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錦秀 李嘉寧 譚德鎮 謝慧英 汪春暉 葉苑慧(廣東省東莞市石排醫院耳鼻咽喉科 東莞 523330)
·實驗研究·
地塞米松治療突發性耳聾的臨床療效分析
章錦秀李嘉寧譚德鎮謝慧英汪春暉葉苑慧(廣東省東莞市石排醫院耳鼻咽喉科東莞523330)
摘要:目的:分析地塞米松對于突發性耳聾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醫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6例突發性耳聾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根據電腦隨機的方式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3例。實驗組采用地塞米松靜脈滴注加基礎治療;對照組僅用基礎治療,包括銀杏葉提取物、前列地爾擴張內耳微小血管;能量合劑及甲鈷胺等營養神經及高壓氧等治療。10d作為一個療程。對比治療效果。結果:應用靜脈滴注地塞米松治療的實驗組有效率63.64%顯著優于對照組39.3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靜脈注射地塞米松對突發性耳聾,具有安全可靠的治療效果,對患者康復非常重要。
關鍵詞:地塞米松 突發性耳聾 臨床治療效果
突發性耳聾是耳內科常見病,發病機制及誘發原因尚不完全明確,發病突然,可能在幾分鐘、幾小時或是幾天之內出現聽力驟降,至少連續兩個頻率的聽力降低20dB[1],大多表現為中度或重度癥狀,以單耳發病最為常見,部分患者伴隨眩暈和耳鳴。其中有少部分患者在發病后逐漸恢復正常或者部分恢復正常[2]。大多數研究認為該病的發病機制在于代謝紊亂、病毒感染、微循環紊亂以及變態反應等,推測發病原因在于內耳缺血缺氧。但是不論什么原因,突發性耳聾均可能造成內耳血管狹窄、痙攣,進而影響耳蝸的正常功能。地塞米松是一種糖皮質激素,臨床通常用于抗炎、抗過敏,對感染性與非感染性炎癥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3]。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應用地塞米松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效果受到廣泛關注,本文通過分組研究探討激素治療突發性耳聾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6例突發性耳聾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滿足以下突發性耳聾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05,濟南)中相關標準:①突然出現的,在數分鐘、數小時或者3d之內,非波動性的感音神經性聽力受損,可能是輕度、中度、重度甚至全聾;②發病的原因不明;③部分伴隨有耳鳴、眩暈和惡心等癥狀,但不反復發作;④第VIII顱神經受損,其余神經沒有受損癥狀[4]。患者的排除標準有:①具有既往聽力下降史以及可追溯的耳外傷、病毒或細菌感染造成的可導致聽力下降的疾病;②發病到就診時間超過1個月;③通過影像學檢驗發現具有中耳、外耳與內耳炎性疾病、聽神經瘤;④具有激素使用禁忌癥,或同時接受其他治療。
通過電腦隨機分組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3例,實驗組中有男性15例、女性18例;左耳17例、右耳16例;患者的年齡13~75歲,平均年齡(42.08±11.87)歲。對照組中女性17例、男性16例;左耳13例、右耳20例;患者的年齡12~71歲,平均年齡(38.63±11.54)歲。對實驗組和對照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發現組間差異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患者入院之后即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實施常規的血液、生化和免疫學檢查,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進行聽道CT掃描或者是MRI檢查,排除內聽道占位性病變。實驗組給予10mg地塞米松加入濃度為5%的葡萄糖注射液(生理鹽水)50mL或是100mL中靜脈滴注,同時給予銀杏葉提取物、前列地爾擴張內耳微小血管;并應用能量合劑、甲鈷胺等營養神經、輔以高壓氧等治療,以10d為一個療程。

表1兩組一般資料之間的對比
1.3療效評價:在治療前及治療后2d進行純音測試,之后間隔4d進行測試。分別以 0.25kHz、0.5kHz、1.0kHz、2.0kHz以及4.0kHz的平均聽閾作為效果判斷依據、以中華耳鼻咽喉科編委會制定的分級標準進行評價:①基本痊愈:達到健耳或者是患病之前的水平;②顯效:聽閾提高30dB以上;③有效:聽閾改善在15~30dB之間;④無效:聽閾改善小于15dB[5]。
1.4統計學方法:本研究的數據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分析和處理,采用X2檢驗。以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給予10d的治療,并進行1個月后的純音測聽評價治療結果,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為63.64%,對照組有效率為39.39%,對比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治療有效率對比[n(%)]
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病,發病人群較廣、可見于不同的年齡層[6]。該病的發病機制和原因尚不清楚,但是均可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紅細胞的變形能力減弱,最終影響聽力感受器功能,導致突發性耳聾。當前,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方法較多,臨床中大多采取綜合治療,有效率可超過70%。早期激素治療是唯一有循證醫學依據的方式,激素的用藥途徑有經靜脈或直接鼓室注射,鼓室注射是一種有創治療,在我們基層醫院不能普及,靜脈用激素方式能普及,雖然有全身性副作用。對患者全身應用類固醇激素是基層醫院治療突發性耳聾的常規方法,能夠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糖皮質激素能夠與受體結合進而影響到特異性基因表達和轉錄;影響細胞的滲透壓以及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代謝;對突發性耳聾應用地塞米松具有抗病毒、抑制毛細血管擴張、消除水腫以及減少炎性滲出等作用,能夠快速改善耳內血液供應與微循環、消除神經組織的水腫[7]。有文獻資料提示糖皮質激素對于中度耳聾或是重度耳聾的效果更好,但是本文研究中發現糖皮質激素具有廣泛的可行性,在不同病情程度、不同年齡的患者中均可應用。此外,關于糖皮質激素產生的副作用有相關報道,但本組中沒有明顯的副作用表現,更未見“反跳”現象。個別患者在使用激素之后出現興奮、失眠等不良反應。針對不良反應,可改為通過鼓室注射。
總而言之,在本文研究中,實驗組在綜合治療基礎上應用糖皮質激素,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患者的病情改善較好,值得基層醫院推廣。
參考文獻
[1]謝薇,劉贇,王穎,等.銀杏葉、地塞米松、輔酶-A注射液聯用治療突發性耳聾療效觀察[C].//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科分會第十六次全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0:227-228.
[2]楊晶,武連華,劉雪華,等.高壓氧綜合治療全頻聽力損失突發性耳聾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13,20(1):32-35.
[3]李欣,王銳,姜子剛,等.影響鼓室內激素治療突發性耳聾的多因素分析[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0,8(4):437-440.
[4]王明明,樊兆民,侯志強,等.糖皮質激素局部注射與全身應用在特發性突發性聾分型治療中的療效[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49(1):11-15.
[5]鄧炳輝,林云雁,吳華飛,等.單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突發性耳聾的療效分析[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2(3):383-386.
[6]曹衛,邱建新,張琨齡,等.甲潑尼龍琥珀酸鈉鼓室注射治療突發性聾[J].中華耳科學雜志,2007,5(3):297-298.
[7]趙俊峰,孫曉萍,常玉蘭,等.地塞米松聯合高壓氧輔助治療糖尿病并發突發性耳聾臨床療效分析 [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3,29(6):63-65.
中圖分類號:R764.4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7-0018-02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examethasone in treating sudden deafness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examethasone for sudden deafness.Methods:66 cases of sudden deafness treated between January 2012 and December~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According to the computer,the method was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examethasone intravenous infusion plus basic therapy;Ra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only treated,including ginkgo leaf extract and alprostadil expansion inner ear microvascular;energy mixture and methylcobalamin neurotrophic and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10 days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Differe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treated with dexamethasone was 39.39%,63.64%,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dexamethasone on sudden deafness,with relatively safe and reliable treatment effect,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Dexamethasone Sudden deafness Clinical outc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