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
【概況】2015年,共完成各項水利投入52億元。其中,農村水利建設完成投資7億元,解決農村飲水安全32.39萬人,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年度計劃10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2.6平方千米,完成移民后期扶持項目487個,完成投資6327萬元。對21處河道險工、7座水庫的水毀病壞進行了加強修復,對175.5千米河道、19座中小型水庫進行維修養護;全市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340公頃,發展節水灌溉面積4000公頃;城市水系綜合治理完成投資45億元,引黃入洛工程全線貫通,伊河東湖、洛河東湖12月31日立壩蓄水,故縣水庫引水工程全線開工并完成形象進度60%,前坪水庫主體工程10月8日開工建設。
【水庫除險加固】全市中小型水庫152座,需除險加固148座。中型水庫10座除險加固,2007年開始分3批實施,已完成9座,分別為新安段家溝水庫、洛寧大溝口水庫、汝陽玉馬水庫、市直龍脖水庫、偃師九龍角水庫、伊川劉窯水庫、宜陽寺河水庫、伊川范店水庫、汝陽虎盤水庫;偃師陶花店水庫于2013年8月下達計劃,2015年底完成。小型水庫142座除險加固139座,其中小(1)型水庫需除險加固61座,至2013年主體已全部完成。小(2)型水庫需除險加固78座,全部完成安全鑒定,并下達計劃74座,至2014年底全部完成除險加固任務,2015年底完成全部小(2)型水庫的竣工驗收工作。
【飲水安全】2015年,洛陽市飲水安全項目投資1.45億元,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424處,解決9個縣(市)87個鄉(鎮、辦)237個行政村、1個農場、5個林場,共計32.4萬農村居民和農村在校師生的安全飲水問題。“十二五”期間,全市累計投入13.4億元,解決197萬農村居民和在校師生安全飲水問題,進入國家規劃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部完成。
【抗旱吃水工程】按照洛陽市《洛陽市農村抗旱吃水工程建設獎補辦法》,堅持“政府引導、行業指導、群眾自愿、民辦公助、先建后補”原則,調動農村群眾興修抗旱吃水工程積極性,加快山丘區抗旱吃水工程建設步伐,提高農村抗旱減災能力,解決山丘區群眾吃水問題。2015年共建抗旱吃水工程902處,其中水窖(水池)792座,大口井30眼,管井80眼。市級財政補助資金733.26萬元。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小河流治理范圍為流域面積200—3000平方千米的河流,要求2015年以前對中小河流重要河段進行綜合治理,洛陽市共有18條河流的28個項目列入國家治理規劃。截至2015年底,上級共下達中小河流治理項目25個,完成投資5億元,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年度施工計劃25個。
【水土保持】洛陽市地處黃土高原東南邊緣,境內山川丘嶺交錯,地形地貌復雜多樣,水土流失嚴重。2015年,全市計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0平方千米,實際完成152.6多平方千米,其中:基本農田1100公頃,水保林4780公頃,經濟林4600公頃,封育治理4800公頃,整修淤地壩3座,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38處。河南省下達的7項重點水土保持工程全部按期建設完成,總投資3847萬元,通過河南省水利廳及有關部門組織的驗收。
【小農水重點縣項目】2015年完成投資6032萬元,按期完成小農水重點項目建設任務,涉及伊川縣順陽渠、幸福渠節水改造和洛寧縣河底鎮高標準糧田建設,通過省水利項目考核。新增灌溉面積2233公項,恢復改善灌溉面積1773公項,新增節水灌溉面積4007公項。
【伊洛河水生態文明示范區】伊洛河水生態文明示范區是洛陽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重點項目。位于洛陽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內的伊洛河夾河灘地帶,規劃范圍為:西臨隋唐洛陽城、東至漢魏洛陽故城、北至洛河北岸的中州東路、南到伊河南岸的洛偃快速通道,涉及洛龍區的白馬寺鎮、李樓鎮和伊濱區佃莊鎮,總面積約55平方千米。按照洛陽市城區水系總體布局,初步規劃伊洛河水生態文明示范區的水系布局為“三河五湖十園”:“三河”即洛河、伊河及連通兩河的伊洛運河;“五湖”即洛河東湖、太平湖,伊河東湖、白塔湖,位于示范區中心區域的龍肇湖;“十園”即在示范區內規劃布局10個景色各異的水景公園,高起點、高質量建設一批引水蓄水調水重點工程,打造引排順暢、豐枯調劑、多源互補、調控自如的水網體系。
【城市水系建設】引黃入洛工程全線貫通。引黃入洛工程是小浪底南岸灌區規劃中的自流灌區總干渠部分,主要建設內容是開挖穿越邙嶺的20千米隧洞,把黃河水引入洛陽市區。工程總投資4億元,設計引水流量9立方米/秒,日引水量77.76萬立方米。2010年4月開工建設,2015年9月29日全線貫通,12月16日全線通水。“引黃入洛”沿線穿越約10千米硬巖段、5千米軟巖段和5千米土方段,涉及水文、地質、水工、供水、水生態治理等多個領域,是洛陽市水利建設史上長度跨度最大、施工難度最大、地質條件最復雜的水利隧洞工程,被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稱為“紅旗渠精神”“城市樣本”。引黃入洛工程全線貫通被評為2015年洛陽市十大新聞之一。

2015年,洛陽伊河東湖橡膠壩項目工程
引洛濟秦工程。工程利用秦嶺灌溉渠從宜陽縣城引洛河水,通過新開挖5千米隧洞,送水至秦嶺防洪渠,解決秦嶺防洪渠平時無水的問題,打造穿越澗西區、高新區的城市西部水系景觀。設計引水流量2立方米/秒,日引水量17.2萬立方米。工程總投資1億元。2015年5月,總長3742米的“引洛濟秦”隧洞全線貫通。
洛河東湖。洛河東湖項目是伊洛河水生態文明示范區水系重點工程之一,項目地址位于洛河二廣高速橋下游,西起二廣高速橋下游200米太平橡膠壩,東至洛龍區白馬寺鎮與偃師市交界處,全長7.8千米,防洪標準采用10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9770立方米/秒,壩址位于白馬寺村,采用氣盾壩擋水,攔河壩工程總長度518米其中氣盾壩長278米,固定堰長240米(左側固定偃90米,右側固定堰150米)。包括堤防新建加固、河道疏浚、攔河壩工程、景觀綠化,項目總投資12億元。2014年5月18日開工,2015年12月31日主體建設完成,立壩蓄水,形成水面面積324公頃,蓄水量1630萬立方米。
伊河東湖。伊河東湖項目是伊洛河水生態文明示范區水系重點項目之一,壩址位于伊河治理東延伸段末端靠上游300米處。建設內容包括1.5千米河道治理和攔河壩工程,總投資6億元。攔河壩壩高4.5米,長1400米。項目于2014年7月18日開始建設,2015年12月26日建成,并開始蓄水。形成水面面積270公頃,蓄水量607萬立方米。
伊洛運河。伊洛運河是伊洛河水生態文明示范區重要水系項目之一。伊洛運河工程位于洛河南堤至伊河北堤,二廣高速與規劃中原大道之間的夾河灘,線路總長4.35千米。主要建設內容為伊洛連通渠渠道、伊河防洪閘、洛河防洪閘。渠道工程連接伊河東湖水面工程和洛河東湖水面工程,總水面面積11.24公頃,正常蓄水容量30.9萬立方米。渠道與伊河、洛河堤防交叉處各設置防洪閘1座。估算總投資為3億元。項目于2015年7月開工建設,截至年底,完成形象進度40%。
華夏文明第一河示范段。華夏文明第一河示范段項目是指洛河5.5千米(洛陽大橋—李南大橋)和瀍河5.2千米(310國道—洛河口)綜合治理和改造提升項目。示范段項目實施主要圍繞水系水質改善、岸線美化、生態提升展開,主要工程內容包括治污截污、生態清淤、生態修復、景觀提升、亮化提升等。洛河段主要突出洛神文化,瀍河段主要突出運河文化。示范段項目投資總額約10億元,采用BT模式投資建設。工程于2014年5月18日開工,洛河段治理改造項目陸續開工,計劃2016年牡丹文化節前建設完成。
故縣水庫引水。故縣水庫引水項目主要目的是,提高城市用水質量、改善城市用水結構、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故縣水庫引水起點位于故縣水庫大壩泄洪中孔下游,終點位于洛陽市高新區擬建水廠和關林水廠。引水管路全長125.23千米,設計引水流量5立方米/秒,日最大引水能力43.2萬立方米,除供給洛陽市區用水外,為洛寧縣、新安縣、宜陽縣、伊川縣規劃供水規模5萬立方米/日,估算投資17.5億元。項目于2014年5月啟動,2014年12月11日先期開工隧洞工程。2015年7月全線開工,計劃于2016年9月底前建設完成。
【洛陽水生態示范區項目】2015年9月29日,國家財政部官方網站發布《關于公布第二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范項目的通知》(財金〔2015〕109號),洛陽伊洛河水生態文明示范區項目成功獲得財政部第二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示范項目。伊洛河水生態文明示范區項目,是洛陽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總投資約54億元。該項目PPP運作嚴格按照財政部PPP操作規范進行,先后成為洛陽市首批示范性PPP項目、省財政廳示范性PPP項目。本次成功申報國家財政部示范性PPP項目,為洛陽市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防汛抗旱】2015年,全市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全年沒有旱澇災害發生。備汛期間,全市各級、各部門及時完善預案,足額儲備物資,認真落實責任,加強應急演練,提高防汛應急能力。主汛期內,認真組織防汛會商,加強督導檢查,有效保證防汛工作扎實開展,保證了汛期安全度過。全年河南省下達洛陽市抗旱引調提水項目24個,涉及偃師市、孟津縣、伊川縣、汝陽縣、嵩縣、洛寧縣等7個縣(市),總投資11871萬元,完成總任務的80%年度建設任務。
【山洪災害防御體系建設】2015年,省水利廳下達洛陽市山洪災害防治項目資金1854萬元,其中,非工程措施補充完善727萬元,山洪溝治理(宜陽縣廟溝河)1127萬元,涉及非工程措施補充完善和山洪溝治理等建設,要求非工程措施補充完善12月底前完成建設任務,山洪溝治理12月底前完成總任務的80%,全部按期完成。
【水政水資源管理】2015年,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4月份通過河南省考核和國家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抽查。簡化審批程序,規范行政許可,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加強聯合執法,解決執法不規范和多頭執法問題;全年共查處各類水事案件56起,糾正違法行為328起,拆除違章建筑20余處,維護良好的水事秩序。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技術等手段,全力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各項工作,加快節水示范工程項目的建設步伐,促進水資源合理、高效、可持續利用。全面落實河段長制,持續開展河流清潔行動,督查督導全市域河流清潔工作,全市河渠水系水質在全省始終排在前三位。
【砂場拆遷】為保證伊洛河水生態文明示范區重點水系建設,需對施工范圍內20家砂場進行拆遷。市水務局聯合國土局、公安局等多部門印發《洛陽市水生態文明示范區砂場拆除實施方案》,并抽調9名縣級領導、15名副縣級后備干部、100余名水政執法人員,分成5個工作組,采取分包砂場,現場駐守動員,國土、公安、水政執法力量配合的工作方法,強力推進砂場拆除工作。歷經400多天,伊洛河項目區20家砂場全部實現和諧拆除。其間,累計出動人員200余人次,各類大型拆除設備200余臺次,拆除清理砂場采挖加工設備38套300萬余公斤,清理項目施工區砂石料200余萬立方米,為項目工程施工掃清了障礙。
【前坪水庫工程開工建設】2015年10月8日,前坪水庫正式開工建設。前坪水庫位于北汝河上游,壩址在汝陽縣縣城以西9千米處的前坪村,主壩長810米,最大壩高90.3米。工程總投資約44.6億元,工期5年。建設完畢后,前坪水庫工程可控制流域面積1325平方千米,其水庫總庫容可達5.84億立方米,將成為以防洪為主,融合供水、灌溉、發電功能于一體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移民安置】回流移民安置大頭落地。加快移民小區住宅建設進度,崇都、高都兩小區2015年10月21日舉行入住儀式,伊東小區住宅已全面開工建設。對符合居住地安置的家庭,兌付建房補貼,實施居住地安置。協調各方將回流移民戶口統一遷到嵩縣,實現屬地管理。開展洛陽市水庫移民矛盾問題集中排查化解活動,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制定應急預案,落實穩控措施,全面排查問題,著力化解矛盾,省訪、京防問題連續下降,保持移民大局穩定。
(郭永勝 宋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