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楊
(深圳市都信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廣東深圳 518000)
新建基站站址選擇的要點探討
李榮楊
(深圳市都信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廣東深圳 518000)
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移動通訊技術逐漸興起,并于日常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為了進一步滿足我國社會的網絡運用需求,促進移動網絡建設的不斷發展,相關部門加強了對于新建基站的建設。本文基于此,以深圳的移動網絡建設為例,探討新建基站建設的目標,并新建基站站址選擇的要點進行了分析。
新建基站;站址選擇;要點探討;共建;共享
目前,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時代的進步,使得傳統的網絡系統無法適應社會生產、生活的需要。在此背景下,網絡通信部門加強了對于新一輪的移動網絡建設。在此過程中為了促進投資效益的提高,實現網絡質量的提升,需要相關的部門以及技術人員加強對于基站站址的優化選擇,從而促進移動網絡建設效果的提升,促進相關部門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目前,隨著我國通信技術的發展,4G通信工程逐漸興起。該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中主要由TD-LTE以及LTE-FDD兩種無線接入方式構成的混合組網實現。
據悉,LTE無線系統主要由TD-LTE eNodeB以及LTE-FDD eNode構建而成。一般而言,eNode在運行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對一個或多個網絡小區進行有效的控制,并實現無線資源管理、調度功能的實現。而核心網EPC則由控制面實體(MME)、用戶面實體(S-GW)等多種網元組成。
一般而言,為了進一步促進eNodeB與核心網(EPC)的有效連接,往往需要技術人員借助S1接口的運用,但是在進行eNodeB之間連接的過程中,則需要借助X2接口進行相關操作。
事實上,S1接口在運用的過程中主要分為兩種:用戶面以及控制面。用戶面在運行的過程中能夠在eNodeB與S-GW之間進行用戶數據的傳送,而控制面則能夠在eNodeB與MME之間進行控制信令傳遞。并實現對于網絡移動性、負荷等相關內容的管理。關于這一系統的運行流程圖,筆者進行了相關總結,具體內容如圖1。
圖1 eNodeB與MME連接示意圖
在進行新建基站站址選擇的要點探討的過程中,筆者以深圳市的網絡建設為例進行相關的論述。據悉,深圳于2016年4月底建設了2150個(不含直放站)電信室外1X站點,關于深圳CDMA網絡規模狀況,筆者結合相關的數據資料進行了總結,具體內容如表1。
此外,深圳市的網絡通信部門加強了對于LTE網絡的構建和發展,并在此過程中實現了LTE無線網絡的全市覆蓋。目前,深圳市在發展LTE無線網絡的過程中重點加強了對于福田、羅湖、南山等城區主干道的構建。關于深圳LTE網絡覆蓋的狀況,筆者結合相關的數據資料進行了總結,具體內容見表2。
為了進一步滿足深圳市各生產、生活部門對于網絡的需求,相關部門逐漸加強了對于移動網絡的構建。在此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存移動網絡傳輸質量以及使用效率的提升,相關部門以及人員加強了對于網絡基站的構建。事實上,在進行基站構建的過程中,為了促進相關效益的取得,需要確保基站選址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
表1 深圳CDMA網絡規模現狀表
表2 深圳LTE網絡覆蓋現狀表
3.1 在網絡評估的基礎上合理設置基站站址
在進行新建基站站址選擇的過程中,為了確保相關操作的合理性以及科學性,需要確保基站的分布狀況與無線網絡的業務分布具有一致性。一般而言,采取這樣的措施能夠確保在短期內無需對基站的數量進行大范圍的調整,而是需要增加基站載頻的數量,就可以滿足社會發展對于網絡容量的需求。
此外,在進行基站選址的過程中,還需要確保基站的站址能夠迎合蜂窩網絡拓撲結構的相關要求,并以此為基礎選在規劃網孔理想位置。相關的研究表明:基站站址的分布與蜂窩結構的偏差往往需要小于1/4站的間距,而在市區進行相關操作的過程中,則需要將該偏差控制在1/8站的間距以下。
在基站選址的過程中,一般需要依照密集市區→市區→郊區→農村的優先級進行相關操作。不僅如此,在基站選址的過程中,還不需要充分考慮到區域內的無線電波傳播環境,從而由此確保基站與周邊站點形成良好的互補關系,促進網絡傳播效率以及質量的提高。
3.2 無線傳播環境要求
在進行新建基站站址選擇的過程中,為了確保相關操作的有序進行,需要注重對于無線傳播環境要求的有效分析。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需要確保基站的天線主體方向100m范圍內沒有被建筑物等物體進行阻擋;另一方面需要依據候選站建筑物高度,對天線掛的高度進行合理的調整(表3)。除此之外,在市區周邊進行基站站址選擇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對于信號反射問題的有效規避。
表3 候選站建筑物高度與天線掛高參考值
3.3 充分使用自有資源
在基站選址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于現網以及現有的站址資源的高效、科學的利用,繼而以此為基礎,實現對于機房、塔桅投資的有效節省,并能夠促進基站建設效率以及進步的提升,促進了相關效益的取得。
此外,在實際的選址過程中,相關的部門以及技術人員還需要加強對于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強制性規范的滿足。并盡可能的將基站站址定在盡量交通、用電都較為便捷,環境安全的地點。不僅如此,為了確保網絡通信的有序開展,還需要確保基站的站址遠離雷擊多發區、洪澇區,從而確保網絡運行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
不僅如此,在進行新建基站站址選擇的過程中,還需要盡可能的規避在大功率無線電發射臺、大功率電視發射臺和大功率雷達站等無線信號復雜的區域,防止因為信號干擾而導致的無線網絡傳輸質量降低等問題。
統的干擾因素,并對存在干擾情況的因素進行必要的空間隔離。此外,在此過程中,需要盡可能避開容易產生強脈沖干擾與熱影響的區域,促進無線網絡系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最后,在進行基站選址需與市政規劃相結合,與城市建設發展相適應。選址過程中需要盡可能的爭取到政府支持,從而實現基站建設的有效開展,不僅如此,相關部門還需要與環保市政等相關部門做好協調,避免由于對市政規劃不了解而造成工程調整。
3.4 加強對于基站天線的選擇
事實上,為了進一步促進新建基站建設質量以及效率的提高,好需要加強對于基站天線的優化選擇。在此過程中,往往需要依據基站所在區域、覆蓋要求及扇區數目,合理選擇天線半功率角和增益。
一般情況下,會優先使用獨立LTE天饋系統,但是在實際環境限制的情況下,可選擇與其它系統共天饋。對市區內天線掛高較高的基站,宜選用電下傾+機械下傾定向天線。對定向型基站,宜采用較高前后比性能天線。
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網絡通訊事業的發展,滿足社會生產、生活對于網絡的需求。相關部門以及人員加強了對于移動網絡的構建,并以此為基礎促進了基站的構建。在此過程中,技術人員往往需要對基站的站址選擇進行全面的分析。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討移動網絡的概述,并就深圳市的網絡發展狀況以及LTE的覆蓋率進行了具體的論述,最后指出了新建基站站址選擇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筆者認為,隨著相關措施的落實到位,我國的無線網絡必將獲得長足的發展,并以此為基礎實現了相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取得。
[1]謝勇,莊文雅,陳霖青.基于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移動通信基站站址規劃研究[J].移動通信,2010(22):85~88.
[2]陳承貴.基站信號傳輸和無線擴容設計[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6):6~9+19.
[3]周鈺哲,王慧賢.我國移動網絡共享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工業經濟論壇,2015(5):74~80.
[4]吳 磊,謝武勝,趙 濤.復雜地形下的TD-LTE規劃仿真技術探討[J].移動通信,2013(19):8~14.
[5]舒培煉,蔣招金,胡慶偉,周波.高速列車穿透損耗、繞射損耗與無線網絡覆蓋探析[J].移動通信,2012(S2):26~32.
[6]楊宗國,臧軍.小靈通基站資源再利用方案分析[J].信息通信技術,2011(6):97~101.
[7]高 尚.既有鐵路新建GSM-R系統問題研究及措施探討[J].科技與企業,2016(4):105~107.
TN929.5
A
1004-7344(2016)35-0236-02
2016-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