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芳
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要入鄉隨俗,尊重他人的風俗習慣,這是我們的處世之道。可是,你知道嗎?通過細心觀察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民俗鄉規,從而得到啟迪,再進行發明創新,也是發明創造中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風俗啟迪法。
在阿拉伯國家,虔誠的伊斯蘭教徒無論居家或旅行,每日都會按時祈禱。祈禱時,他們一定要跪拜于地毯上,且面向圣城麥加。根據這一風俗,你想到什么創意了嗎?
比利時人范德維格在旅途中發現這種風俗后,靈機一動,巧妙地將扁平的指南針嵌入祈禱用的地毯中。這指南針指的不是正南正北,而是始終指向麥加。這樣,伊斯蘭教徒不管走到哪里,只要將他發明的“指南針地毯”往地上一鋪,就能準確地找到麥加所在的方向。這種地毯一上市,立刻成了搶手貨。
不久后,范德維格發現非洲各國政府都要掛張元首照片,由于氣候濕熱,照片極易泛黃變形,因此需要經常更換,給工作人員帶來了不少麻煩。他想到了將元首照片織在壁毯上,既美觀又耐用。

很快,他設計出了織有一些非洲國家元首頭像的壁毯,深受一些非洲國家的歡迎。他設計制作的亞西爾·阿拉法特頭像壁毯,僅在阿拉伯國家一年就賣掉了上萬張。
類似的例子在我國也有不少。山東一家鞋廠開發出一種布鞋新品,質量和款式都很不錯,便胸有成竹地將產品發往某地區銷售。誰知貨到不久,代理商便打電話要求退貨。這是為什么呢?
鞋廠調查后得知,問題出在布鞋的顏色上。海藍色的布鞋不是很受消費者歡迎嗎?為什么這個地區的人偏偏不買賬呢?原來當地有個風俗,只有辦喪事時,婦女們才穿海藍色的布鞋,以示哀悼。因此,布鞋新品被當地消費者打入了冷宮。
從這件事得到教訓后,廠家悟出:既要入鄉隨俗對固有產品進行改進,更要主動針對習俗開發新品。
不久,他們探聽到某縣流行過寒食節,并且有這樣一種風俗:所有頭一年結婚的新媳婦都要給七姑八姨等親戚每人送一雙鞋,便馬上組織力量特制一種寒食節禮品鞋,既新潮又實惠,趕在節前運往目的地,果然銷量很好。
不管是“指南針地毯”、織有元首頭像的壁毯,還是寒食節禮品鞋,人們運用風俗啟迪法發明的產品都不賴。
在發明創造過程中,我們也可以根據地方風俗,開動腦筋,將一些毫無特色的產品轉變為“風俗產品”。在旅游業不斷發展的今天,這類產品肯定會成為消費者獵奇的對象。

風俗包括民俗習慣和風土人情。我們不僅可以像范德維格那樣利用民俗習慣隨俗而變,開發出別具一格的產品,也可以從風土人情中尋找靈感。
比如,日本一些公司和機關單位每到年末、年初,都要舉行忘年會和新年會。按照約定俗成的規定,與會者都要在會上唱一首歌。為了不出洋相,職員們事先得花時間偷偷背唱歌曲。盡管如此,還是有許多人在會上唱歌走調或忘詞。因此,大多數人會隨身攜帶一個記有歌詞的小本子。
一個善于動腦筋的手絹商根據這個習俗,開發出了一種歌詞手絹,這種手絹上面印有幾首流行歌曲。人們把它放在西裝口袋里,需要時拿出來看,非常方便,而且與從包里掏出歌本相比,顯得大方,還不失身份。因此,這種歌詞手絹一上市,就成了新年前后的俏貨。
由于數千年歷史的沉淀,我國各地的民俗風情千奇百怪。在利用民俗風情開發新品時,我們要注意移風易俗,正確引導和開創社會新風氣。對于有害社會精神文明的陳規陋習,我們切忌見利忘義。
比如一些地方盛行迷信之風,迷信用品暗中猖獗,我們即使發現這類產品很有市場,也不應該在上面動歪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