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
作為“60后”學者型官員,黃守宏思維敏捷,公開場合發言時經常用詼諧幽默的語言,直面敏感問題。
空缺322天后,國務院研究室終于有了新主任。7月6日,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黃守宏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
黃守宏的前任,是現任發改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去年8月19日,寧吉喆由國務院研究室主任轉任發改委副主任,此后,國務院研究室主任崗位一直未補位,直到此番黃守宏接任。
國務院研究室主任素有國務院“首席智囊”、總理“首席智囊”之稱,常為國務院總理提供重要決策服務。那么此番擔任國務院“首席智囊”的黃守宏,是啥來頭?
擔綱起草今年政府工作報告
用網絡語言“既有顏值,也有氣質”解讀中國經濟
國務院研究室主任有一項重要工作:組織起草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現任河南省委書記謝伏瞻,2008年至2013年擔任國務院研究室主任時,組織起草了2009年至201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謝伏瞻的繼任者寧吉喆,是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起草組負責人,2015年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作完政府工作報告,下午寧吉喆便舉行吹風會就報告起草答記者問。
跟寧吉喆相同,今年3月5日這一天,同樣是李克強總理作完政府工作報告,黃守宏便以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身份,在國新辦舉行吹風會,披露政府工作報告的起草細節:春節期間,李克強總理沒休息,“加班”修改政府工作報告;起草過程中曾邀請“外腦”、7個國家的13位著名專家提建議;吸納網友簡化二孩報銷手續的建議等。
這表明,在走上國務院研究室主任崗位之前,黃守宏已經擔負了組織起草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這個任務。公開履歷顯示,生于1964年6月、現年52歲的黃守宏,自1993年起一直在國務院研究室工作,迄今已有23年,歷任國務院研究室農村司處長、副司長、巡視員、司長,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副主任、機關黨委書記等職。
今年3月5日的吹風會,黃守宏給中外媒體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回應了多個敏感問題。
當時,有記者提問:如何看待“去年中國經濟拖累了世界經濟”觀點,黃守宏舉例子反駁說:“比如去年國際股市、匯市劇烈波動,當時很多媒體提出是中國引起的,我們說不是,雙方各執一詞。今年中國春節期間的情況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證,我們的股市閉市,結果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幅度之大是罕見的。這跟中國有關系嗎?所以那些說法不攻自破。這些問題的炒作,明顯不符合實際”。
在吹風會上,黃守宏還曾經用網絡語言“既有顏值,也有氣質”,解讀中國經濟,“顏值”即中國發展各項指標都很亮麗;“氣質”即中國經濟發展的結構在不斷優化,新的發展動能在凝聚。談到中國未來的經濟態勢時,他還稱“我們的子彈沒有打光,或者說打得很少,大部分都沒有打”;“手段也有,武器也有,只要需要,該出手時就出手”。
參與起草5個“一號文件”
“我更擔心的還是農民的增收問題”
目前可查詢到的公開履歷,呈現的都是黃守宏在國務院研究室的23年工作經歷。
國務院研究室并不是黃守宏高校畢業后的第一個工作崗位,早年間,他還曾在農業部工作。農業科班出身的他,曾長期從事農村政策研究工作。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連續多年,中央在年初發布與三農有關的“一號文件”,黃守宏曾不下5次參與起草“一號文件”。
2008年12月底,黃守宏曾發表署名文章《 “一號文件”強農惠農》,講述了自己與農業工作結緣的經歷。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第一個關于農村工作的“一號文件”,正式肯定了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等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合法性,并宣布長期不變。黃守宏在文中稱:那個時候,我正在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系學習。當時教科書里講的還是過去人民公社“三級所有、隊為基礎”那一套,其中還有批判包產到戶的內容。“一號文件”從根本上否定了“三級所有、隊為基礎”,對傳統的農業經濟理論帶來了強烈的沖擊。看到文件后,系里的老師和同學立即進行學習討論,氣氛十分熱烈。
“這個‘一號文件(1982年的‘一號文件)和以后下發的4個一號文件,對當時正在學校讀書的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從此,我與‘三農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無論是畢業后分到農業部,還是后來調到國務院研究室,我都一直從事農村政策研究工作”,黃守宏寫到:在新世紀,中央又發出了關于“三農”工作的5個“一號文件”,我有幸參與了文件的起草工作。
2008年4月,黃守宏離開國務院研究室農村司,轉任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兼機關黨委書記。雖然離開了農業部門,“三農”仍舊是黃守宏關注的主題。
2012年2月,黃守宏接受采訪時公開表示,“應該說在連續‘八連增之后,現在從上到下大家普遍擔心的問題就是會不會出現滑坡、拐點、徘徊,我更擔心的還是農民的增收問題”,建議采取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多項措施,保證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一年后,時任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的黃守宏,于2013年5月,率國務院研究室農村司相關負責人,來到重慶調研農村“三權”融資工作。重慶自2008年開始,推出“三權”融資等“地票”交易制度,在全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包括土地制度在內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提上日程。
公開場合發言詼諧幽默,直面敏感問題
“去年這個時候講了一句話,被媒體炒了以后,搞得很被動”
接觸過黃守宏的媒體記者說,作為“60后”學者型官員,黃守宏思維敏捷,公開場合發言時經常用詼諧幽默的語言,直面敏感問題。
2014年8月,在“2014年崇禮·中國城市發展夏季論壇”上,黃守宏就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講述了自己一年前的“遭遇”。
“我是抱著一喜一憂的心情參加這個會,去年這個時候講了一句話,后來被媒體炒了以后,搞得很被動”,黃守宏說,2013年8月在“2013年崇禮·中國城市發展夏季論壇”上,他發言時聯系底特律政府破產,強調中國城市如果不嚴格管理政府債務,那么也會破產,結果有媒體報道“副部級官員稱中國很多城市破產”,由此導致他陷入風波,“所有的媒體都轉載了,境外媒體網站也轉載,轉載之后,大家都知道出口轉內銷,內參就摘報了,還送給有關領導了,說黃守宏,你怎么說中國很多城市破產了呢,我說沒有說過這個話,他說你看報紙。”
盡管遭遇了上述“風波”,可是黃守宏仍舊出席了2014年度的論壇,“我這次來,為什么想來?因為這個題目(京津冀協同發展)太重要”,他說。
發言中,黃守宏還講了一段“題外話”,“你們開研討會包括你們參加研討會,也不要看什么背景什么單位,其實沒那么重要,你像我這個機構,號稱國務院咨詢,但實際上我們這些人說了并不都算數,我們說的東西領導都會接受嗎?不可能的。”“包括別的單位也一樣,有的同志講某某人講,他的意見反映到哪個領導了,我跟同志們講這種猜測大部分都是錯的”。