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炯光
摘 要:近年來我國綠色建筑發展迅猛,在國家政策大力推動下,綠色建筑迎來了規?;l展階段。建筑行業應提倡綠色的建筑理念,切實做到建筑材料的高效利用和避免資源的浪費。在新時期,綠色建筑設計和綠色節能建筑必然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綠色建筑;節能;環保
隨著我國第一批“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項目在2008年8月4日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人們開始關注綠色建筑,并有了綠色的理念。綠色建筑在未來的時期可能是時代的發展潮流,同時好的綠色建筑也會成為人們共同的需求。綠色建筑是節能的進一步拓展和優化。最近中國環保意識的興起,既是形勢所迫,也是我國在發展經濟時的一個側重點。
1 綠色建筑概述
1.1 綠色建筑的內涵?!熬G色建筑”中的“綠色”,它并不是指在墻體的周圍種上花草樹木,或者是在房頂上搞綠化。綠色建筑是一種抽象的概念,綠色建筑強調該建筑對當前環境沒有損害,同時也考慮到該建筑對生態平衡的影響,所以又可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筑、生態建筑、回歸大自然建筑、節能環保建筑等。
1.2 綠色建筑的理念。節能理念:傳統的建筑大量消耗資源,產生了較多的廢氣物從而污染與破壞環境 從而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同等條件下綠色建筑要比傳統的建筑能耗降低70%-75%,并且在資源利用方面也進行了優化。環保理念:綠色建筑尊重本土文化、自然、氣候,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廢水、垃圾處理以及提高室內環境質量,實現環境零污染。和諧理念:一般建筑與外界是隔離的,封閉的,所以感受氣候的變化就無從說起;綠色建筑就不是這樣的,它與外部是互聯互通的,外部的環境與內部的環境相互協調,讓人們感知一年四季的季節變化,讓人類生活的更健康和有品位?;貧w自然:古人寫詩注重詩中有景,景中帶詩。同樣我們的綠色建筑也注重這些,即,建筑融入自然,它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2 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
2.1 可持續發展原則。提到可持續發展那么這就和“低能耗、高科技為手段的精細化設計、注重建筑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些關鍵詞分不開。在和傳統建筑比起來,綠色建筑遵循以下的原則,綠色建筑注重使用壽命。當一個建筑方案定下來之后,從施工到驗收,使用以及拆除的過程是一個建筑的全壽命時段。若把建筑的構成材料考慮進來的話,這一壽命時段還應包括原材料的開采、運輸和加工過程,向后涉及到建筑廢棄、拆毀后的垃圾處理等全過程。關注建筑的壽命時段就意味著,不但我們應該在建筑規劃的時候考慮到建筑的使用周期,而且我們也應該把環境保護的問題考慮進來。同時在建筑使用時期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低耗、無害的空間。另外考慮到建筑物使用后的拆除問題,并把拆除所受損失降到最低。
2.2 高效性原則。一個好的綠色建筑設計必然會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資源的浪費為目的的。這些資源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以及不可再生資源和能源。從而污染排放和垃圾生成量得到降低,使環境損害降到最低。我們常用的方法:例如采用創新的結構體系、可再生和可循環材料、高效率的建筑設備與部品等。
2.3 自然原則。建筑外部環境設計、建設與使用過程中應加強對原生生態系統的保護,避免和減少對生態系統的干擾和破壞,盡可能保持原有生態基質、廊道、斑塊的連續性;如果有受損和退化的生態系統,我們要采取必要的修復手段。如果在建設過程中造成了生態系統破壞,采取生態補償的措施也顯得尤為重要。
3 綠色建筑的設計要點
3.1 重視整體設計。綠色建筑的性能及成本被整體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在設計一個綠色建筑的時候,我們要從大局出發,而不是在小處落筆。整體效果指的是綠色建筑與周圍的環境融合的恰到好處。例如,在熱帶地區,我們知道,當然比較熱,如果我們使用保溫材料將會出現資源錯配的情況,寒冷地區,我們要把有限的資源合理搭配,譬如,我們要把保溫材料放在比較寒冷的位置,如窗戶,門等。這樣,我們不僅高效利用了我們所能動用的資源,同時也節約了成本,避免了資源的浪費。的確是事半功倍。
3.2 因地制宜。一個地方的經濟條件,環境水平,文化環境,地理位置都會成為一個建筑設計方案應該考慮的因素。綠色建筑的設計之初,我們本著建筑與當地環境,當地生態,當地地理結構恰當融合的初心去規劃該綠色建筑,讓建筑與當地的自然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藝術家設計出的建筑好似渾然天成。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說,我們所建成的綠色建筑也是當地環境的次級自然生態。每一個地域的獨特氣候條件、自然資源、現存人文建筑、社會水平及文化環境和一個成功的綠色建筑的案例息息相關。所以,有些時候,你會發現如果把一個地方非常優秀的建筑方案,搬到另一個地方,將會顯得特別蹩腳。
3.3 尊重基地環境。中國的園林文化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樹有木。因此我們不論規劃和建設是怎樣的進行的,前提的是我們不能破壞原有的環境。過去我們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相信人定勝天。但是隨之而來的自然災害讓我們意識到敬畏自然的重要性。在我們開發一個建筑項目的時候,這種建筑或多或少都會影響當地物種的多樣性。提到物種的多樣性,大家可能不太重視,認為無關大雅的事。其實不然,一個國家總的基因庫影響一個國家的種群興衰。其危害結果是循序漸進的。
3.4 創造健康舒適的室內環境。創新而又富有情趣的室內環境不僅激發和諧,迷人而有新意的,松弛和更新的室內布局,而且減少壓力,驅除過敏癥以及其他疾病,激發活力,并能營造健康氛圍的,無毒的環境。這樣的環境讓人身心和精神得到愉悅的感受。創造健康舒適的室內環境從綠色家居管理,到關注人體工程學,到非常有創新力的設計方案,都是為了為人類提供健康舒適的室內環境。
3.5 應用減輕環境負荷的建筑節能新技術。綠色材料在綠色建筑占很大的比例。可再生、可回收,并且對環境污染小,低能耗的材料都可以稱作為綠色的材料。因此,環境兼容性好的材料及零部件在建筑中應該首先做考慮,有毒、有害和輻射特性的材料應該避免使用。我們的所用材料應易于再利用、回收、再制造或易于降解,節約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另外,我們應盡可能的使用同類的資源,這樣也會減少回收利用的成本。高效使用節約型能源,以及建筑的節能創新技術。我們常用這些例如:根據室內的亮度調節室內照明的系統、局域空調、局域換氣系統、節水系統;能源的循環使用,包括對二次能源的利用、蓄熱系統、排熱回收等;使用壽命強的建筑材料;多采用便于建筑保養、修繕、更新的設計;為其他設備,像豎井、機房、面積、層高、荷載等日后的設計留下足夠的空間。
4 結語
建筑是人們不可或缺的住所,是溫暖的港灣,是人類繁衍生息的載體。我們在各個歷史時期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建筑,它們象征著一個時代的記憶,供后人來懷念和欣賞。我們地球上的人口已經到了很大的一個規模,人類索取大自然的資源,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的平衡遭受嚴重挑戰。所以,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建筑方式,大力發展綠色建筑,使建筑既舒適、健康、高效,又與環境和諧共生。綠色建筑的興起是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水平提高的客觀要求,是可持續發展的新探索,人類進入了建筑史的新時代。
參考文獻
[1] 王濤.論綠色建筑設計的內涵與策略[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09).
[2] 付曉惠.綠色建筑整合設計理論及其應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1.
[3] 唐中義.綠色建筑設計方案的綜合評價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