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權(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花叢鎮畜牧獸醫站,四川巴中636085)
豬喘氣病防治
廖明權
(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花叢鎮畜牧獸醫站,四川巴中636085)

豬喘氣病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病豬主要臨診癥狀是咳嗽、喘氣。本病大小豬都易感染,尤其是斷奶仔豬。
病原體長期存在于豬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潮濕、污穢、通風不良、寒冷、擁擠等因素易促發本病。該病無明顯的季節性,以冬春多發。
豬喘氣病僅發生于豬,不同品種、年齡、性別的豬均能感染喘氣病,其中以哺乳仔豬和幼豬最易感(其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其次是妊娠后期的母豬和哺乳母豬,而育肥豬發病較少。母豬、成年豬多呈慢性感染和隱性感染。
肺炎支原體主要存在于感染豬的呼吸道、肺組織、肺門淋巴結和縱膈淋巴結中。病豬和帶菌豬是導致本病的傳染源,病豬在癥狀消失后的半年至一年仍可帶菌,外購隱性感染豬可導致本病發生。呼吸道是本病的傳染途徑,病原體可隨病豬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到體外。
豬舍通風不良、擁擠、陰濕、寒冷,氣候突變,飼養管理不善和衛生條件不良可促進本病發生,如豬有繼發感染,則病情更重。首次發病的豬場,本病常呈暴發性流行,且病豬多呈急性感染(其癥狀重,病死率高)。老疫區的豬多為慢性或隱性感染,其癥狀不明顯,病死率低。
2.1急性型見于新發病豬,以仔豬、妊娠母豬和哺乳仔豬發病為多。病豬劇喘,呈腹式呼吸、犬坐姿勢,時而發生痙攣性陣咳,其體溫一般正常,有繼發感染時體溫升高。病豬食欲大減或廢絕,日漸消瘦。急性型病程約1周,病豬常窒息而死。
2.2慢性型多見于老疫區的架子豬、育肥豬和后備母豬。病豬長期咳嗽,清晨進食前后及劇烈運動時咳嗽癥狀最明顯,嚴重的出現痙攣性咳嗽。
病豬體溫不高,消瘦,發育不良,被毛粗亂,其病程達2個月,有的達半年以上。慢性型病豬的病死率不高,但易發生繼發感染,這是導致夏季豬群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2.3隱性感染豬不表現出明顯癥狀,偶見個別豬咳嗽,剖檢見病豬有肺炎病灶。隱性感染豬在老疫區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其作為平行、垂直傳播本病的傳染源,是影響防疫效果的主要因素。
病變首先發生于肺心葉,然后逐漸擴展到尖葉、中間葉及膈葉前下緣,形成融合性支氣管肺炎。病豬兩側肺的病變大致對稱,病變部腫大,呈淡紅色或灰紅色的半透明狀,其界限明顯,似鮮嫩的肌肉。病程延長、病情加重時,病變部呈蝦肉樣變,如有繼發感染,可引起肺和胸膜的纖維性、化膿性和壞死性病變。
本病結合流行病學特點、病理變化、臨床癥狀等可作出初步診斷。診斷時應注意與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流感等的區別。
導致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為胸膜肺炎放線桿菌。病豬肺有彌漫性、急性出血性壞死,尤其是膈葉背側,嚴重的可引起胸膜炎和胸膜粘連。
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患豬耳朵發紺,胸部淋巴結水腫、增大,呈褐色,同時母豬出現死胎、流產和產木乃伊胎。
流感患豬有感冒癥狀,其體溫出現變化,且大部分病豬用抗生素治療有效。
預防本病,重點應在母豬產前、產后7 d,仔豬斷奶前后7d,豬群轉欄前7d等幾個關鍵時期用藥,并在天氣出現變化、飼養管理條件發生改變或周圍有疫情時連續用藥2周。豬場應建立生物安全體系,對本病采取綜合預防措施。
5.1豬場環境控制發病場應淘汰、隔離感染母豬、育成豬,并封閉豬場,控制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出。未發現喘氣病的種豬場應加強飼養管理,并對出欄后的豬舍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消毒可選用廣譜、高效、刺激性小的醛類消毒劑,圈舍消毒并空置一周以上再進新豬。
保持合理的飼養密度,豬舍保持空氣新鮮,及時清除糞便和污物,減少轉欄和混群的次數。
5.2飼料營養為豬群提供營養水平高、營養均衡的飼料,在飼料中添加必要的維生素,以減少發病。飼料中加入脫霉產品,防止飼料霉變引發本病。飼料脫霉應選用能吸附霉菌毒素,且對飼料營養成分無影響的產品,如霉消安、霉脫安、霉吸安等,以保證豬的免疫系統正常運轉。
5.3豬場應制訂合理的免疫程序仔豬5~7日齡用喘氣苗首免,15~20日齡加強免疫一次。盡管仔豬注苗后不能獲得完全的免疫保護,不能完全阻止豬肺炎支原體感染,但注射疫苗能減輕感染造成的肺部病變,提高豬的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
5.4藥物預防預防豬喘氣病的藥物有替米考星、泰妙菌素、氟苯尼考、鹽酸林可-硫酸壯觀霉素及喹諾酮類藥物等,聯合用藥比單獨用藥的效果明顯。預防用藥的同時,配合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藥物,如免疫肽、黃芪多糖等則效果更好。
5.5自繁自養豬喘氣病有的地區流行十分普遍,且病豬使用一般抗菌劑,如磺胺、青霉素、鏈霉素及紅霉素等皆無治療效果。這些地區控制本病主要應加強飼養管理,合理調配飼料,堅持自繁自養,如必須從外地引進種豬,則應了解豬源所在地的本病流行情況。豬購入后應嚴格隔離3個月,并注意觀察其有無咳嗽和喘氣癥狀,確認無喘氣病的方可混群飼養。自繁自養是阻止病豬或帶菌豬進入豬場的重要環節,也是保護豬場免受感染的重要手段。
治療本病可用:10%氟苯尼考400 g+40%林可霉素200g/t飲水或拌料。10%氟苯尼考400g+ 60%頭孢拉定300g/t飲水或拌料。80%泰妙菌素150 g+強力霉素300×10-6+70%阿莫西林300 g/t飲水或拌料。肌肉注射林可霉素,每千克體重50 mg,5d一療程,連用2個療程。肌注泰樂菌素,每千克體重10 mg,3 d為一療程或肌注氟苯尼考,10mg/kg體重,5d為一療程。肌注恩諾沙星,每千克體重5mg,5d為一療程。■
中圖分類號:S858.286.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8964(2016)06-0047-02
收稿日期:201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