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現在是北京時間×點整……”,很多公共場合我們可以聽到整點報時,但這一標準來自哪里,答案是陜西蒲城。因為我國的國家授時中心授時部就位于蒲城,因此,蒲城也被冠以“中國報時城”美譽。5月5日下午,在京昆高速蒲城縣出入口附近,兩臺吊車徐徐牽引,將蒲城的新標志性建筑之一,一座名為“日晷”的大型雕塑安裝在固定架上。
日晷又稱日規,是古代一種計時儀器,我國在3000年前的周朝就開始使用。日晷通常由晷針和晷面組成,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并劃分時刻,它不但能顯示一天之內的時刻,還能顯示節氣和月份。記者從現場看到,蒲城縣這座正在建設的日晷雕塑整體呈青銅色,晷面刻有二十四節氣和天干地支等內容,雕塑周邊刻有精美的圖畫和文字,形象展示了人類計時方法從古至今的千年歷史變遷。
據蒲城縣住建局干部李軍介紹,日晷雕塑高約30米,晷針上下總長約24米,晷面直徑約12米,5月底左右正式完工,除了外觀精美,晷的內部還安裝有精巧的電子系統,每當整點到來時,它就會向路過的人們用聲音播報時間,周圍的燈光系統也會讓日晷白天黑夜景致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