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先明 何福康 張海慧
(贛中南地質礦產勘查研究院 江西南昌 330000)
探討新形勢下地質礦產勘查技術及找礦方法
郭先明 何福康 張海慧
(贛中南地質礦產勘查研究院 江西南昌 330000)
近年來地質礦產勘查等方面的技術取得了較為明顯的進步和發展,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現有的模式也遠遠滿足不了不斷增長的需求。由于礦產資源在我國能源中占據較為重要的地位,加之礦產資源的不可再生性,不斷地尋找新的礦產資源成為較為急切的問題。本文探討了新形勢下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希望對地質礦產勘查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礦產資源的勘查也越來越艱難,因為隨著開發的深入,裸露在地表的礦產也越來越少,開發新的礦產必須不斷地探索新的技術。從地質勘查工作原本的屬性來看,地質勘查的難度本身就比較大,需要掌握很多方面的東西,著手之前也需要對周圍的地質環境和結構進行深入而仔細的調查。
因此,要想短時間內能夠取得較好的勘查結果,就必須結合當地的實際選擇出最佳的勘查技術和方法,測繪、物探等一些專業的勘查手段被廣泛的使用起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節奏不斷地加快,礦產資源的需求也爆發式的增長的,盡管我國目前的礦產資源較為豐富,但是,由于勘查技術的局限,導致開發遠遠滿足不了實際的需求,因此,對于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來說,必須加快礦產的開發力度,然后提高利用率,確保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礦產作為較為重要的能源,在我國人民的生活中有著很大的作用,了解其現狀,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導我們對于礦產的勘查。面對當前新的發展形勢,社會經濟對能源資源的需求不斷上升,但是綜合國情來看,地質礦產的發展相對落后。為了與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相適應,必須深入對礦產資源的合理開采和高效利用加以探索。
1.1 缺少必要的資金儲備
礦產作為我國較為重要的能源,在我國人民的生活中有著大的作用。但是最近幾年來礦產的儲備增長得較慢,進入危機的礦產資源也逐漸變多,隨著難度的加大和缺乏技術的創新,勘查也變得越來越難。我國對于礦產勘查的投入不能很好地支持技術等方面的提升,阻礙了礦產資源的勘查等。
1.2 科技創新力度不夠
當前礦產勘查作業過程中,最為常見的還是按照人工勘查的傳統方法,這使得整個勘察工作過程變得效率極其低下,特別是在一些地形較為復雜、區域存在一定危險的情況下,人工礦產勘查的工作范圍非常有限。除此以外,當前地質勘查部門的相關礦產勘查設備還是比較老套,使用的礦產勘查技術手段缺乏創新,對整個礦產勘查工作流程缺乏整體的合理性規劃,進而造成礦產勘查過程效率低下,出現人員傷亡事故的概率居高不下,所以為了保證我國礦產勘查工作的高效率、少傷亡,我國相關地質勘察部門有待在技術人員的培養和技術的創新方面進行加強。
2.1 統籌規劃立足整體
地質勘查以及找礦首先要在整個環節中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為科學發展觀的落實奠定基礎。然而,在實際的操作層面,必須樹立整體觀,從整個地質勘查的各方面效益入手進行較為全面的考量,確保各個方面的資源的協調與統一,尤其是不同地區之間的工作必須統一,節奏和步調也必須一致,這樣才能方便不同區域之間工作的協調,從而為地質勘查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2 科技創新為重點
國內各個領域的發展都需要科學技術作為基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地質勘探同樣需要科學技術。所以,應當充分認識科學技術的優勢和重要性,在地質勘查過程中,針對特殊區域進行深入分析,逐步轉化區域優勢、創新成礦理論,結合最新科學技術,引入信息系統,建立全面完善的地質科技創新體系,提高找礦質量和工作效率。同時,也需要在一些重點領域有所拓寬。在提出新的開發要求的同時,地質勘查和找礦必須看到地質分布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整合多種因素和資源分布特征,有側重的進行開采,不同區域,力度不同,方法不同,做到因地制宜,這是遵循資源生長規律的表現。
2.3 循序漸進原則
所有的技術都是很龐雜的,在較短的時間以及跨度上不能較為透徹地理解和掌握核心。關鍵的是對于計劃地層的信息狀況的獲取,重視產生礦的地質的特點,尋找當地的相關的或相似的地質信息,從而更好地指導對于礦產資源的尋找。地質勘查是一項具有一定難度的工作項目,在地質勘查過程中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涉及到許多復雜精細的環節,而不同的環節需要一定的地質勘查相關知識的支持,此外,還需要結合當地地形條件,聽從相關專業人士的經驗總結,最終才有可能發現礦產資源。
3.1 地質填圖法
地質填圖法是一種有效結合傳統形式的方式,是與傳統方式的一種融合,通過圖紙來分析各種技術性分析。該方式通過運用合理的地質原理。在進行有效分析。通過實際的工作經驗與區域性地理形成因素。找出地下礦產資源分布,這種找礦技術的運用過程其比例尺寸不固定,這也是優勢所在,其基礎應用包含了地質構成、形態以及地特征等。是符合實際情況的有效措施。在找礦過程只要使用得當還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3.2 X熒光技術
X熒光技術不僅可以對元素進行定性分析,分析出是何種元素,還可以對元素進行定量分析,分析出各種元素的含量。眾所周知,礦產一般都具有輻射、磁性等特點,當采用X熒光技術進行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時,當收到礦山深處礦產波長的刺激后,通過對X射線的能量或者波長的測量即可知道它是何種元素發出的,并且還可以根據X射線強度來確定元素在樣品中的含量,所以這種技術能精確的認定礦產的范圍和深度,極大的提高了礦產的利用率。X熒光儀見圖1所示,測量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Qk表示待測定元素之含量;Ii表示待測樣品中第i種主要元素的特征X射線熒光的照射量率;Is表示待測樣品中激發源射線的散射射線之照射量率;a0ai表示刻度方程的刻度系數,并且根據測量精度不低于5%的要求,X熒光樣品的測量時間一般確定為300s。

圖1 X熒光儀
3.3 礫石找礦法
礦石在野外環境下必定受到氧化和風化的影響,其在這一系列的變化過程中,將產生許多小的巖石礪或礦礪,這些變化產生的產生物在某些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下,慢慢的蔓延開來。一般情況下,礫石的只是在一個小的范圍內蔓延,主要分布在礦床周圍。這個特點給地質工作者提供了找礦所需的條件,地質學家可以根據擴散的機理和外部機制,從而提高地質找礦工作的效率。
3.4 GPS感應技術
GPS感應技術又稱為全球定位系統,尤其是最近幾年,GPS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其定位精度大幅度提高,利用GPS感應技術進行地質礦產勘查是一種高科技先進手段,這種高科技手段就是利用衛星、無線電對特定的物質進行導航定位,然后發送精確的位置坐標信息,通過GPS遙感技術可以準確查明礦區所處的區域地質構造位置,得到的結果能夠為工程實踐提供參考。雖然位于地表深處具有較多的礦產,但是這些礦產都比較穩定,不同的礦產混合物,雖然組成成分差別較大,但是不同礦產卻具有極其穩定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所以在進行地質勘查過程中就可以利用波譜儀對礦產進行光譜分析,得出特定的光譜曲線,從而進一步確定礦產混合物的組成元素。
總的來說,在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下,地質礦產勘查和勘查技術需要推陳出新。然而,一方面由于我國礦業起步還比較晚,在地質勘查和勘查技術領域缺乏經驗,有些方面還不夠成熟,這就產生了礦產開發效率低、產量少等一系列問題;另一方面,傳統的調查方法還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為了改變現狀,需要進一步探討如何合理利用我國礦產資源,并提出在新形勢下的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和勘查技術應遵循的原則,使我國礦業走上科學合理的發展道路。
[1]張鑫利,陳秉芳,余福承,等.新形勢下當前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分析[J].硅谷,2013(13).
[2]劉學超,米雪.淺議新形勢下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J].江西科技:電子版,2015(2).
[3]許超,張艷芳.關于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方法的若干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5):47.
[4]任海鵬,李墨.分析地質工程找礦中大比例找礦技術[J].科技與企業,2013(23):268.
[5]萬 飛.試論新形勢下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J].科學中國人,2015(29).
P624
A
1004-7344(2016)20-0176-02
2016-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