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天明
2015年3月22日,湖南邵陽,滬昆高鐵邵陽北站附近正在飛速行駛的列車
邵商(湖南邵陽商人)劉純鷹已經在國外打拼了15年。近年來,他一直在盤算:生意做大以后,自己最好干什么?
回鄉的愿望越來越迫切。“我們有人脈、有資源,我希望都能帶回家鄉。”當劉純鷹坐在《瞭望東方周刊》記者面前時,已經是泰國湖南商會會長、湖南邵東隆源創業園董事長——他最終將公司戰略版圖落地故鄉邵陽市邵東縣。
在劉純鷹的操持下,由邵東隆源創業園牽頭,邵東縣箱包服裝進出口企業協會成立了。劉純鷹的設想是:讓境外商會創造性地聯手湖南省內外行業協會,把遍布全球的僑商資源引向邵東,再經商會把“邵東制造”輻射全球。
如果他的設想成功,家鄉的優勢資源將得到整合,打包推向海外;同時,把國外的特色產業引進邵陽,加速故鄉經濟發展。
劉純鷹只是邵商回流潮中的一員。據邵陽市商務局局長劉得正介紹,目前邵陽在外經商人士有100萬之多,建立異地商會100多個。邵商已走出國門,足跡遍及5大洲——僅在東盟地區就有10萬大軍。
據本刊記者了解,邵商實力雄厚,擁有資產總值約4萬億元。
“東方猶太人”
在湘中偏西南的地方,有一座2500年歷史的古城,該地自宋代起被稱為“寶慶”(今邵陽市)。這里誕生了晚清最早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家魏源、民國時期再造共和的名將蔡鍔,以及“臺灣經濟之父”尹仲容等一批名人。
而這個地方最不容小覷的是:誕生了邵商。
據史料記載,“邵商”始于唐朝,盛于明朝,在改革開放后成為珠三角經濟腹地的一支勁旅,其人數之多、分布之廣、影響力之大,國內罕見。
自古,邵陽人就有外出謀生之習,他們在國內許多大城市建立了碼頭和會館,形成了自己的買賣王國。
實際上,邵商源自邵東。
邵東為邵陽下轄縣,跟浙江溫州頗似,地少人多,資源匱乏。當時邵東人為謀生計,窮則思變,在國內率先從商,鄉友們攜手走出了故土。
20世紀70年代始,國內中部地區最早的村辦企業、民營企業、小商品專業市場和民營經濟實驗開發區,多為邵商創辦,他們也是中部地區最早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商人群體之一。
邵商人多勢眾,在業內與溫商齊名。
時至20世紀80年代,邵東已形成一個龐大的“游商部落”。他們互相幫襯、抱團發展,數量達30萬人之多。他們的足跡從珠三角、長三角地區逐漸向全國輻射,后來,在偏遠的黑龍江漠河、新疆阿勒泰和西藏阿里等地,都能覓到邵東人的身影。
他們長于商賈,敢為人先,“霸得蠻,吃得苦,愛動腦”,被外界譽為“東方猶太人”。
正是在邵東人的影響和帶動下,邵陽其他區縣的商人也紛至沓來,陸續扎進商海。其中,隆回縣的淘金者結伴出行,走遍中國的產金地區,并把足跡伸入了緬甸、越南、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
如今在老撾、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家的諸多地區,可以找到邵陽人興辦的紅木加工廠、橡膠加工廠和柴油機廠。
邵陽市政府提供給《瞭望東方周刊》的數據顯示,約有10萬邵陽人在東盟經商創業,他們主要投資摩托車、空調、手機、家用電器、五金工具、日用百貨等。其中,老撾四分之一的國民生產總值由邵商創造。
目前,一批由邵商掌舵的泰國湖南工業園、老撾湖南工業園、越南湖南商貿物流工業園、印尼湖南工業園等也在悄然崛起。
在東盟,邵商通過多年打拼,發展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涵蓋了電子、機械、礦產、建筑、化工、家具、農業、商貿等領域。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世界各地發展、擁有規模以上實業的邵商達百萬人之多,總資產超過4萬億元。在全國大多數地級以上城市建有邵陽路或邵東街,在全國10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建立了邵陽(寶慶)商會。
就在邵商崛起、走向世界的同時,一些有意思的現象正在發生。
家鄉的引力
就在劉純鷹拍板將企業戰略布局落地家鄉之時,在珠三角地區頗具影響力的廣東省邵陽商會常務副會長、宏達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池斌也回到故鄉。他斥資逾10億元,承建邵陽市寶慶工業園區3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的建設項目。
37歲的池斌感言,在外面闖蕩多年,現在回鄉投資發展,一方面是自己骨子里有戀鄉情節;另一方面,對家鄉的投資環境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看好。
“硬環境和軟環境的變化,是吸引商人回家投資的重要因素。”湖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秦國文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
近年來,由于產業結構調整,沿海地區出現產業轉移,這讓池斌看到了三四線城市——邵陽的發展機遇,“我希望把沿海城市的一些先進理念、模式帶到家鄉。”
家鄉在變化,城市管理、環境不斷改善,這讓身在外地的邵商們增添了信心。
從香港回邵陽發展的湖南富恒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穎,是邵商回流群體中回鄉較早的一位,他對交通的改觀感觸頗深,“現在,隨著高鐵北站的落成、武岡機場的建設,再加上城區內主干道提質改造,邵陽的整體交通進入了飛速發展,交通區位優勢逐步體現。”
邵陽的城際動車、機場、橫貫邵陽全境的鐵路均已建設,邵陽與珠三角、長三角聯系將更為緊密,一小時到長沙、兩小時達武漢、三小時抵廣州、四小時至上海的“線路圖”正在拉伸。
另外,湖南的“湘歐快線”貨運班列直達歐洲,城陵磯港“五定班輪”直抵港澳,黃花機場貨運航班也覆蓋了“一帶一路”的主要國家和地區。
而邵陽在未來5年內,或將在鐵路、公路、機場、內河航運及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上,成為國家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中心。
劉穎認為,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幫助解決企業發展中的難題,為企業落戶邵陽打開綠色通道,也成為他想回鄉的基石。
湖南省威信時代箱包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趙威華對此感觸頗深。以前公司像家庭式作坊,出口的訂單數量十分有限,自從搬進了邵東隆源中小企業創業園后,他們公司已與美國一家客戶簽約了一筆千萬大單。
看起來,湖南省以及中部省份,均迎來了史上最好的發展期。
2014年6月,湖南省省長杜家毫抵達邵陽后,提出“依托湘商力量,在邵陽建設湘商產業示范園”的戰略構想,規劃在邵陽打造19平方公里產業園,并將其命名為“邵陽湘商產業園”,希望邵陽“再現工業歷史輝煌”。
為了吸引商人回流,邵陽市推出了“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的舉措。本刊記者了解到,邵陽市及下轄的12個縣(市)區將各規劃建設一個湘商產業園,當地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從用地、資金、體制機制等多方面,給予湘商產業園建設最大的支持。
邵商鄧力翔此前在深圳做產業園,主要為中小微企業服務,囿于土地、人工成本等因素制約,他希望將陣地轉移至長江經濟帶沿線。因此,重慶、湖北、湖南都是他考察的對象。
2014年,邵陽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隊到深圳推薦湘商產業園。新邵縣商務局局長盧細譽把招商資料遞到了鄧的手中。
由此,鄧力翔開始關注新邵的發展。2015年,他返鄉考察,發現該縣的湘商產業園正在緊鑼密鼓地作業,工人們起早貪黑的干勁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多次接觸后,鄧力翔最終將新邵確定為意向地。如今,他創立了新邵東谷實業有限公司。
根據當地政府提供的數據來看,最近3年,邵商回鄉投資項目417個,其中重大產業項目173個,完成投資1458.5億元,占該市招商引資總額的89.8%。曾經萎縮的食品、輕工、建材、機械4大傳統產業,通過技術創新,再次成為支撐邵陽發展的千億產業。
回鄉后的打算
對于回鄉后的打算,池斌期望在湘商產業園打造企業總部經濟,“通過互聯網孵化引入全國大數據、電商模式,解決企業轉型升級問題。”
劉純鷹則認為,邵商回流不是一味地回到家鄉,既要回鄉投資創業,又要“走出去”。
劉純鷹成立邵東隆源公司,就是想要帶動老鄉一起致富。
邵東隆源中小企業創業園總規劃面積500畝,總投資7.5億元以上。劉純鷹計劃用5年時間,借助他在國外的資源,為鄉友開辟一條通往國際市場的商貿之路。
而在邵陽新寧縣,回鄉的邵商則掘金當地的特色產業——裘革加工。
本刊記者從新寧縣政府了解到,自改革開放以來,新寧縣安山鄉、馬頭橋鎮等地的許多年輕人,南下廣州、東莞等地從事裘革加工與生產。
歷經30余年打拼,當中的許多人已從一個裘革車間的打工者變成了裘革生產加工的企業家。到2014年底,新寧籍老鄉在東莞等地開辦的裘革加工企業達44家,行業年產值達6億元,解決就業1萬余人。
由此,當地政府作出了“動員老鄉回家鄉,建設裘革產業園”的決定。縣委、縣政府多次南下廣東召開老鄉座談會,同時積極宣傳招商引資政策和投資環境。
邵商龍躍成為被打動的一員。
2009年10月,龍躍將公司從東莞搬遷回新寧,注冊成立了老佛爺裘革進出口有限公司。在他的帶動下,先后有10余家新寧籍老鄉創辦的企業從廣東遷回新寧。
如今,老佛爺裘革產業園已建成3200平方米辦公大樓一棟,建成標準化廠房4200平方米。為鼓勵外貿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新寧縣財政預算每年安排外貿發展資金用于企業獎勵。
時下,龍躍正在準備公司上市的前期工作,他希望爭取公司在新三板上市,解決公司融資困難問題。
龍躍的目標是把家鄉打造成“南方裘都”。
留住人,留住心
區域經濟學專家、湖南省政府參事柳思維近年一直在關注邵商回流的現象。
柳思維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外埠商人紛紛回鄉投資、創業,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現象。
他認為,這幾年湖南的宏觀戰略環境明顯比過去有所改變,各種戰略重疊,如一部一帶、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湘江新區、長株潭自主創新區,一系列國家戰略在這里疊加。
然而,商人回鄉了,如何讓他們看到回鄉后的前景?
據當地一名政府人士介紹,現在還只是個開始,“很多邵商還在觀望,我們要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留住人,留住心。”
為進一步打造優質、高效的政務和良好的市場和公共服務環境,邵陽市、縣兩級政府工作部門制定了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同時建立了審批“快速通道”。
2014年以來,該市精簡行政許可項目180項,非行政許可項目151項。
“在邵商大量回流的情況下,倡導一種新型政商關系,非常重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既要親(親民),又要清。”柳思維說。
邵東曾氏鋁業赳生產線
2016年6月21日,曾氏鋁業董事局主席曾小山等一批知名邵商受邀回鄉考察。曾小山與同行的知名邵商參觀了位于邵陽的九興鞋業、三一湖汽、湘中制藥和湘商產業園標準廠房。
在參觀完回鄉邵商的企業后,曾小山表示,通過實地調研發現,大家回鄉投資的愿望和信心更足了。
一封由邵商自發的《回鄉發展倡議書》正在邵商間廣泛流傳,文章提到,“來自國內外的邵陽將聯合成立‘邵陽市邵商聯合控股有限公司,將縱向鏈接各方社會資源、橫向建設邵商回鄉發展的平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