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君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特稿
咸豐的藍字匾額與慈禧的藍印章
李文君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紫禁城咸福宮的西配殿中,懸掛著一塊咸豐皇帝御書的匾額。金絲楠木質地的匾上三個藍色漢字「克敬居」,漢字的右邊還配有相對應的滿文。在滿漢文結合部的匾額上方,蓋著金色的「咸豐御筆之寶」印章。這塊滿漢文合璧匾額的最特別之處,是匾文采用藍色書寫。紫禁城中現存的匾額,匾文要么用金字,要么是墨書,個別也有采用淺綠色字體書寫的,但用藍色書寫匾文,克敬居匾是個孤例。為什么是藍字匾文呢?會不會是因金絲楠的質地,為了與匾額的底色形成色彩對比而故意采用藍漆呢?答案是否定的。就在隆宗門內的軍機處中,有一塊同樣質地的金絲楠匾,雍正皇帝用金漆在上面書寫了「一堂和氣」四個字,金字與金絲楠匾的質地很協調,并沒有出現視覺上的不適??磥?,追求色彩對比的推斷難以成立。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咸豐皇帝最終放棄通行的金字與墨書,而選用了藍字呢?

克敬居匾額
善于講掌故的唐魯孫先生在《說東道西》一書中,收錄了一篇《藍印泥》的短文,對理解「克敬居」匾額很有幫助,文章不長,抄錄如下:
前兩天《聯合報》登了任伯年畫的鐘馗,一幅蓋的是紅印章,一幅蓋的是藍印章。我想在任伯年生前,還是講究款式時代,在字畫上蓋用藍色印章,也許筆者所見者少,簡直聞所未聞。從藍印章連帶想起了用藍印泥,我在臺灣交往的南紙店、文具行、圖章店也不在少數,真還沒看到哪家陳列有藍色印泥的。
早年在內地丁憂守制,給人通函寫信,或是私人文件需要蓋上印章的一律采用藍印泥。有些講究體制的人,給人寫信用的信封,不用官封(信封中間一條紅簽,現在已經少見,京劇舞臺尚偶或見到)而改用紅框框,自己住址用藍色。
有一次我接到一位近親丁外艱守制給我的信,他把紅框框也印成藍色,我連信都沒拆,就給他原信退回。后來他問家母舅,責問我何以不收他的信。家母舅又來問我,我說框框里是我的范圍,如果我給他的信,框框里才是他的范圍,可以把紅框框涂黑?,F在他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藍框框藍地址,我有重堂在闈,只好原封璧回了。

一堂和氣匾額
此外有些人以為自己知禮,守制期間,私函用藍印泥,當然這是理所當然,可是用在官文書上,似乎就有點欠考慮了。筆者在「財政部」服務時,有一位海關監督給部長上呈文,當時他在丁內艱連小官章也換了藍色。孔庸之不愿意令人難堪,只告訴官務署署長張福運說:「遜清官場,逢到丁憂必是開缺回籍服喪守制,等到服闋再行出仕,守制期間私人函件改用藍色印章,表示自己是不祥之人。有些人家辦喜慶事,用紅帖子,怕人家忌諱,姓名旁邊要跨上『從吉』二字,至于行文上當然更不能把不吉的顏色印在官書上了。我絲毫沒有責備他的意思,請你轉告他,只是讓他明白這是個道理就是了?!顾@種長者諄諄之言,實在令部下沒話可說。
筆者看過古今名人字畫,少說也在萬件以上,至于任伯年在自己畫上蓋上藍色印章,還是第一次聽說(還沒見過),此間不乏畫壇碩彥,究竟古代畫家有哪幾位蓋過藍印章在字畫上,如果有,必定有所說詞,希望知道的名家有以教我就無任心感啦。
從上文可以看出,用藍色的印章是代表丁憂守制的意思。那么藍色的匾文呢?也是代表守制嗎?答案是肯定的。原來,在清中期,西六宮之一的咸福宮是皇帝居喪守孝的地方,嘉慶、道光、咸豐三位皇帝都曾在此居住,為先皇守孝。古人父母去世,子女要守孝三年,官員要報丁憂,回原籍守制。皇帝因有諸多國家大事等著他處理,不能長時間守孝,但也要象征性地守孝一百天。在守孝期間,皇帝不剃須發,不入黃色琉璃瓦覆頂的后宮,住在臨時搭起的氈房內。氈房內不設床鋪,只是在地上鋪白色的氈子,起居就在氈子上面,這樣的守喪方式,叫做「苫次」。克敬居匾額就是咸豐在咸福宮守孝期間制作的。另外,在國喪期間,國家公文上也有蓋藍印章的習慣。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豐皇帝駕崩于避暑山莊。《鄧華熙日記》八月二十一日記載:「進署(鄧時任刑部員外郎),取藍印結五張。」此時正在咸豐的服喪期內,故用印結上用藍印章。
克敬居匾額上的「克敬」一詞,出自《尚書·太甲中》:「惟天無親,克敬惟親?!挂馑际侨藢τ谔靵碚f,并沒有親疏之別,只有懂得尊敬天,才能成為它的親人,才能得到天的眷顧與青睞。道光剛剛過世,咸豐制作此匾,就是要表明他要繼承父皇遺志,遵循「敬天法祖」治國理念的決心。按照唐先生的說法,丁憂守孝的人,在私人信函或文件上多使用藍印泥。咸豐此匾字體全用藍漆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匾文全用藍色,為了不讓色彩過于沉郁,上方的印章采用了金色,與藍色的匾文冷暖搭配,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效果。在制作此匾的同時,咸豐還制作了一枚田黃石質的「克敬居」印章,借此來表達對道光的哀思。

清咸豐 田黃石克敬居印章通高四.八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走筆至此,想起一則從周劭先生《清代皇族的名諱》一文(收于《一管集》一書)中看來的典故:咸豐五年(一八五五年)七月初九日(公歷八月二十一日),恭親王奕?的生母,道光皇帝的孝靜成皇后去世。太后去世,按慣例,從皇帝起皇子皇孫都必須守孝,守喪期間,不得親近女眷??删驮诘诙甑陌嗽露眨特S的弟弟,奕?的哥哥,也就是道光的第五子惇親王奕誴卻「喜」得一子。太后去世,這位惇親王很是「不謹」,竟在持服期間誕下王子,在當時這是極不光彩的事情。等到要報宗人府上皇家宗譜玉牒時,問題來了。宗人府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對這種生于服中的「孽種」,命名時必須在名中加一個「犬」字,以示他的不孝有悖于人倫,如禽獸一般。奕誴此子,與同治皇帝載淳、光緒皇帝載湉一輩,行輩字為「載」,下一字應有三點水的偏旁,三點水再加一個「犬」字,最后就有了「載漪」這個名字。雖然有反犬旁,意思倒也不壞,「漪歟盛哉」、「清漪園」便是贊頌或名勝之地。這種帶犬的嘉字在字典里恐怕也不多,然而服中生子的荒唐事究竟在皇族中還是少有的。這位載漪,就是后來因支持義和團而被八國聯軍指名為頭號「戰犯」的端王,也就是大阿哥溥儁的生父。

永天慶匾額
閑言少敘,話歸正題。守孝期間表達悲思的方式,除了用藍印章與藍字之外,不用朱紅、大紅等色的紙張也是很重要的一點。蔣廷錫是康雍兩朝著名的宮廷畫家,深受皇帝賞識,還曾擔任過戶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等要職??滴鯐r,皇帝賜給他西華門外的宅院一所,還為其御題匾曰「揖翠堂」。雍正時,皇帝又賜給他德勝門內的一所住宅。在清朝,每逢過年時,皇帝有書寫「福」字賜給重臣的習慣。按慣例,「?!棺忠话阋獙懺诖蠹t色的紙箋上。雍正五年(一七二七年)年終賜福時,因蔣廷錫的母親去世不久,他還在守孝期間,雍正特別「書金箋福字以賜」?;实勰芊畔律矶?,設身處地,為守制大臣著想,破例不用紅紙箋而改用金紙箋賞賜,在當時的環境下是很難得的,對人臣來講,稱得上是「不世之恩遇」。(陳康祺《郎潛紀聞二筆》卷十二,第五四五頁)這也說明,守制之人,在不用紅色印章之余,也不用朱紅色等艷色的紙箋。

含和履中匾額
無獨有偶,在養心殿后體順堂西暖閣中,還有一塊蓋著藍色印章的匾額。這塊匾紅地墨書,上書「永天慶」三個大字,由慈禧太后題寫,匾額上方正中鈐藍色「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印章。慈禧皇太后是葉赫那拉氏最早的徽號,上于同治剛剛登基的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年)九月。慈禧為什么用藍色的印章呢?是因為在紅色質地上蓋紅色的印章,沒有色差,怕看不清楚嗎?顯然不是,體順堂中的「含和履中」與「與福相迎」二匾,就是在紅色質地上鈐蓋的朱文印章,到今日已過百年,依然看得很清楚。既然用藍印章不是追求色彩對比,那么就只能用守孝來解釋了??韶椅臑椤赣捞鞈c」,含有喜慶之意,匾地又用大紅色,與守孝的初衷相悖,又實在解釋不通。即使真的是表示守孝哀思之意,身為皇太后的慈禧,又在為誰「守制」呢?考慮到體順堂改建于光緒初年,慈禧用藍印章表示哀思的對象,最有可能是兒子同治皇帝。另外,兩宮垂簾時,慈安太后曾在體順堂居住過,她于光緒七年(一八八一年)去世,慈禧用藍印章也可能是為了哀思慈安。到底誰是慈禧哀思的對象,在沒有更多的證據之前,還真的不好下結論。希望隨著清宮檔案的逐步出版,有一天能在其中找到解開這一謎團的答案。

與福相迎匾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