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珊珊
阿甘跑步(Run Again)是一款可以直播的跑步應用,發布于2015年6月,它開創性地打造了跑步的過程社交,將運動和社交完美結合。跑者和好友(觀眾)通過聲音表情、語音以及實時數據更新,將每一次跑步變為生動有趣的直播。
工具、社交和服務
2011年,尚文加入阿里巴巴,負責手淘。親歷一個日活過億的產品,這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擁有的機會。2014年底,在杭州打拼四年之后,尚文回到家鄉北京,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
尚文是一個跑步愛好者,當他發現跑步人群高速增長,而市場上的一些跑步應用并不能滿足用戶需求的時候,他敏感地察覺到,機會來了。
“目前中國的跑步人群有2500-3000萬,這還是每7天有一次跑步習慣的人數,其中能跑馬拉松的有10%,大概250萬。國內一線城市的跑步文化都很好。”尚文介紹,在所有運動中,跑步是最基礎、最簡單、最有效的有氧運動,鍛煉心肺。這項運動在中國年輕群體中正逐漸成為流行時尚,標簽化的趨勢極為明顯。
新跑人群的矛盾心理在于,一方面向往美和健康,另一方面恐懼跑步過程的枯燥,難以堅持。“前輩們的產品在基礎體驗上沒有做細分,不能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這給了我們一個機會。”
在尚文看來,這個行業的早期進入者一直在延續一種很基礎的服務,就是給用戶提供一個記錄里程的功能,并沒有做出數據的深層含義。“我們要做的就是挖掘數據背后的意義,核心思路是通過收集用戶在跑步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在云端搭建不同的應用場景,比如訓練計劃、游戲、紅包獎勵等等。”
阿甘跑步的策略是圍繞工具、社交和服務三方面展開。為用戶提供的不僅是一個跑步記錄工具,還是一個跑友社交關系的集合。
在跑步過程中,阿甘跑步可以將數據進行圖形化處理,提供一個跑步直播場景,讓觀眾可以實時追蹤位置,看到基本的距離、時間、配速等實時數據;與此同時,觀眾可以通過跑者分享到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臺的“直播間”與跑者進行互動。
炫酷的互動形式有點贊、歡呼、語音鼓勵、“放狗”等,大大增加了跑步的趣味性。通過一起跑的功能,陌生人之間也可以陪同甚至是比賽。“跑步可以做得非常有意思,接下來我們也在探索跑步和游戲的結合。”
“跑步現在處在一個早期階段,初跑者除了對于健康的向往以外,更多需要的是一種身份的認同。就像在國外,不管是否認識,迎面跑來的跑者大多都會招手致意。所以,用戶之間彼此的鼓勵和認可很重要。”
在尚文看來,社交是跑者們的一種強需求,“如果我告訴你附近有100個跑者,你在里面排第幾,就有一點感覺了,這是利用人的虛榮心;如果我再告訴你,在你最近7天的跑步里面,你有三個同行者,感覺就不一樣了。”
有更多數據的時候,可以有更多服務的能力,但是數據有多大的準確性?據了解,受到智能手機硬件功能的制約,體育健身類APP的運動記錄功能并不能發揮作用,雖然搭配可穿戴設備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一些不足,但在數據采集方面還是具有一定的誤差。所以,硬件技術的提高以及數據采集的準確是未來運動數據采集類APP得以普及的重中之重。
“比如手環,它背后是一個陀螺儀,測試加速度,背后通過算法,算出你走了多少公里,不是精準測試出來的。在這個階段,都是盡可能精準。”
目前國內市場的跑步社交應用多達幾十種,知名的包括Nike+Running、虎撲跑步、咕咚、小米運動、悅跑圈等等,除了提供基礎的計步測速功能之外,都在思索著如何加一個社區功能,制造出看、練、曬的循環,以此降低教育的枯燥程度,增強用戶黏性。
“中國的跑者是有限的,用戶切換跑步應用場景的成本是很低的。只要我跑得快,用戶體驗足夠好,他們會用腳投票。”尚文認為,“在運動領域,未來將是一個多頭的局面,滿足不同細分人群的需求。”
目前,阿甘跑步的用戶規模是180萬,日活量占比近7%。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省市,以北上廣深和沿海城市居多,年齡范圍在18-30歲,男女比例1:1。
導流、廣告和付費服務
艾瑞數據顯示,中國作為當今世界的一個體育大國,但是國內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卻不到三成,這個比列遠遠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但這同時也說明了一個現象:中國的體育事業前景非常光明。跑步作為一項全民可以參與的大眾性運動,尚處于一個發展初期,而互聯網+的到來,將爆發出極大的潛力,甚至有人豪言,“市場規模千億不成問題”。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在一些投資機構看來,跑步類應用存在三個短板:用戶粘性層面:跑步類內容的傳播性較低,社區感較弱,App主要用于數據記錄。人群特征層面:跑步沒有太強的技能提升需求,對內容的需求也較低。
流量入口變現難度層面:對跑步類應用而言,對接電商和服務的延展性相對低,一方面跑鞋和壓縮衣等品類已經有強勢品牌,平臺不具備定價權,另一方面跑步類私教服務的機會較少,線下賽事組織難以成為規模化的變現手段。
電商、服務和賽事這3種變現途徑中,電商的機會較大,因為容易規模化和標準化,但挑戰在于是否能掌握定價權。
在阿里四年的經驗,尚文深知做電商并不容易。“如果日活沒有達到一個級別,社交轉電商非常困難,但是在早期嘗試做導流是可以的。美國市場的幾大跑步應用,都沒有做電商,更多的是做訓練計劃,中國可能會有一些不一樣,從用戶規模、轉化率來看,我不太樂觀。但是場景型的消費引導,比如女生運動服怎么選、大體型者運動鞋怎么選、越野跑步需要怎么樣的裝備等等,是可以在淘寶、天貓做一些導流的,但自己做垂直電商還是要謹慎。”
“這個場景有天然消費的需求,但是最終交易是不是落在你的上面?你對于整個品牌的質量和背書夠不夠?過程中還是要看給用戶的價值,比如價格比天貓上便宜而且能保證質量,就有機會。如果沒有這樣的能力,就導流出去,如果有這樣的能力,就自己做垂直電商。”尚文說。
“工具層面上講,收中國用戶的錢太難了,他們會為具體的一雙鞋,一件衣服付費,但為服務,很難直接收費。”尚文坦言,美國的運動消費市場,愿意為好的工具和服務買單。
在尋找商業模式方面,尚文還是看好通過服務收費。“比如微信是工具,朋友圈是形成社交粘性,電子閱讀、電子商務、游戲、生活O2O等等這些背后不同的服務,是人們需求也是收入的一方面。”
用戶的運動行為數據、健康數據、運動習慣的數據等會留存到阿甘跑步的平臺,以此推出個性化的定制,包括私人裝備、信息服務等。“先把基層服務搭建起來,形成一個好的產品框架和移動互聯網的場景,未來幫跑步用戶做更多的服務。”尚文說。
針對B端,阿甘跑步還可以為各種類型的跑步賽事服務。“比如跑山地馬拉松的人,需要組團溝通,對地形、氣壓等有了解,我們跟寧波山地馬拉松合作,幫助組委會清楚看到每個跑者跑到哪個位置,跑者也會很新奇,聽到語音播報的補給站和醫療站提醒,會很溫暖。”
尚文表示,跟賽事主辦方合作非常有價值,“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拓展用戶,尤其是高端用戶,馬拉松對于大眾跑者是有影響力的。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為賽事做宣傳,提供廣告可售賣的空間。今年我們有將近100場的賽事合作,這其中不僅有杭州馬拉松、廣州馬拉松、六盤水馬拉松等一線賽事,還有寧波山地馬拉松、崇禮100越野賽,以及ShakeRun這樣的歡樂跑賽事,基本上覆蓋了跑步人群的各個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