飲水安全村村通自來水的目標。完成中央預算內投資1110萬元,同步建成8個區域水質檢測中心。
【農田水利現代化示范鄉鎮項目建設】按照《鄭州市農田水利現代化示范鄉鎮建設規劃》,積極開展以節水灌溉為目標的農田水利現代化示范鄉鎮項目建設,著力打造“智能、節水、規模、增效”的現代化示范區。已啟動的10個項目中,2013年度3個項目已完工并發揮效益,總投資2.27億元,初步實現工程標準化、灌溉高效化、測控自動化、農田園田化的建設效果。2014年度4個項目新鄭城關、滎陽廣武、登封潁陽、中牟狼城崗總投資2.94億元,已完成投資18885萬元;2015年度3個項目新鄭新村、滎陽王村、中牟黃店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計劃投資1.96億元,實施方案已經市發改委批復。
【南水北調和移民工作】南水北調配套工程與干線工程同步通水,劉灣、柿園、白廟水廠先后完成水源置換,丹江水已成為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受益人口達650萬人,日供水85萬立方米,全年供水2.2億立方米。做好南水北調征遷掃尾,加快臨時用地返還復墾,完成跨渠橋梁管養移交,妥善解決干渠遺留問題,制定應急預案,積極做好啟福大道及水泉溝等關鍵部位度汛隱患治理,確保南水北調干渠工程度汛安全和供水安全。下達2015年度丹江口庫區移民第三批獎補資金1121萬元,落實產業發展資金2950萬元,丹江口庫區移民人均收入從2011年的4000元增長到2015年的13500元。持續推進大中型水庫移民避險解困試點工作,發放大中型水庫移民直補資金4172萬元,第一批避險解困試點部分群眾已入住新居,第二批避險解困資金6459.84萬元已全部下達。
【水資源管理和水政執法】全市基本建立覆蓋市、縣兩級的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框架體系,強化取水許可管理、計劃用水指標核定、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等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實,征收水資源費及加價水費2170萬元,完成重要飲用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評估自查,全年地下水開采總量1770萬立方米,相較于2014年地下水總開采量減少10%,順利通過國家節水型城市第3次復驗。按照“五單一網”要求梳理水資源管理權責清單,依法依規界定了市水務局115項權責事項和承辦的市政府14項權責事項。強化水行政執法責任制,開展普法培訓,推行服務型執法和精細化執法,規范水表安裝并定期校驗,建立微信公眾平臺自報系統,嚴厲打擊非法取水現象,全年查處131件舉報案件、143件重點水事違法案件。重點開展市內5區水資源管理摸底普查,排查全市736家用水單位,依法查處鄭州龍浴灣溫泉酒店等3家單位違法取水案;與公安和檢察機關聯動成立專項執法組對30家重點對象逐一查處。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平臺,通過節水宣傳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等方式,廣泛宣傳水法水情,提高全民節水意識,營造良好的尊法守法氛圍,《中國水利報》專版刊登了鄭州市開展水情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
【水庫除險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全市列入規劃的124座(中型13座、小型111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圓滿收官,共完成投資7.9億元,13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全部完成竣工驗收或蓄水驗收,111座小型水庫全部完成建設任務,95座完成竣工驗收。24個列入規劃的中小河流治理項目投資計劃已全部下達,治理總長度257.46千米,批復總投資5.4億元,2015年前批復的22個項目中,5個項目通過竣工驗收,14個項目正在進行法人驗收,3個項目進入掃尾階段,2015年11月新批復的2個項目正在積極籌備開工?;拘纬赏陚淇煽康姆篮楸U象w系。
【水土保持生態治理】投資285萬元的新密市大潭嘴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項目已完工,全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4.8平方千米,占計劃治理面積45平方千米的122%。對新建鐵路石武客運專線等28個項目開展水土保持監督檢查,實現市批生產建設項目監督檢查全覆蓋;嚴格征繳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補償費,共征繳3個項目補償費31.65萬元,實現市級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零的突破;完成鄭州至萬州鐵路等22個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技術審查、鄭開城際鐵路等9個項目水土保持設施專項驗收,全市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報率、實施率和驗收率明顯提高。
【水行政審批】水行政審批“一個窗口對外、一個機構履職、一枚印章簽批”的體制機制已經建立,基本實現了“兩集中兩到位”?!拔鍐我痪W”制度改革落實到位,權責界定明確清晰。全年辦理行政許可事項36件,接待行政審批咨詢服務387人次,換發取水許可證12個,辦理滿意率97%以上,提前辦結率100%,得到良好評價,在全市行政審批工作排名中穩居前列。
【“十三五”規劃編制】從防洪減災、生態水系建設、民生水利建設、水資源開發利用、水資源節約與保護、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海綿城市建設、水利法制建設、水利改革發展和水利行業能力建設等十個方面,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著力打造生態水利,發展民生水利,推行精準水利,構建法治水利。規劃估算總投資431.56億元,其中2016—2018年規劃投資346.53億元,2019—2020年規劃投資85.03億元,力爭通過5年時間,構建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水安全保障體系。
【水利改革】整合設立農村水利和水土保持處,新成立行政審批辦公室。取消了畜滯洪區避洪設施建設、洪泛區和蓄滯洪區內非防洪建設項目洪水影響評價報告審核、壩頂兼作公路等3項審批。下放河道采砂審批給登封市水務局行政許可,調整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審批為其他權力事項,取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水庫審批、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防洪規劃同意書審核2項審批事項。完善行政決策機制,加快推進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新鄭市農田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和創新運行管護機制試點有序推進,新密市水權交易試點工作取得圓滿成功。
(陳 琢 宋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