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騰
采訪樂視體育CEO雷振劍的時候,他剛剛去巴西“跑火炬”回來,作為巴西當地時間6月23日奧林匹克日的第106棒火炬手,他把圣火傳給了樂視體育首席運營官于航。兩位樂視體育高管在巴西完成了火炬交接,標志著樂視體育已經進入到“奧運時間”,在即將到來的2016里約奧運會上,樂視體育將進行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奧運全景直播。
事實上,體育產業在過去上百年的發展歷程中,早已形成了產業游戲的規則和競爭格局,但是互聯網的介入,使得原有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二者正在以最快的速度進行結合。目前在互聯網+體育這個圈子的玩家,主要有三種,其一是視頻體育(包含直播類),其二是媒體體育,其三為體育O2O。視頻體育這個圈子里聚集著大量的“互聯網土豪和新貴”,樂視、騰訊、小米、pptv,無一不是對賽事版權揮金如土。頂級賽事所帶來的“硬流量”讓互聯網公司趨之若鶩。
樂視體育的前身是樂視網體育頻道,于2012年8月上線,為用戶提供足球、籃球、網球、高爾夫等賽事的直播、點播和資訊的視頻服務。2014年3月,樂視體育文化產業發展(北京)有限公司在樂視網體育頻道的基礎上正式成立,由單一的視頻媒體網站的業務形態,發展為基于“內容平臺+IP運營+智能硬件+互聯網服務”的全產業鏈體育生態型公司。2015年5月13日,樂視體育完成了8億元A輪及A+輪融資,到2016年4月12日,樂視體育完成80億元B輪融資,公司估值已達到215億元。
談起資本的熱捧,雷振劍認為:樂視體育有一個信念“讓每個人更好地參與體育”,并且從全球化、產業化、互聯網化三方面確立公司發展目標,以樂視體育打造的獨特生態化體系來推動體育產業全面升級。綜合這些因素,再加上體育產業巨大的未來市場,成為樂視體育獲取資本信任的重要原因。
用戶即價值
中國體育產業目前仍然處于一個萌芽階段,美國體育產業可以占到GDP的3%-7%不等,美國體育產業產值是汽車工業的兩倍和電影產業的七倍,是全國第七大支柱產業。而中國的體育產業只占到GDP的0.55%,顯然,還有非常巨大的潛能和空間。根據預測,2025年中國體育產業預計將達到5萬億元。這也成為各路豪杰看好這個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樂視體育2014年成立,算是早期布局的企業之一,到現在為止,已經發展成為全產業鏈體育生態型公司。在業務的細分、資本的投入、資源的籌備等方面發展非常迅速。樂視體育打通了體育產業上下游,并且打通線上和線下,形成整條產業鏈的聯動。這樣完整的布局,目前在體育產業中,樂視體育算得上是唯一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全產業鏈體育公司。雷振劍說:“樂視體育除了擁有頂級IP中超、英超、歐冠等,還擁有多達300多項賽事版權,這讓樂視體育擁有極具粘性的用戶,從而成為用戶觀看體育賽事的第一入口。除此之外,樂視體育成為體育頂級人才聚集地,人才IP在整個產業競爭中也是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
和其他視頻內容相比,體育擁有者極強的用戶粘合度,這也成為視頻體育這個領域讓各家公司揮金如土的重要原因,畢竟在互聯網行業,擁有用戶就意味著擁有一切。為了鎖定用戶的眼球,樂視體育也不惜投入重金。
樂視體育是2016-2017年中超新媒體獨家合作伙伴,并且簽下2016—17賽季英超版權,成為大陸地區能播出380場全部英超比賽的平臺,還獲得2016-18年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獨家新媒體轉播權、分銷權以及地方電視臺分銷權。與此同時,在香港正式宣布獲得從2016-17賽季開始未來三個賽季香港地區英超轉播的獨家權益。樂視體育獲得2017-2020年亞足聯旗下所有賽事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全媒體版權,成為在亞足聯歷史上首個囊括其旗下所有賽事的全媒體版權的新媒體平臺。除此之外,樂視體育還擁有意甲、德甲、法甲、歐冠、亞冠、中超、ATP巡回賽、高爾夫美國大師賽、英國公開賽、PGA錦標賽和高爾夫萊德杯等炙手可熱的賽事版權。
據了解,樂視生態旗下有7個子生態。體育作為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子生態,在內容上給其他生態輸送“血液”,也為其他生態帶來價值用戶。雷振劍認為:“體育人口是線上和線下都有參與的人群,在中國處于一個飛速發展的狀態,體育產業自身擁有著無限可能,也給樂視的其他生態帶來了更多想象空間。”
樂視體育并不是一家傳統體育模式的公司,追求更多的是互聯網+體育所帶來的想象空間,并且和樂視生態的整體進行結合,這種方式雖然處在探索階段,但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顯現出規模化效應。過去兩年,樂視體育的賽事版權已經積累了非常高的門檻,這正是樂視體育不斷抬高內容門檻、打造用戶護城河策略的體現。通過重點賽事向用戶收費的方式,樂視體育將重塑體育內容平臺的游戲規則。雷振劍并不避諱競爭,他直言道,“做體育賽事與電視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國內體育內容生態不同于電視轉播主導的美國,國內用戶有更多選擇余地,用戶觀看習慣向新媒體轉移只是個時間問題。”
板塊疊加管理
樂視體育四大板塊業務十分清晰,內容平臺+IP運營+智能硬件+互聯網服務,這四大業務板塊是相互滲透的,這也意味著樂視體育必須打通上自內容IP,下至2C服務的體育消費全產業鏈。
這種板塊疊加又互相滲透的方式在運營管理上又該如何操作呢?在內容平臺建設上,樂視采取“點面”結合。所謂“點”,即英超、中超等擁有廣泛受眾的核心比賽資源,而“面”則是F1、高爾夫、網球、自行車等中小眾市場資源。“點”和“面”的建設對于樂視體育來講同樣重要,“點”的痛點在于拿下重磅版權后如何運營、如何提高用戶體驗,從而提升品牌影響力與用戶數,進而在樂視體育內部乃至樂視生態內部爆發能量。而“面”是針對細分領域的受眾,細分領域的用戶數有限,但粘性卻非常高,這與樂視體育致力于打造“體育平臺第一入口”的目標息息相關。
在賽事運營方面,樂視體育2015年已經有了非常驚艷的表現,自主運營的賽事Shake run火爆全國,引進運營的國際冠軍杯賽事2015年實現營收平衡,2016年預計能夠帶來可觀收入。除此之外,作為2016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合作伙伴,樂視體育不僅將對此次賽事進行全程直播,而且還將借助這一頂級賽事IP的重返,構建起包括IP運營、內容平臺、智能化、互聯網服務在內的完整賽車生態。
雖然樂視體育目前的重要收入來源依然是相對傳統的廣告贊助、票房和轉播權,但正在多個變現方向上進行探索。雷振劍說:“在樂視體育的規劃中,2016年下半年能夠實現2C(向用戶)的收入超過2B的廣告收入。被寄予厚望的收入來源包括:智能硬件、智能數據服務方面的營收;增值服務板塊中電商體系和O2O體系的貢獻。”據了解,樂視體育還將以合資的方式組建一家運動相機和無人機公司,同時,第三家智能硬件企業的設立也已接近完成。
在互聯網服務方面,樂視體育的游戲業務與電商業務也有不俗表現。在游戲分發內容方面,樂視體育有望打造中國第一體育游戲分發平臺,并會借助資源進行IP合作、引進等。樂視體育還將依托樂視商城搭建垂直體育板塊,包括線下看比賽的門票、體驗虛擬體育等。此外,還將和國內外頂級賽事俱樂部合作,授權產品引入樂視體育商城。
從2014年4月開始,樂視體育就在其四大板塊上尋找合適的運營人才,增值業務副總裁金航、CMO強煒、COO于航等高管的加入,使得樂視體育也擁有一支管理“夢之隊”。在樂視體育內部采取的管理方式是項目經理制,目的在于在一個項目中,達成各版塊業務相互協同補充。
樂視體育在互聯網體育市場并不是唯一的玩家,傳統電視媒體央視旗下的CNTV5、正從門戶時代向垂直化發展的新浪體育,以及虎撲體育等垂直網站,都會成為樂視體育的競爭對手,但樂視體育認為軟硬件結合的發展模式至少需要3到5年時間,而樂視已經有了很大一部分核心用戶,占據了競爭優勢。
7月3日,樂視體育首次公布會員方面的數據,4月開始,樂視推出獨立于影視會員之外的樂視超級體育會員,目前會員數量已經突破150萬人,銷售額突破3.3億。顯然,這個數字讓這個賽事火熱的夏季顯得更加群情激昂,正如雷振劍所言,“希望在體育產業里面,能夠看到更多的現象級的產品。我們搭建樂視體育的生態,希望在很快的時間里把整個產業去開放,跟每一個優秀的創業者一起去打造中國體育產業,相信會有一個非常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